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海地产频繁使用合作方式攻城略地的背后,实则隐藏着中国海外集团(中国海外,0688.HK)回归A股上市的意图。
对于原本只在服装行业叱咤风云,现在却又在土地市场上攻城略地的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戈尔”)来说,找个精于地产的合作者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11月7日,雅戈尔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宁波雅戈尔钱湖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地产”)签署合作合同,由双方出资成立合营公司,合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亿元,双方各占50%的股权共同开发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海地产频繁使用合作方式攻城略地的背后,实则隐藏着中国海外集团(中国海外,0688.HK)回归A股上市的意图。
合作:加速扩张
对于这次合作,雅戈尔方面负责地产业务的副董事长告诉记者:“我们这次的合作主要是看中了中海地产异地开发的能力,它们在全国二十多个城市布点,我们目前只在两三个城市开发项目,也是想通过这次合作向它们学习。”
国泰君安的地产分析师姚峣认为:“中海地产在浙江的发展态势并不是很好,他们也承认自己在杭州的发展比不过绿城,这次和雅戈尔的合作应该是看中了雅戈尔的本地资源以及拿地能力,而雅戈尔应该是看中了中海发展的产品开发能力。”
而采用合作方式拿地对于中海地产来说并不陌生。
11月7日,中海地产与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宣布分别以90%和10%的比例出资成立合营公司,共同开发重庆和珠海的地产项目,预计总投资额达45.05亿元。
对于与中国建筑的合作,中海地产方面表示,主要是由于中国建筑在物业建筑方面有所专精,而中国建筑方面则认为由于国内房地产市场还处于景气时期,这次合作是中国建筑的投资良机,而且能进一步为中国建筑在国内的建筑业务拓展商机。
背后:回归A股
2007年年初,中国海外主席孔庆平称,公司计划于2007年斥资70亿元人民币增购土地。而时至11月,中海地产用于拿地的资金已经远远不止70亿元。
仅在2007年9月一个月,中海拿地的资金就已经达到69.7亿元,在沈阳、重庆、青岛、天津和珠海拿到了126.3万平方米的土地。
向来以低调、稳健著称的中海地产,虽然在拿地上表现出令人诧异的“速度”,但它并没有忘记公司一贯奉行的稳健策略。
参考中海地产2007年的拿地记录,虽然出手次数的频率依然频繁、落点依然清晰,但是一个异常清晰的共同点是,单笔出价几乎都保持在20亿元左右。
姚峣表示,中海地产2007年发行的红利股股权资金已经到位,通过这一措施,其就拿到了76亿元,加上它还有一两百亿元的融资能力,拿出这些资金进行扩张不会对它的资金链造成什么影响。
“我们预计,2009年地产行业的利润将会大幅降低,而现在中国海外增加投资,也是为了在市场还好的时候增加利润,而此举也隐藏着该公司进一步的考虑。”姚峣说。
姚峣表示,“虽然中国海外A股上市计划暂时搁浅,但其并未放弃A股市场,借壳新黄浦(600638.SH)上市可能就是该公司的一种选择。将来中国海外可能把商业物业放进壳里,所以做高利润、并与九龙仓合作开发商业项目可能都是出于这个考虑。”
此前,中国海外已入主华闻控股,新黄浦(24.98,0.44,1.79%)系华闻控股的子公司。
据了解,新黄浦90%的资产囤积在房地产业中,而且土地储备大都位于黄浦区,地段较好,特别是在寸土寸金的南京路,增值空间巨大。
“中海在上海的地产业务一直开展得不太顺利,比起其在北京、深圳、广州等地的业务,相差甚远。如果能顺利掌控新黄浦,将给中海在上海的业务开展带来极大的好处。”姚峣表示。
对于中国海外而言,最近被纳入恒指成份股不仅仅意味着香港市场对中资地产股的承认,对于中国海外这个公司本身的承认,还给它和其他公司进行合作开发的模式增加了新的谈判筹码,合作开发已经成了中海的扩张新途径。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