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悉尼,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悉尼歌剧院;提到巴黎,人们会勾勒出埃菲尔铁塔的模样;纽约的街头,到处都是行色匆匆的路人,而到了伦敦,你会发现人们都是在公园而不是在马路上散步。
建筑是城市的名片
对于岚明来说,做一名建筑设计师,是让人内心雀跃的事情:“建筑和规划使人们生活得更舒适、更开心。”
“想到悉尼,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悉尼歌剧院;提到巴黎,人们会勾勒出埃菲尔铁塔的模样;纽约的街头,到处都是行色匆匆的路人,而到了伦敦,你会发现人们都是在公园而不是在马路上散步”。在岚明看来,不同城市间有微妙的差别,每座城市都以不同的方式而存在。
对于法国的建筑设计师来说,中国是块令人神往的热土,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类似法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城市建设已经非常成熟,改造更多的是零敲碎打而非整体规划。
而中国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使大规模建筑扎根于这片广袤的大地,也带给建筑师更好的创作机会。更多的法国设计师来到中国观摩,频频造访中国的岚明也是其中之一:“我到故宫的时候,凝视阳光下这座伟大的建筑,让我身心愉悦。”
另一方面,岚明希望中国能把握好时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最大挑战。”在他看来,更多的消费与更好的消费并不一样。更多的消费可诠释为,每个居民拥有高标准的年均收入,并有高质量物品的消费能力。而更好的消费是一个极其微妙的概念,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生活上基本的需求,人们的心理精神享受上更增添了一层魅力,一份和谐。
现在是过去与未来的连字符
1984年,岚明在“未来世界”主题公园规划竞赛中一举成名。“未来世界”以“活动图像”为主题,在主题公园的四周,他还为“未来世界”营建了“特高速”火车站,还规划发展了一个科技商务中心,包括有办公设施、会议中心、大学校园、研究实验室、电讯中心和旅馆住宅。
“未来主义从建筑上来说主要体现在新材料的使用和装饰功能,这跟人们的精神追求是相吻合的。”在未来主义建筑的基础上,岚明不断地发掘探索,将城市规划与建筑从未来主义升华进入了新未来主义。
岚明表示,25年前法国处于高科技起步阶段。当时在建筑上,人们第一次可以超越材料的限制,摆脱功能性限制,提供更多空间让人们呼吸更多氧气。同时一些新技术在某些方面也提供了支持,让建筑设计师有了更大的自由度。
在新未来主义的建筑设计中,岚明大胆地将构思巧妙地与虚拟的产物结为一体,利用最现代化的建筑材料,比如特殊钢材及玻璃、复合材料等,把幻想变成现实。
不论是科技园、会议设施,还是高等院校、博物馆,他都能以最新的科技手段,成功地将外体和内容微妙地融合在一起,以建筑的呈现及其内涵吸引人们。岚明的建筑功绩得到了国际建筑界的公认,并列入了维基百科Wikipedia 21世纪著名建筑师之一。法国波尔达斯出版社曾将他誉为“法国巅峰建筑师”。
这些在旁人看来玄之又玄的“未来主义”,岚明却觉得并不神秘:“现在是过去与未来的连字符,没有过去的未来只存在于科幻小说,建筑建立在过去的根基中,需要踏实去做,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太难以把握,但我们知道,未来会有一个方向,我们只需朝那个方向去迈进。”
武汉:幅员广阔的城市
第二次来到武汉的岚明对武汉最深的印象就是:武汉太大了,这是座幅员广阔的城市。其次,就是武汉湖泊众多。
与他曾多次造访的天津相比,武汉的开放程度让岚明感到惊讶:“武汉有非常好的项目,我希望能有神力相助,让我在这个城市留下自己的作品。”
也许是看到琴台大剧院、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等都建在湖边,岚明对武汉临湖建筑及道路的规划有自己的看法:湖泊是亲近自然的平台,但武汉目前的一些临湖公路的建设却缺少步行通道,面对湖景,驾车匆匆而过的车主只能掠过,而散步的行人也缺少安全的通道。
另一方面,岚明认为合理的城市规划应该是环形城市。他认为,环形城市会支撑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空间布局优化,让大都市规划圈宛如衔接的脊椎骨,分散城市功能,减少居民的出行需求总量,并且以公共交通为主导。让人们享受到环形城市的优势与便捷。
·山水黔城 前三季个盘销售“双料冠军” 07/11/01
·新中源促成建陶“中部崛起” 07/11/01
·新中源当阳七亿打造陶瓷生产基地 07/11/01
·国土部:土地违法查处偏轻产生极大负面效应 07/11/01
·和黄击败碧桂园 14亿蔡甸拿地 07/11/0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