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端在任建设部房地产司司长期间着力推动中国房地产市场化改革,正是这种改革为今天的中国房地产行业带来了爆发性的增长。
然而,作为见证了中国房地产成长的老地产人,张元端对中国房地产行业本身的思考经历由单纯的市场化到行业住房保障制度的思考。事实上单纯的市场不能解决中国的居住问题是当前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共识。在此方面作为亲历中国房地产市场化改革的张元端自然有自己的看法与理解。
《观点》:如果从1998年海南建省开始算起,到今年中国地产行业已经进入第二十个年头了。站在您的角度,您认为中国地产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最应该总结的经验有哪些?
张元端:从1980年4月2日邓小平同志发表对建筑业的地位和住宅政策问题的谈话算起,中国房地产业已经走过27年的历程。
这二十七年中,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是与住房制度的改革并肩前进、相辅相成的。
住房制度改革的目的是加快解决人民群众的住房问题。通过住房制度的改革,把计划经济下的住房实物分配,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住房货币分配,恢复了住房的商品属性。城镇人均居住面积水平大幅提高。
中国房地产业的复苏,是以商品住宅(商品房)为最初商品和复苏标志的。商品房的问世,是经济转型的必然产物。同时,住房制度改革对商品房的问世也起到了不可缺少的催生作用。
房地产业的发展,又支持了住房制度改革。我国房地产业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也为解决住房问题、改善居住条件提供了数量规模巨大的住宅产品。
发展房地产业和住房制度改革在解决住房问题上,目标应当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我们应当认真总结一下房地产业在为解决住房问题服务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有哪些不足、失误之处。特别是在建立住房“分类供应”的模式,着力解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上,我们还应当作哪些努力,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当然,从住房制度改革方面说,也要继续深化,加快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房地产业发展与住房制度改革如何更好地相辅相成,这是最应当总结提高的。
《观点》:2007(博鳌)房地产论坛的主题将是“寻找中国房地产行业共同的未来”,您认为推动未来中国地产发展的核心力量应该是什么?
张元端:一方面是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家庭结构小型化等等的基础之上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行业发展过程中对自身健康的把握,特别是要提高经营行为的“政策契合度”。两个方面的合力形成核心力量。
《观点》:房地产市场化改革的社会心态发生了变化,住宅进入市场流通的兴奋到目前对房价过高的愤懑,您认为造成这种转变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媒体应该如何对待这种转变?
张元端:市场经济,利弊共存。关键是如何通过宏观调控,扬利除弊。舆论导向,至关重要。相信媒体能独具理性的慧眼。
·2007“城市•观点论坛”武汉、大连行现场实录 07/08/29
·国务院将定住房保障新政 07/08/29
·全国住宅工作会议今天召开 房改政策有待完善 07/08/29
·“风尚大奖”见证中国地产辉煌二十年 07/08/29
·箭牌卫浴·2007年度中国风尚大奖盛典 07/08/2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