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淮:大家好。我们讨论城市,讨论青岛这个城市,讨论青岛这个城市如何发展和竞争,这是我要讲的主题。中国应该说是一个对城市认识比较晚的民族,刚刚主持人在开幕时说的话,说青岛很古老,其实我们也不是很古老,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齐国,那个时候人们就知道如何经营城市,但是遗憾的是我们城市建设和发展,城市化是在最近这些年中,才逐步成为我们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我们很希望从城市这两个字讨论起,我们阐述的主题,中国的城市,大部分是从城到市,只有青岛是有市无城,注意这两个字的区别,这是青岛城市的特点,我们说的北京城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城市,在这个城市里面,城是主要是,住在城里的城市资源的支配者,如果大家去过北京城,对北京城的历史有了解的话,就会知道北京城有内外三道城墙,我们去过北京城的二环路,那是北京的真正的城墙,为什么立交桥都叫什么门呢?建国门等等,在我很小的时候,那些城墙都在,内外两道城门,很完整的城墙。第二道城墙是皇城,大家唱的皇城根,曾经是4面都有墙的,第三道城墙是到北京旅游看到的故宫,也就是中国传统的城市,以城为主,住在城里的是贵族,市场在城市中没有立足之地,北京要成见大商业街区,要优选老字号入驻,我们现在拍了很多北京老字号的电视剧,实际上在北京城市文化中,所有的商业在城市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最多只能在城以外,给大家看一个示意图。
陈淮
这些老字号所在的地方,左邻右舍是什么?是桃源亭,乱葬岗,东侧是天桥,是说相声的,南侧是八大胡同,大家都知道是干什么的,西侧是菜市口,杀人的地方,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的城市中,市场商业是和下九流为伍的,没有立足之地的,这是中国传统的城市。我们对比青岛发展过程。
市场、商业以及近代工商业是这个城市崛起的最初的动力,这是我们有的优势,这是我们最早接触尽早激起工业和市场经济以及最容易接受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交易制度,这块土壤中孕育了很多的企业家。
我们的民族是有5000年农业文化的民族,在历史上对城市,农民、农业、天然的对城市有一种轻视、藐视甚至是敌视的态度。所以我们进城就拆城墙,我们在计划经济时期也采取了大量的和城市化相悖战略趋向,我们在长达15年的时间,70%的工业固定资产配送到山沟里,我们要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工人也要学农,解放军也要学农,机关干部也要学农,总之把城市的资源放在农村觉得是一种善意,现在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和我们今天的城市化是密切相关的道理,什么道理?我们原来以为全社会有100个人,这100个都去种地才可以吃饱饭,我们始终有一个逻辑,把所有可以动员的资源都尽可能多的投入到直接谋取吃、穿、用,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有一个很著名的黄梅戏叫《天仙配》,这个歌表达了几千年中国农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什么样的理想社会?娶个仙女做老婆,这是什么日子?你挑水来我浇园,你纺布来我耕田,就是说仙女娶到家也得下地干活,我们把仙女动员起来下地干活种粮食,打的粮食够吃了吗?不够吃,全社会有100个人打的粮食给50个人,注定一部分人饿死,所以我们就要战乱纷争,直到中国人口减少到与土地相抗衡为止,所以我们就有先生产后生活。我们现在住房脱困和改善的问题很尖锐?因为我们先生产后生活,因为我们要知识青年到农村,而不是农村人口到城市,因为我们刚刚说解放军、机关干部都要学农,因为我们要扩济粮,我们深挖洞,解决了中国的吃饭问题没有?没解决。解决了就不会有安徽农民包产到户的革命,今天我们知识青年不到农村了,相反很多农民人口和劳动力到城市,向城镇转移,成为我们城市化人口聚集的重要部分,网上昨天的效益,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说,逐步的将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有固定工作的逐步解决他们的户口问题,打破城乡户口比例,1980年城镇人口是1.96亿人,到现在是5.77亿人,我们城镇常驻人口增长200%,现在我们的粮食够吃了吗?我们粮食吃不了,说一个数字。2006年中国的粮食产量是4.97亿吨,是过剩的年头,别以为今年粮食缺粮食,我们足够实现供求平衡。我们说的城市化,我们说的城市前提是我们这个社会,民族、经济走到不是资源向农村集中,而是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这就是城市化,是我们历史的伟大进步。
我想说的第一个,我们面对的是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包括我们所讨论的房地产,也是建城市的组成部分,中国的住房建设,不是简单的住房建设,是和人们讨论的与欧洲、美国日本不一样的地方,日本在60、70年代的住房建设也是和城市改造连在一起的,今天不是的,至于欧洲和美国的城市,过去一些年中,人口在城乡结构中还是趋于稳定的,我们正好是建设城市,发展城市、改造城市的过程中,所以我们才有拆迁等诸多的矛盾,我们如何看这个问题?中国面对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支持我们过去十五计划的6-8年中国的经济增长,还将长期支持中国经济20、30年的快速增长。
第二个问题,我说一下城市群的问题,十一五规划中,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要努力发展城市群,我们从最早的老人在南海边划了一个圈建了深圳,深圳的建设成为我们珠三角地区启动发展的契机和带头羊,90年代初期,浦东新区的建设,成为长江下游发展的带头契机,形成了我们今天令人为之骄傲的长三角,我们已经不是一个个城市单个发展,我们今天讨论今天的青岛如何发展,要放在城市群的概念中。
事实上我们在长三角、珠三角之后,也在努力建造城市群,不要说我们在北方地区,以天津滨海为龙头的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刚刚有老板问我,天津要和新加坡合建生态群,这是发展的一个环节,包括经济合作等等,人们指望京津冀地区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三级,实际上我们城市群不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在北京大开发的变化,我们从2000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我们现在已经懂得建设12个省区,很难在人们预见的周期当中取得很大的效果,我们已经向城市群收缩了,西部两大城市群战略已经凸显出来,一个城市群是以中国所提倡受到东南亚地区热烈支持的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云南、贵州联合发展的南贵昆城市群,那个地方将发展成国际区域的城市群。第二个城市群,在重庆设市之后,重新打造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群,这是今年新设立的新的区域经济概念,城市群的概念已经凸显出来了。现在轮到我们山东半岛,胶东半岛城市群的问题。
我们一方面包括以青岛为首的胶东半岛城市群,也是一个非常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群,在这个城市群中,不仅仅青岛拥有很多的旅游资源、自然资源、人文传统、名牌企业,面对国际市场的开放度等诸多优势,整个胶东半岛是产业结构门类齐全、资产质量优良、发展潜力巨大的良好的城市群,青岛、烟台、威海、淄博等城市组合中,什么产业没有?除了造原子弹的没有,我们说海洋化工、石油、石化、服装、轻纺、食品、家电、制衣等诸多行业,特别是汽车,我们山东半岛,汽车产业的发展这些年很引人注意。我们有潍坊潍柴动力,这使我们在研究中注意到,半岛的城市群有点像意大利半岛,意大利半岛在欧洲也是半岛,经济发达程度和欧洲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相比,多少有点差距,但是后期态势很强烈,而且产业结构门类齐全,意大利从服装设计到家具制造有很多名牌企业。
我们山东半岛的城市群应该说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城市群,也有人说第三级究竟是京津冀还是山东半岛还很难说,花落谁家还不一定,国务院的领导说了,要把滨海新区打造成北方经济中心,成为第三级,最后是实践和时间说了算,的确我们也有竞争力的地方。
有一次我们去济南讨论问题,济南有关部门的领导对此有一些担心,济南这个城市,现在处在边缘化的城市中,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或者是全国东南沿海的省会城市比赛中,济南在后面,我们在京津冀和青岛当中,好象什么地方都不和我玩,很郁闷,这是胶东半岛城市群的区域优势已经形成了,对省会城市有一种威胁感。我们今天不讲济南的发展,这是我们的优势。
我经常去长三角和珠三角讲,潜在的竞争者是胶东半岛。这个半岛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不仅仅是产业结构、门类齐全和资源优势明显,农业和发达,而且重要的是我们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步很大,我们青岛是全国带头的旅游发展很快的城市,纵身腹地的城市也已经掀起了发展的高潮,我们的工业质量和辽东半岛的城市群比较,我们采用的工艺设备比较先进,这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辽东半岛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因为我们从大连到沈阳,一方面是我们国家的重工业重心,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量的工业固定资产比较老旧。我们说的城市群的优势,没有缺点的地方,山东半岛最大的缺点是,这些城市之间几乎互不往来,产业结构没有关联度。
形不成一个拳头,青岛和烟台没有关系,淄博和潍坊和威海没有关系,相对来说,整个经济体系的分工合作态势,内在经济联系薄弱,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发展也只是一个城市就一个城市自身在发展,没有形成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区,而事实上我们现在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群建设恰好强调的是城市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分区。比如说北京和石家庄,高速公路北京到石家庄是270公里,明后年要通车的轻轨,时速是330公里,北京和天津轨道交通目前正在建设的是100公里,通车时间是半小时,实际上长三角、珠三角之间也在进行城际快速轨道建设,大城市已经被现代化的城际公交化连接起来。快速轨道交通网建成之后,是10-15分钟发一趟车,高峰时间是3-5分钟发车,我们实现了这样的区域经济的立体交通,我们讨论的住房和项目分布,也许和我们现在考虑的不一样。在纽约世贸中心上班的人,绝大部分住在新泽西州,坐着地铁上班的。我们有了这样的城市群的分工,我们要讨论的是房地产、城市建设规划,我们才有开拓的眼界,这是我们说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我们演示一个PPT。城市是有文化有性格的,我们要讨论文化,我们中午吃饭的时候,坐在我旁边的老总说,我们山东人喝酒是比较讲究规矩的,谁坐在哪,都有说法的,我说也不尽然,水浒是山东的,水浒108将,写了70多回,水浒所有的故事,没有一个故事不和喝酒联在一起,所有这些喝酒的故事,各自喝酒是千姿百态,所以我刚刚说,我们的文化传统并不是单一的,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始终是生动、变化、多元的,李逵有李逵的喝法,宋江有宋江的喝法,我们地区的文化传统也一样。
台湾问题怎么来的?中国100多年前打败的甲午海战,我们铁甲舰队在胶东半岛这个地方全军覆没,最后海军司令自杀了,这场仗才败,中华民族的耻辱,我们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把台湾都让给日本了,我们才有了目前的麻烦,要不然没有陈水扁什么事。
另一个方面,爱国主义的义和运动也从我们这里发源。我们是工商业的发祥地,以前上、青、天,是激起工业最发达的城市,另一方面,这一代相信,依靠什么神功就可以用肉体抵御激起的侵袭,这就是矛盾,我们最早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产品,我们就有了葡萄酒,就有了青岛啤酒,这些都是从国外学来的,成为了我们的民族品牌,另一个方面我们确实很深的对新思想、新技术,大机器工业文明抵制的工业传统,我们不否认这是矛盾,我们正在把我们的思想推向前进,如同十七大说我们让老百姓拥有财产收入一样,也是一个发展,我们刚刚说到城市是有文化的。我给大家讲的城市文化的例子。
比如在上海,一个警察拦住违章驾驶人,和驾驶人敬礼,说你违章,因为上海规定,公职人员执行公务的时间必须要说普通话,违章人很生气,和警察说,你用普通话,你以为我是乡下人?国语是讲给乡下人听的,这就是城市文化。这就是上海,如果在座的有上海朋友郁闷的话,我讲一个北京故事。
北京的警察,拦住驾驶人,说违章了,司机都不开门,把车窗摇下三分之一,和警察摆手说,兄弟是我,然后一踩油门就走了,警察说这是哪位大爷?这就是北京普通话,我们用故事表达,城市确实是有独特的文化传统,我们比较一下青岛和上海。
青岛和上海都是接触海外西方文化比较早的城市,也是近代中国大机器工业文明的发祥地,我们在上海到处可见没有任何中国字,只有日本字或者是英文字的商店和餐馆。我有一次去日本餐馆,只有日文,我说拿中文菜单,老板说我给你翻译,我说我的日本话比你好,但是你是上海的吗?是中国的吗?法律规定必须要有中国的说明书,在我们青岛类似的这样的现象很少,这就是城市文化的差异,我说这些例子,是说成是文化的重要。
我给大家看的照片,是去年我去欧洲、美国、日本考察房地产的时候的照片,我举一个典型的例子,都说伦敦人保守,人们说城市的出租车是流动的名片,我在出租车上刻上保守这个字,他们都是老爷车的车型,伦敦人民就是保守,这就是文化。否认自己文化的人是浅薄的,不懂得继承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在过去10多年中,我们最大的缺陷在于千城一面,我们省会城市济南把德国人留下的火车站给拆了,我们为什么不能给这个城市留下那么一个脚印的地方?好象到处都是建金属盒子,玻璃格子,这就很洋气,给大家看几张有意思的照片。
这是我们城市化过程中一些公共建筑,而且是政府职能的建筑,建了一个天安门,估计山西有天安门,重庆也有天安门,这是重庆一个贫困镇,镇长去东部考察了之后,说其他的城市都在改造,我们也要改造,说改造什么?把镇政府拆了吧,改成了一个天安门,人家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们的老百姓很贫困,很少有机会看看天安门,我们就让他们在这里看看天安门也是挺好的。
如果说这个天安门还有几分土气,给大家看看洋气的,安徽有个白宫。我们不说它的建筑质量和设计,这样的建筑不论是建得多结实,用的多好的材料,它有历史、有文化、有美感吗?和建筑本身的功能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这就叫建筑垃圾!我们需要留给子孙后代的是21世纪初的时候,在论坛上在座的老板们给我们青岛留下了传世之作。这是我们讨论城市发展卖房子,建房子和文化词的时候,最应该考虑的历史责任。建筑是有语言的,建筑是一种凝固的文字。
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苏州园林名闻天下,为什么会别具风格?因为是苏州的历史传统所致。那个时候有很多当官的会犯错误,回家之后,一方面要表达我曾经是长汀命官,所以他们要把门槛建成八字衙门,另一方面,要和朝廷说我没有政治野心,就建成了花鸟鱼池型的。
安徽也是一个大古都,我们曾经看到民居,当初可以说是豪宅,非常大的园子里面有花园,有亭台,有小姐的绣楼,它有什么特点?四四方方的院子中门是开在一个墙角,都各自向后退回一尺,退一步何妨?于人方便,给己方便,这就是文化。
我们在北京的长安街,最近建了不少的建筑,到现在为止,我还没看见哪个建筑可以成为北京市的标志性的文化建筑,我们不知道在政务区的长安街,而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非常浓郁的街道,有历史文化的街道上,旁边建了一个歌剧院,这娱乐区和政务区怎么区分?设计的风格有什么融合?如果我的理解力不够的话,我还想说一个例子,我们还建了一个世纪坛。中国的建筑语言中,坛、碑、陵、庙、宫廷等,都有自己的地位的,不是随便混用的,三皇五帝当中,听说哪个皇帝给爸爸建坛吗?只有天地月才可以享受坛的祭祀,历史上只有谁建过一个坛?诸葛亮借东风的时候,临时借了一个坛,就这样得罪了老天,在50多岁就死了,历史上没有人享受坛的祭祀。建坛是有文化还是缺文化?如果我们的中华文化历史了解不够深厚的话,是不是对外国文化了解的深呢?世纪这个词是怎么来的?是耶稣诞辰纪念日,我们修成世纪坛翻译成英文,会让旅游者认为全北京600万人口改信基督教了,我们建坛是几年耶稣诞辰,我们希望青岛的发展过程中,发扬光大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我们这个城市近现代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符号,而不要再犯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
我们很高兴看到青岛市的规划和城市的发展,我们最近几年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说是独树一帜和颇有心得的,不仅我们商品房建设,而且我们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也已经作出了贡献,和其他的城市相比非常明显、突出的贡献。
我们的城市要留给子孙后代,能够建成一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城市,还需要我们大家在多方面共同努力和探讨,而不仅仅是房子在2007年卖得快还是满,价格高还是低,以上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直播:城市·观点论坛青岛行 07/11/22
·城市·观点论坛青岛行会议议程 07/11/22
·城市·观点论坛青岛行组织机构 07/11/22
·城市·观点论坛青岛行邀请出席嘉宾 07/11/22
·城市·观点论坛青岛行 07/11/22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