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尔(EIFFEL)铁塔,像一个身着铁盔铁甲铁罗袍的英武将军,气宇轩昂地矗立着。它的“肚带”上闪烁着“J911”的字样,那是到本世纪末的倒记天数,为它笼罩了一层史诗般的色彩。我们随着队伍,从半圆形的沙佑宫(LE PALAIS DE CHAILLOT)拾级而下,经过喷泉、草坪和横跨塞纳河(SEINE)的LENA桥,来到铁塔的脚下。路边有几个华裔的艺术家在给游客画像,各色人种的小贩在礼貌地兜售明信片、塔模型等旅游纪念品,有个长得黝黑的黑人摊主,大约有1米9的身高,他静静地端跪在地上,双手铺开一块布,展平,大手大脚但十分熟练地,从旁边的提包里捧出一串串珠链、一尊尊小塔,一边擦拭,一边轻轻地摆上。很从容地,很虔诚的样子,似乎并不着急开张。那些旅游纪念品,造型设计都以当地景观为基础,但是,可能是旅游业商业太发达的缘故,材料和制造工艺上,已经显现不出丝毫的本土味道,剩下的只是商品味。而这个站在商品社会交织点的小摊主,倒不似我们想象中急功近利的样子,他在很平和地谋求自己这一份生活。
埃菲尔(EIFFEL)铁塔分三层,四座坚实的塔基拔地而起,直到高57米的平台。平台以塔座支架的结构为基础,形成了四个区域,中间有通道连通,平台上分别陈列着一些精致巧妙的机械装置,现代金属雕塑,与钢铁结构的塔身浑然一体,仿若天成,看着这些金属装置,仰视规矩方圆的铁架,感受到一种工业蓬勃发展的气势,欧洲人的思维模式好像就在这一根根铁柱错落之间一个个精密装置之间渗透着。从57米处,四座塔基向空中延续,构成铁塔中层承上启下的部分,二层平台高115米,这里有几家旅游商店,出售各种各样的纪念品。115米向上便是埃菲尔铁塔(TOUR EIFFEL)的主体塔身,直入云霄。
276米的顶层平台中厅展示着巴黎的环绕照片,周围是像环绕回廊一样的阳台,从这里可以居高临下地了望巴黎全景。广阔的城区、密集的建筑从近处一直延续到天地相连的地方,一片片灰色的屋顶之间散落着一些特别的造型,各式各样的广场、纪念塔、宫殿、教堂、城堡,就像一首音乐作品中的华彩乐章,使平静的城市不乏起伏跌宕。塞纳河穿过市区,远远望去,她仿佛已经静止,给都市平添了几分灵秀。有风,有云,空中的灰白色的雾气笼罩着灰白色的市区,朦朦胧胧中更呈现出一个梦中的巴黎。在276米的高空,独自临风而立,除了脚下这块我赖以立足的坚实铁板—当然,它也是被支撑在276米天空中,我的上下左右前后,便完全是流动的空气和风,和灰朦朦的远景,阴沉的偶尔夹杂几丝飘雨的天气,令我不禁打个冷战,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人的一生中,也许本来就不是每时每刻都可以脚踏实地的,有时候需要一些冒险和幻想,哪怕是不着边际的,才使生活更丰富多彩,也才使人们更加懂得珍惜平淡。
埃菲尔铁塔(EIFFEL)在建成初期,曾经倍受争议,人们认为它和由古老的纪念物代表着的巴黎不相配,破坏了城市的整体美感,后来人们逐渐认可它的独树一帜,而到我们眼中,仿佛没有它,巴黎便不成为巴黎。由此,我再次想到布拉格,想到北京,想到很多著名城市,诸多因为所谓的“不合适宜”而倍受争议的建筑,如果我们不只是站在这个时代的立场上,不只是局限于这个时代去看待,在多少年以后的将来,除了专门从事研究,对于普通的人们,一个世纪以前和几个世纪以前的名胜没有什么区别,虽然我们能够一一数说出它们属于什么时代,而事实上反映到我们脑海里,它们仿佛同样地古老,仿佛都是固有的存在,而且非常和谐。时间和岁月,会磨平很多棱角,调和很多差别。我想,也许设计师们和建筑师们应该更少一些条条框框的局限,充分的在自由的时空里发挥创造力。我们留给后世的只要是灵感和精华就足够了。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