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档案
方铭华(FabrizioCometto):意法混血,通四国语言,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会几句简单的上海方言,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广猎群书,对建筑设计尤有兴趣。喜欢旅游、看电影、淘老货。
现任阿里斯顿亚太区市场总监。
走进方铭华先生家,是在一个下雨的早晨,这幢位于茂名南路上的法式老公寓,仿佛非常适合下雨天造访。
窗外淅沥的雨声为老房子里里外外增添不少怀旧气氛,而主人阳光般温暖的笑脸又消却了我采访前的拘谨。放一杯清茗,在沙发上找个舒适的坐姿,我们聊起了他在中国生活的有趣片段。
钟爱上海的老公寓
刚一落座,方铭华就开始给我讲起这幢公寓的历史:房子建于1940年,是法国设计师设计的,一幢楼共7个公寓,现在有5个租给了外国人。方铭华3年多以前来上海的时候,心心念念想找个老房子住,他说之前在北京时住在新公寓里,像住酒店,没有家的感觉,他不喜欢。来上海后这是他看的第一个公寓,但当时不甘心,又一口气看了三十几个,还是喜欢第一个。租下来后,他跟房东商量自己装修,但保留了房子原本的建筑面貌,褪漆的木地板、铁框的圆形窗户、拱形门等都是方铭华喜欢的有中国味道的元素,他在尊重原先房屋设计的前提下,大胆发挥创意,让这里变得中国味更浓、家的味道更浓了。
这套房子有140多平米,进门的走廊连接了五个空间,除了卫生间面积稍小,其它四个都差不多大,一间会客室、一间娱乐室,加上卧室和厨房,一个人住是非常舒服的。
自己动手设计家具
方铭华指着那张他最常用的“回”形腿书桌说,这是他自己设计找厂家定做的,另外还做了两个小柜子放在红色沙发的两端。他说,这几件家具的灵感来自中国的明朝家具,结合现代简约设计,既有了中式家具的韵味,又突出了功能性。黑色的哑光漆面大气沉稳,与浓艳的红色沙发形成强烈反差,却也融合得不留痕迹。
会客室里一套现代感很强的沙发也是方铭华自己设计的,他还为此配了一张很中式的茶几,与娱乐室相比,这里更显得静谧祥和。方铭华说,他从家具设计中知道很多关于中国家具发展的历史,用着自己设计的家具,很有成就感。
个人兴趣中的强烈求知欲
方铭华有几个爱好:旅游、看电影、看书、收集有历史感的东西。
他说,旅游的话,他现在不去意大利和法国,因为总觉得以后自己老了会有很多时间住在那里。亚洲几乎所有国家他都去过,旅游时,他喜欢认识当地人,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文化历史。比起人潮涌动的旅游景点,他更喜欢坐在当地的小咖啡馆里观察别人的生活。
方铭华说,巴黎是世界上电影院最多的城市,以前生活在巴黎时,他非常喜欢去大影院看电影,但很少看美国大片。他家现在的娱乐室里,最醒目的柜子里放着不计其数的影片,他喜欢看不同国家的电影,通过电影去了解陌生的环境和当地的生活。
书籍是会客室的主角,其中又尤以建筑设计类为最多,这也是方铭华的兴趣之一:通过各个城市的建筑去感知当地的居住文化。此外,文学、历史等书籍他都爱看,而有趣的是,经济学科班出身的他,家里竟没有发现经济类书籍。
价格与品味关系不大
跟方铭华讨论奢侈品与生活品味的话题,看得出他对奢侈品并不热衷,他说自己喜欢好东西,但这个“好”不能完全用价格去反映。以前在北京的时候,他常去古董街淘老货,买了一屋子,后来都运回巴黎了,他对北京甚至比很多当地人还熟悉。到上海后,还是喜欢有历史感的东西,比如一只60年代的饼干盒,也许不值几个钱,但里面却有故事,也象征了一个年代。
家的舒适因为心灵温暖
方铭华很少把工作带回家,但我们跟他聊生活的时候,他却由衷地提到工作对于自己目前生活的意义。
他说,以后即使很有钱,也仍会继续工作。工作给他带来的愉悦源于一起合作的人,彼此深刻了解,有默契,从他们身上他能学到很多东西。另外,他也很喜欢现在公司的理念:让全世界人的家温暖舒适。这让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充满意义。
在美好舒适的家居面貌之下,有一颗愿为全天下人送温暖的心,从这位一直说自己运气好的外国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份对生活的知足和感恩,也许这就是他那强烈求知欲和恋旧情怀碰撞出的美妙火花吧。
·新中源:投入100%精力 关注顾客和市场 07/07/17
·豪华是一种凝聚力 07/07/17
·营建巴塞罗那:第二次复兴 07/07/17
·宜家成功之道 07/07/17
·解密最豪华七星级酒店 无法想象的奢华 07/07/1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