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互联网的出现从技术上解决了亚马逊网上书店那些冷门书籍的销售;那么,建材零售在抛弃传统渠道的同时,也必须寻找一条抵达消费者的入户通道。
业内人士看来,建材零售在遭遇市场变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黄石路,一些陶瓷、五金的代理商正黯然撤离了经营多年的熟悉市场,转行去卖电器;在南岸路,一些地板、洁具的经销商无奈看着营业额每况愈下,只能守着冷清的档口在苦苦支撑。在四五年前,这些传统建材市场仍处于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的红火光景;而如今,尤其是近两三年来,建材零售市场的萎缩呈现出急转直下,已被视为建材业最后的风中之烛。何去何从呢?放弃与坚守,无一例外成了众多建材零售商都没法回避的两难抉择。
“一边是传统市场的没落,另一边却是新兴产业的崛起。”远见之识者指出,如果按8~10年一个装修周期计算,2000年以前首批推出的商品房已经开始大规模进入翻修阶段。“如同上世纪‘80初’人群的结婚潮和千禧宝宝的就学潮一样,这个高峰期的到来正孕育着一个旧房翻新和精装房更换部件的巨大建材零售市场的悄然形成。”不过,相比新房装修,无论旧房翻新,还是局部更换,都呈现出单小、零散的特点,原有的惯性思维和商业模式显然无法适应这种变化,新的市场呼唤新的业态模式。
一个观点
传统建材市场两年内没落
“传统渠道优势已经一去不复返,以零售为主的传统建材市场将在两年内走向没落!”面对记者的提问,安信地板总经理周雷的回答直截了当。作为全国屈指可数的木地板品牌,尽管公司正处于上市前的敏感期,但一直在思索渠道变局的周雷却是不吐不快。其实,他说这话的背后,传统的建材市场仍占据着安信地板60%的销售份额,剩下才是建材超市和工程项目。
在业内人士看来,建材零售在遭遇市场变局前所未有的挑战。“精装修占据了85%建材销售的份额,剩下的15%份额由百安居、靓家居为代表的建材超市和喜龙、安华为代表的传统建材市场以及大大小小的装饰企业、工程包工头来瓜分。”在尚品宅配总经理李嘉聪看来,一方面传统的蛋糕越来越小,另一方面是门槛低、竞争者众,僧多粥少,大家吃不饱很自然。
此外,像吉盛伟邦、维亚、宏尚居等家居卖场近年来也把家私经营延伸到建材领域,而东鹏陶瓷、欧派橱柜、富林地板这类知名的建材品牌为了应对市场变化也开始加大自身在终端渠道的布局。东鹏陶瓷直营管理中心总监张志认为,市场面临着洗牌,而传统建材渠道的没落是一个必然趋势。事实上,在这几大因素合力影响下,过去几年里,建材零售的规模不断萎缩,已被视为建材行业最后的风中之烛。
一次契机旧房翻新
孕育百亿元商机
“楼市又出现新一轮的观望,谁也不会否认眼下的楼价已在高位。”在靓家居总经理曾育周看来,在这种态势下,人的心理会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一是逐利的投机心理,这会加速二手房的买卖交易;二是退而求其次,转向改善现有旧房,以提升生活品质。两者殊途同归,都会催旺旧房翻新市场,意味着建材业另一个新兴市场的诞生。
来自广州市房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二手房的交易占到了整个楼市交易的15%;到了2007年,这一数据上升到了48%。按喜盈门装饰董事总经理陈蔚的估算,在广州市区包括番禺、花都在内,每年的二手楼交易接近10万套。“一般人换房都会装修再入住”。据他介绍,在楼市成熟的香港,二手楼交易在近几年一直占据着整体楼市份额的85%,而欧美发达国家也在80%左右。但在中国,这个比例还不到40%,旧房翻新,显然是个深具潜力的新兴市场。
因为前景利好的诱惑,11月上旬,靓家居率先提出建立“二次装修超市”,宣布进军旧房翻新市场。在采访时,曾育周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广州现有人口1200万,按照每户4人计算,300万户家庭每户每年更换灯泡、窗帘、厨房电器等局部装修的费用不会少于2000元,就是一个50亿~100亿元的建材零售新蛋糕。事实上,如果以8~10年的建材消费周期来计算,包括淋浴房、热水器、抽油烟机、煤气灶、灯饰、洁具、墙壁涂料、木地板、窗帘等家居部件都亟待更新。
一种模式
借供应链整合以规模化制胜
“其实,旧房翻新并非一个从天而降的大蛋糕。”据顶鼎装饰总经理邱红平介绍,早在几年前,一些家装公司在竞争压力下就酝酿朝旧房翻新领域拓展业务。不过,由于单小、零散且不易管理,一直难有较大的起色,因此成为众多马路施工队的传统“地盘”。有一种说法在业内盛传,正规的家装公司只占整个装修市场份额的15%,其余85%则在大大小小的装修游击队手中。
在广州,2005年才成立的喜盈门装饰是少数几家以旧房装修为主的家装企业。最初只有几个人,但借助满堂红二手中介的客户资源,目前已发展为300多人的中型家装公司。在北京,也出现了一些专业做翻新的家装公司,如万家灯火在今年3月也新推出了局部翻新与维修服务。但是,旧房翻新在管理和工艺毕竟不同于新房装修,年初刚进入这一市场的武汉贝思特公司,今年7月份不得不暂停这项业务。
“旧房翻新对许多家装企业是个难啃的骨头。”武汉贝思特企划总监李跃斌告诉记者,暂停原因有三个:一是翻新额度弹性大,从1500元到6万元不等,如果按原有施工流程很难坚持;二是无法收取像新房装修那样的管理费,管理和售服成本不能支撑;三是旧房翻新涉及原有工程,责任难以厘清。尽管规模较大的家装公司都设立了代理或OEM建材的家居配套企业,但很多时候都被作为家装公司新房装修的业务支撑,以物流购料方式保证前者的施工流程。
“由于家居用品的使用寿命不同,加之人们消费观念及消费能力的限制,把装修化整为零是最好的协调办法。”既然消费需求一直存在,剩下的怎样满足呢?长尾理论是“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最佳明证。曾育周的设想是“把家居空间按布局方式划分为大厅、睡房、厨房、洗手间,推出整体更新方案,既包含材料套餐、人工费,也涵盖了监督、售后服务费。”在业内看来,拥有最多建材品牌和规模化供应链体系的百安居也同样深具优势,问题就看是否需要并且愿意改变。
事实上“规模化只是满足长尾理论假设的第一个条件,让一切都可用;而另一个条件,则在于帮助用户发觉和发现。”宜家家居广州店市场部经理沈雁这样认为。如果说,互联网的出现从技术上解决了亚马逊网上书店那些冷门书籍的销售;那么,建材零售在抛弃传统渠道的同时,也必须寻找一条抵达消费者的入户通道。喜盈门装饰借助满堂红二手中介是一种做法,而靓家居加大市区卖场的布局以及借数十万份煤气发票入户则是另一种做法。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