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工作在大北窑车行的张女士在亦庄上海沙龙买了房,当时每天上下班要花费一个多小时。2005年末,她结束了这种奔波,因为多家大汽车公司进驻亦庄,她能在当地择业了。
李先生远没有张女士幸运,2005年他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进入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诺基亚公司上班,工作两年后打算买房,而亦庄核心区已找不到他需要的房子。在亦庄工作了两年,清新的环境和日渐成熟的区域配套已经让李先生爱上了这个区域,于是他将目光投向凉水河南———马驹桥。
据统计,截止到目前,作为亦庄新城的核心———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进驻企业1959家,著名企业包括诺基亚、通用、可口可乐、奔驰、SMC、康明斯、施耐德、松下、拜尔等,这些企业吸引了大量人才,买房置业成为他们生活的第一需求。
采访中,有着李先生一样心思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大都在亦庄的外企工作,不愿意离开该区域。但2005年以来,北京市国土局暂停了亦庄住宅用地审批,住宅新供应几乎为零,想在亦庄安家只能将目光投向二手房。据多家中介公司的数据显示,近两年来,亦庄核心区普通住宅的二手房价格为7000多元/平米,且呈现继续上涨的趋势,同时房源相当有限,不少购房者表示该区域“一房难求”。
在“需要大供给少”的大环境下,凉水河南迅速成长为释放需求的区域。花园洋房6800元/平米,精装公寓5900元/平米,吸引人们购买的除了低价位,还有产品的舒适度。
作为新兴的住宅板块,它有着全新的规划。美国ALC公司担纲设计的凉水河水上公园,国际化大型物流中心等纷纷落户于此,提升区域整体品质。同时,该区域北侧紧邻凉水河,有条件形成沿河文化广场,或者聚集型商业,完全具备中心商业圈的资质。
作为成熟板块亦庄中心区的外延,凉水河南的各楼盘还能共享亦庄的大配套。比如:医疗方面有敬仁堂综合门诊部,北京正安门诊、北京宝天中医门诊部、北京同仁医院南院(亦庄)和当地政府投资数百万元建成的亦庄医院。教育方面则有亦庄中学、亦庄第二中心小学、21世纪双语幼儿园、美格双语幼儿园、亦庄中心幼儿园、开发区试验学校和东方爱婴等。
-相关调查
6成购房为自住
在刚刚结束的搜房网大亦庄购房调查中,62.5%的人表示购房为自住。
调查显示,是否有意向在亦庄置业的调查中,共有22686的投票,其中11940投赞成票,占52.63%;在亦庄置业适合于投资还是居住的调查选项当中,62.5%的人选择自住。从这项调查显示来看,亦庄是一个以自居为主的区域。
“如果在亦庄购房,会选择哪种物业类型”?选择普通住宅占总调查人数的73.21%,购买公寓只占15.18%,选择别墅的只有9.82%.由此可见,普通住宅还是居住者的首选。
从“居住的角度来说,认为亦庄区域有哪些优势”的调查中,51.8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亦庄区域环境优美、空气好,30.91%的被调查者认为亦庄区域规划科学、产业配套雄厚,11.82%的被调查者认为交通便利,5.45%的被调查者则认为该区域的社区配套齐全。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环境优美、空气好为购房者选择亦庄区域最重要因素。
此次调查当中,认为亦庄交通不方便的被调查者为56.14%,29.82%的被调查对象表示生活设施配套不齐全,14.04%认为周边环境差。
-开发商说
企业联手共建大环境
北京珠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奥古斯塔城邦总经理张雪林表示,目前亦庄的配套设施的确存在很多问题。该如何解决?张雪林认为,必须得取决于北京市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开发商本身的责任感。开发商在建造项目时,除了发展本身的住房以外,还应设置好商业服务配置。
张雪林说,开发商在满足小区的密度要求,开发区的需求和周围人的居住需求的同时,还要为当地、周边地区的发展提供配套服务。“目前有几家企业准备进驻该地区,比如富地、卓越、金地。他们进驻后我们将互相协作,以共赢的方式来打造这个市场。”
金地集团北京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李璞也认为,目前亦庄区域的住宅市场正在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亦庄的开发商们应该联起手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促进,共建区域新环境。
-交通出行
区域覆盖立体交通网
规划中的地铁5号延长线途经凉水河南———马驹桥板块,京津塘高速公路、公路六环经过该生活区的东侧与南侧,形成立体便利的交通网。
区域周边交通也很便利,辐射多种交通网络:距南四环3.5公里,距南三环7公里,距市中心天安门广场16.5公里。
亦庄开发区内运通115路,从开发区的鹿海苑,开往海淀区的营慧寺。线路延伸至开发区的南部新区,穿越开发区的生活区,以及部分工业区。运通115路的运营时间至晚8点,高峰时段每8分钟一次,低峰时段每15分钟一次。
另外,927、927专、927支、976支、324、723、732均在此有站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