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在2007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建设部原副部长杨慎认为,目前房价高涨主要是住房需求量不断提高,因而造成了房价的不断上涨,住房消费同我们城市化的进程是成正比的。他表示,有了住房贷款就是“房奴”的说法,并不客观,他不同意时下“房奴”一说。增加房屋建设量,才是解决时下高房价的一个重要方式。
“房奴”的说法客观与否,首先不能回避这样一组数字:去年12月11日,国际清算银行发布季度报告指出,中国的房贷市场近年来增长迅猛,中国的房屋贷款市场已经高达2270亿美元,规模居亚洲之首。截至2005年年底,中国的房屋贷款市场总额已占中国GDP总额的10%。毫无疑问,这个“2270亿美元”,所承载和遮蔽的,是民生之多艰,是为了每月的房贷而终日奔波的甲乙丙丁。所以,说“2270亿美元”在吞噬着一部分群体和百姓的幸福生活,也许并不为过。
中国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98.09%背负有房贷的人,心理上会产生焦虑情绪等心理问题。因为还房贷而出现诸如困惑、迷茫、焦虑、压抑、悲观以及对生活的不确定性等生存体验,相信背负着这“2270亿美元”的每一分子,都有着切身的体会。这种民生之多艰的心酸,不是“房奴”是什么?除了“房奴”这个词,难道还有更好的表达方式能如此妥帖、如此客观地显现出他们的这种生存状态吗?
而“增加房屋建设量才是解决时下高房价的一个重要方式”的说法,其实经不起推敲。国家统计局不久前的一项统计显示,截至今年4月,“国房景气指数”为102.65,而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2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2%。一方面,面对高房价,民众或敬而远之放弃买房意愿,或不得不被迫“买房为奴”,另一方面,却是1.27亿平方米商品房空置。显然,如果不解决地方政府以地生财、政府为房价绝对主导者等根本性问题,而寄望于增加房屋建设量以解决高房价,无疑是一个南辕北辙的伪命题。
其实,所谓“房奴”,仅仅是坊间对于房价高居不下现实的一个隐喻、一个讽刺。相对于房价居高不下的现实而言,“房奴”一说客观不客观并不重要。当房贷已经占到GDP10%的高比例,当房价之高让大部分社会成员都苦不堪言,当“2270亿美元”压得大多数国民都气喘嘘嘘的时候,公共管理部门正视其中潜藏的社会风险,并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和公共政策,把这种风险化解到最低的程度,从而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大多数人摘掉“房奴”的帽子,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命题。
所以,重视“房奴”称呼之后的真问题,远比纠缠于“房奴”这个称呼或概念本身,更具有现实意义。
·房价飙涨猛于虎,官员忌讳言“房奴” 07/08/21
·新政下的住宅产品新趋势 07/08/21
·杨慎:2007中国房地产形势解读及中国房地产未来趋势 07/08/21
·中国十个代表性城市房价走势分析 07/08/21
·买房绝对要远离十种建筑 07/08/2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