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建筑师,是思想家;杰出的企业家,亦不逊色。没有精彩观念支撑的建筑与商业,都是平庸的。观念,建筑,商业,伟大,这些词之间的关联,就是以建筑师丹尼尔·李布斯金的《破土》作为商业观念阅读系列开篇的原因。
《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丹尼尔·李布斯金/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纽约世贸中心重建项目总体规划建筑师李布斯金,是当今世界最炙手可热的建筑师,他深刻洞察9·11恐怖袭击倒塌的世贸双塔的精神内涵,他的设计方案“自由塔”和“光之楔”感动纽约和美国。
在开始设计前,李布斯金走入灾难留下的那个深21.3米的大坑,感觉到建筑地基的深度,感觉到曼哈顿岛的脆弱和力量,感觉到地下挡海水的地下连续壁及之上的多次补缀,以及人类精神的力量……在那一刻,他知道将如何重建这纪念之地。
李布斯金这样解释他和其他竞争世贸重建项目的建筑师的不同:“我的重点在地下——深入岩床,达于坑底,因为我认为对这个地方的记忆在此,不只是往上发展的高耸建筑。其他建筑师老是提到曾经耸立的双塔,我相信重建的目的不是重塑过去,而是重新诠释它。”
或许,柏林的犹太博物馆才能最完美地体现李布斯金的观念建筑,毕竟,世贸中心重建项目牵动太多人心,有太多的斗争、需要太多的妥协,而博物馆通常可以是纯粹的建筑师观念产物。
犹太博物馆是柏林博物馆的一个分馆,李布斯金的设计是一个没有入口的建筑,参观者必须进入柏林博物馆的巴洛克建筑,再走地面下的三条通道进入犹太博物馆。李布斯金解释说:“这两栋建筑所涵纳的历史,彼此之间的联系虽然不是一眼可辨,但实则密不可分,而且留在柏林的根底永不磨灭。”这,正是经历20世纪的劫难后的德国和德国犹太人之间的关系。
柏林犹太博物馆里,李布斯金设计了一个通道,尽头没有路,是一面白墙。他还设计了一个空间,里面一片漆黑,唯一的光线从顶上一道裂缝渗透进来,但从底下几乎看不到这道裂痕。这个空间,叫“大屠杀塔”,而这光,应该是希望之光吧。李布斯金一直在说,“光是神圣的。”
看李布斯金的建筑,我们难免要想到伟大这个词上去。李布斯金自己认为,伟大的建筑和伟大的书的特征相似,都是有种“陌生感”。伟大的书,不管读多少遍,这种陌生感都会存在。关于伟大的建筑,李布斯金写道,“抬头看一座伟大的建筑,没办法客观地说有多大,或者是什么颜色,甚至说不上是用什么建造的。……不可言喻,高深莫测。但是一座失败的建筑则不同,是用石头还是用金属建造的,一切都摊在眼前,一目了然。”
建筑是观念的产物,但背后世俗和辛苦也是显而易见的,只要看看李布斯金在《破土》讲述的观念之外的故事就知道了。有个中国商人冯仑也曾经参与世贸中心重建,试图建一个中国中心,可惜未能成功。冯仑的一段话,可能最好地阐述观念、伟大和世俗的关系:“我在纽约做世贸项目的时候,有一个极强的印象,所谓创造历史,就是在伟大的时刻、伟大的地点和一群伟大的人做一件庸俗的事,具体行为都很庸俗,讨价还价,只是时间、人物、场合是伟大的,结果这些庸俗的事改变了历史。”
·广州东部区府旁限价房万科城新里程摇珠 08/02/27
·重庆金科落子北京 备粮IPO 08/02/27
·富力半岛花园:高层电梯单位全新两房"7字头"起拍 08/02/27
·今年江苏要百分百“一房一验” 08/02/27
·限价房漏洞引开发商竞逐另类暴利 08/02/2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