自己家账本上的数字,有点像前段时间很牛的股市指数——一路飘红着走过了一年多。
李强家的账本上,上一次出现“排骨”已经是半个多月前了。这让四岁半的小女儿琳琳很不爽——红烧排骨是她的最爱,以前每周都能吃上一两回。
小家伙已经学会了报复。火箭队19连胜的体育新闻报道,一下子被闪到了“大篷车”。李强伸手欲抢回遥控器,已经晚了。遥控器随着一只小胖手飘进了卧室。
李强顺手拿起茶几上当天的报纸——头版头条醒目的标题是:2月CPI涨8.7%。这是12年来这一指数的最高值。
搁在一年前,李强并不知道CPI是什么意思。如今他不但知道CPI,甚至还知道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这样专业的名词。几个月来,这三个英文字母在电视、报纸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而李强清楚地记得,自从他弄懂这个词的意思后,自己家存折上每月存入的钱数就越来越少了。
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跟前几个月一样,跟餐桌有关系的东西还是涨得最猛的。猪肉价格同比上涨了63.4%,鲜菜和食用油的价格也涨了四成以上。而李强觉得,自家账本上的数字似乎比国家公布的CPI数字更残酷些:今年3月份唯一的一次排骨花了29块钱,一斤七两;而去年3月份一共买过五次排骨,七斤半只花了62块钱。
自己家账本上的数字,有点像前段时间很牛的股市指数——一路飘红着走过了一年多。
尽管电视里、报纸上仍然有很多安慰人的话,比如:结构性通胀可以扼止等等,但面对8.7%这个数字,李强开始对物价还会涨多少心里没谱起来。
37斤猪肉,多花183元
账本由李强的妻子负责记录。小两口同在一家小地产公司工作,李强给总经理开车,妻子马媛做财会。
如今这家公司正准备裁员。这家只开发过两个小区的房地产公司,两年内几乎没有任何大的生意可做。“北京的地皮越来越难拿,像我们这样的公司根本没机会与人家争。”
这种景况下,员工涨薪水也就成为一种奢望。每月2200元的工资,李强已经连续拿了3年。虽然不算多,但他还没有勇气把辞职报告递到每天坐在他身边的老板手里,“你要走了,会有一堆人排队等着呢。”
李强和马媛就是在这家公司认识的。婚后,出于职业习惯,马媛开始给自己的小家也记了一笔账。从收入到支出,从油盐酱醋到水电气,一年一本、笔笔规矩清楚。
2007年,这个年收入6.8万元的三口之家。全年买蔬菜和水果花掉了4236元,而前年是3723元,同比增长了13%。其中,涨幅较大的是水果,例如红富士苹果2007年12月每市斤为3.5元,2006年同期为2元。
最要命的是猪肉和食用油,2007年这个家庭买了37斤猪肉共多支出183元,比2006年每斤平均要多花5元多;一年全家吃了5升装食用植物油7桶,花费742元,较2006年多支出168元。而50斤装的大米,年初每袋75元,年末涨到90元,一家人一年吃了5袋,全年一共花了495元。
总的算下来,这个北京中低收入家庭2007全年在蔬菜、水果、大米、猪肉、食用油加上孩子的小食品方面,一共支出13,823元——这个数字比2006年增长了12%。
“以前去趟菜市场30元就够,现在50元都打不住。”李强看着账本不断摇头。2007年他们全家收入的增长,只是马媛每月涨了200元,食品上的支出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一直到去年下半年,在中国的媒体上,一些官方经济学家们仍在安慰大家说,这种涨价只是“结构性通胀”的。大致意思是,所有生活品中,只有猪肉等少部分出现了些“结构性问题”,比如农民养猪积极性不高、出现猪疫情等等,一旦解决了问题,物价就会平稳下来。
这实在是个让人心安的消息。不过经济学家周其仁在这一年的年底发表文章说,世界上没有什么“结构性通胀”,“真实的通胀,各种商品服务的价格上扬不是齐头并进,而总是参差不齐的。特别是通胀压力开始显现的时候,差不多都是从一些热门货开始,然后扩散、蔓延。”
周其仁记得,在1988年的那次全面通胀中,一开始是名烟名酒提价,后来中央的一个公报宣布价格闯关,接下来就是市场抢购、银行挤兑。当时可观察到,消费者对价格变化弹性小的商品(比如粮食、手纸、盐)抢购就凶,而越抢购,价格就涨得越快。反之,雨伞、手电筒这些弹性大的商品,卖量就没有那样多,涨价幅度也较低。他笑言,那个时候,经济学家们并没有发明“结构性通胀”这个术语。
但这些争论对李强的生活来说,基本没有什么影响。他能感受的涨价都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家里那个账本里。
记账的习惯还是多少给李强家带来了一些回报。从2008年1月份开始,李强家被北京市统计局选为义务记账户。每月填写一份“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情况调查表”,交上去可以换取30元钱的劳务费。
他们这个社区共有11户人家被市统计局选为记账户,包括居委会治安主任许秀琴。除了记自己家的一笔账,她还负责每个月20号到社区把11户抽样家庭中的“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情况调查表”收回来,然后再发一张新表。
11户抽样家庭是经过筛选的,代表不同收入的家庭。“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情况调查表”主要是为了准确记录居民的收支情况,了解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特点,目的是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数据。
“开始大家都不愿意填,后来经过做工作,一些老人开始填写了。”许秀琴说,一些老太太十分认真,有时买回来西红柿忘了重量。老太婆会拿出自家的小秤再量一次,然后哆哆嗦嗦地在调查表现金支出一栏中写上:“2月10日,西红柿2斤,金额4元2角。”
许秀琴从来记不住也不记各家居民收入支出情况,反正到时候交上去就行。她只记得自己家今年2月的食品开支增加了,“大概3000块钱吧,多了点,因为过年了。”
许秀琴也是11户被抽样家庭之一,她的3月记账户调查表,已经从2月21日记到3月11日。“2月21日,虾2斤,26元;3月3日,黄瓜1斤、2元,猪肉2斤、26元。”从许秀琴家的账单上看,这是一家比较注重饮食结构的家庭。
现在,北京有3000名像许秀琴一样的兼职调查员上岗,今年将扩大到5000人。去年北京18个区县记账户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了2.4%,为全国36大城市最低。与其他省份一样,食品也是北京市各种价格因素中上涨幅度最高的种类,增幅为9.2%。
许秀琴说,年轻人很少有人愿意填写这个繁琐的表格,李强家是个罕见的例外。这得益于马媛记账的习惯,现在一到收表的日子,她只要拿出自己平时记的那本家庭账册,把上个月的数据再抄写一遍就行了。30块钱劳务费还能买将近两斤排骨或者五六斤苹果。
土豆、白菜、洋葱,都是自家种
然而这个普通的家庭,不只是要买排骨和苹果,还有更大的窟窿要填补。
每个月的房贷也涨了。5年前买下的一套两居室,分期贷款在2006年国家没有调息之前每月要还2300多元。2008年元旦过后,每月还款额一下子就涨到了将近2700元,一个月多了300多元。
为加强宏观调控,抑制投资冲动,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6次加息后,五年期以上个人贷款基准利率由今年初的6.84%增加到现行的7.83%,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优惠利率也由年初的5.81%增加到6.65%。
本来李强的月薪还可以勉强支付房贷,这一涨,就不够了。而马媛的工资不仅要负担全家三口的吃喝拉撒,还要考虑为女儿的未来做一些储蓄——他们不得不精打细算着过日子。
北京市统计局去年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低收入家庭中受食品上涨价格冲击较大,食品价格上涨使低收入家庭人均多支出335元。有63%的家庭认为,食品价格上涨给家庭生活带来了明显的影响。2007年4月物价大幅上涨以后,88%的家庭减少了食用油、猪肉和鸡蛋的消费量。然而这种影响力仍在继续进行,并在加剧。
李强家最新一版的账本也已经记过3个月,排骨每斤已经卖到15元左右,苹果的价格也涨到了5块上下。全家人只有琳琳不知道,为什么餐桌上的排骨不见了,苹果的个头儿也越来越小了。
对于琳琳来说,戴奶奶来看她总是很开心的事情——每次戴奶奶都会带来几个又大又甜的苹果。
戴玉珍52岁了,两年前在李强家做了将近一年的保姆,主要就是帮忙照看小琳琳。从去年年初开始,她隔三岔五地会过来看望小琳琳,每次来还会带些从天津老家捎来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戴玉珍和老伴来京打工已经有几个年头,如今带着孙子在北京通州打工。老伴跟人搞装潢,她替别人带孩子。
从去年年初开始,她几乎不去菜市场买菜,“现在隔一段时间就从老家(天津宝坻)农村自己往北京拉,有土豆、白菜、洋葱,都是我们自己种的。”
老两口节衣缩食挣钱、攒钱的目标很明确:“在老家给儿子买栋楼房,买台车(夏利级别可以考虑)。”他们唯一的儿子在天津一家钢铁厂当工人。
眼下吃自家青菜的戴玉珍不愁北京市场上蔬菜价格的上涨,但她也为春节前没有买下种地的化肥而懊悔。
老两口在天津宝坻老家农村家里还有地,这一个多月来,农资价格的上涨,已经使她感觉到今年种田成本增加的信号。“春节前一袋二氨是140元,现在已经涨到200了。”过年之前,戴玉珍没想到置办下春耕用的化肥这事,而他们同村的一个“有眼光的人”,春节前就从银行贷款买了几大卡车二氨放在自家院子里,“现在可发了大财了”。
跑100公里,多40块钱油
将近七点,马媛还没下班。李强在屋里转悠了一圈,走到窗边,把白天打开的窗户都关上了。
3月的北京,天气已经开始转暖。但李强还是不敢在晚上开着窗户,他担心夜里的风把琳琳吹感冒了。去年,琳琳因为一次感冒拖了几天没及时退烧,转化成肺炎,住了几天院,几乎花掉了李强3个月的工资。至今,他想起来还觉得心疼,既为女儿的小气管,也为账本上那笔数目不小的钱。
近年来,各种统计数据都显示,中国的住房、医疗、教育等费用上涨速度之快都远远超过了多数家庭的收入增长速度。于是很多家庭开始热衷于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尤其是像李强这种家庭,孩子的医疗、教育费用几乎成了除日常开支外,夫妻所有剩余收入的投入方向。
但李强不得不为一年来存折上存入金额的不断降低而苦恼。他觉得,照现在这个样子下去,很难为女儿的将来积蓄足够的教育经费。为此,他已经开始打算去考北京市出租车驾驶资格证,然后找个出租车来开。
他觉得既然公司的生意日益萧条,为节约成本,老板迟早有一天会亲自开车,把他从那辆豪华车中踢出来。与其等到那个时候,还不如自己先寻找出路,否则下岗后,房贷、女儿、排骨会让他很难受。
但他听说出租车司机的活儿也不好找,但黑车生意好像还可以,他身边的朋友之前已经有人在做这个活儿。几经盘算后,李强还是放弃了这条路。“要防坏人,还得防城管”——这风险过大的买卖使他望而却步。
更重要的一条是,据他那些开黑出租车的朋友们说,油价已经涨得越来越受不了了。现在每跑100公里,跟一年前相比,要多出40块油钱,而去年一年,出租车价格并没有涨,顺带着,黑车的价格也就提不上去。
遥控器还在琳琳的手里握着,“大篷车”继续热闹着,李强索性倒在沙发上闭目养神。去年他就想过再买一台好点的电视机,把家里这台21寸的小彩电换了,或者至少能解决这种抢电视的问题。就因为琳琳那一场感冒,把这个心思也给冲走了。今年有奥运会、欧洲杯,对喜欢体育的李强来说是个好年头,他希望能在6月份欧洲杯开幕之前,换个大点的电视机。
他想晚上等马媛回来,就一起商量一下这事。要买就赶紧,因为这几天已经有新闻说,家用电器也要涨价了。
此前今年1月初,西门子家电对外宣布旗下包括冰洗、厨电等全品类产品的价格上调约5%以上;随后,海尔的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也跟着开始涨价。这可能是15年来家电行业的第一次涨价。有分析认为,2007年以来,家电产品的主要用材——铜和钢的价格持续保持上涨势头,最终将导致白色家电价格的调整。
今天下午,李强的一个同事还在劝他不要存钱了,理由是现在存钱的利息远低于CPI,钱存在银行都是在缩水,还不如赶快拿出来买东西、投资、炒股,“虽然,这几天股市也不怎么好”。
电话响了,马媛刚刚下班,问丈夫晚上吃什么菜。“排骨吧……多买点。”李强的话让琳琳欢欣雀跃,小家伙蹭到爸爸的腿边,夺下话筒,叫着要妈妈早点回家。
李强乘机拽下琳琳手里的遥控器调到体育频道,结果体育新闻正好播完了。怏怏地走进厨房,他先要把米饭焖上,等待妻子买菜回家。
这晚,他家的小账本上将记上“排骨两斤,35元”。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