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开始在家电行业兴起的信贷消费模式,显然并没有商家当时期盼的那样迅速普及,对此,苏宁电器华北地区管理总部执行总裁范志军并未回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信贷消费在中国仍然处在一个培育期”,同时他也表示,苏宁电器愿意在培育期内多做准备,这样才能在市场爆发期到来时抓住机会。“目前,已经有厂家主动找我们商谈,单独供应针对信贷消费的家电产品,比如夏普。”
范志军透露,苏宁电器与招商银行及新浪网合作打造的在线支付平台——聚便宜,就是针对信贷消费的潜在用户精心设计的。这款产品于7月底正式推出,消费者选中某个型号的产品后,由招行将所需资金冻结,在限定的时间内如果有更多的消费者申请购买此产品,则价格由苏宁同企业商谈,购买的人数越多销售价格就越低。由于它吸收了网络支付的便利性、团体采购的实惠等因素,被银行和商家寄予厚望。
中国家电市场每年数千亿元人民币的消费规模,无疑是令各方“垂涎”的一块大蛋糕。赛诺市场研究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叶平介绍了一组数字:“2007年,中国家电市场总体销售规模预计为7000亿元人民币,成为商品房和汽车之后的第三大消费市场。”而且,据叶平分析,中国的消费者正出现趋“优”消费和趋“低”消费的两种观念不断分化的现象。这正好可以为信贷消费创造空间。
“目前,彩电、空调和洗衣机这类传统大家电产品占据了苏宁信贷消费总量的60%。”范志军说。2005年时,苏宁电器只与一家银行合作推广信贷消费,当时这一模式带来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只有3%,而今天苏宁电器已经与七家银行达成了合作协议,这一比例也上升到了15%。“我们希望2007年能够成为中国家电信贷消费的元年。”为此,范志军表示,苏宁电器计划今年将信贷消费额所占比例提升到30%。
“信贷消费可以帮助企业提升产品的营销能力,摆脱低水平的价格战。”范志军说。所以,苏宁电器希望他们的上游供应商,也就是家电制造企业,能够配合苏宁电器共同发展信贷消费业务。
“一般的打折和返现金促销,让利再多消费者也不见得买账。”范志军这样分析消费者的心理。他说,多数消费者面对“价格直降”时,都会认为产品就值降低后的价格,而不会认可厂家对消费者的优惠。“但是,如果通过对信贷消费方式的设计,比如十二期分期付返减一期,更容易打动消费者。”
实际上,信贷消费对营销的拉动,早已得到国外企业的验证。交通银行的信用卡部是与汇丰银行合作的,据徐翰介绍,百思买就是汇丰银行最大的信用卡客户。而叶平和徐翰都提到,百思买至少有50%的销售额是通过信贷消费实现的。“在美国甚至已经开始出现三个月内不付款,三个月后才开始支付的信贷产品。”叶平说。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厂家和商家共同配合。比如,厂家要为信贷消费设计有吸引力的产品,价格策略也要专门设计,再加上商家的销售政策和一线销售人员的推介,才能达到目的。“目前,三星、飞利浦、西门子、美菱、长虹和夏普等品牌,都在和我们商谈这方面的问题。”范志军说。
“信贷消费对技术进步是有好处的。”西门子北京大区总经理王伟庆表达了制造企业对此的态度。他认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本身就带有风险,厂家必须确保有回报才能不断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这决定了产品价格必然会比较高。信贷消费可以针对这类新技术产品,保证市场需求,确保制造企业的利润和继续投入。
“在台湾,家电、旅游和服装已经成为信贷消费最主要的领域。”陈宏介绍说,台湾的实践证明,信贷消费甚至已经影响到家电和电子产品的技术趋势。比如,厂商更多地为集中了多种功能的手机设计分期还款的方案,就引得这类产品成为主销潮流;还有空调产品,目前集中制冷和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受到信贷方案的重点“关照”,那么这类产品的销路将会不断扩大。
·苏宁环球二度增发拟融110亿元 07/08/20
·福州永乐定位架空被迫转型 07/08/20
·国美百店工程遭厂家抵制 07/08/20
·苏宁落子正佳引爆洗牌运动 07/08/20
·国美苏宁利润下滑改拼卖场环境 07/08/20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