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城市中那些林林总总的普通建筑,都会成为阅读和识别城市的重要标志。
一些发展商用‘锤子’的时候太多了,太快了,‘适度的保留和开发’特别适宜中国这个历史古国。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单纯模仿别人的结果就是削弱了自己的凝聚力。
世界顶尖大师的‘中国秀’已经走到了成都。”
-----ROGERBILLINGTON精彩语录
当记者按约定时间来到酒店时,新西兰ZENZAN设计公司总经理兼设计总监ROGERBILLINGTON(罗捷·毕灵通)热情地伸出了温暖的大手,说:“你好,我是罗捷!”身穿浅色T恤衫、牛仔裤,面带微笑出现在记者眼前的英国人罗捷与自己的合作伙伴CAROLINE,作为本次“2006创意中国(成都)首届国际建筑设计高峰论坛”的特邀嘉宾,昨日凌晨刚从遥远的新西兰飞到成都。
采访刚刚开始,一阵悠扬的音乐随即从桌上的手提电脑里传出。在一旁的CAROLINE·张说,罗捷很喜欢音乐,还专为采访准备了一段背景音乐。于是,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罗捷开始了他的成都之行。
谈城市:
-从建筑找到可读的信息
从2001年开始至今,已先后到中国考察和访问9次的罗捷,非常喜爱中国文化。当记者问起,对中国的城市建筑和规划设计的印象是什么时,拥有30多年建筑工作经验的罗捷立刻严肃起来,他思考片刻后说,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开发在上个世纪50~70年代基本停顿下来,现在也只是刚刚恢复,开始了新的建筑规划和设计发展。
罗捷说,“法国的芒萨屋顶,德国带斜线的方格墙面,意大利的半圆拱形窗和外廊,乃至澳大利亚人喜用的铁皮屋顶和遮阳板”等,都蕴含着许多文化信息,可以牵引出众多的联想。每个城市中那些林林总总的普通建筑,都会成为阅读和识别城市的重要标志;了解一个城市的布局,寻访它的标志,观察它的建筑、街道、树木,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都能感受它的文化特征。罗捷曾接触过的中国建筑设计师,不少认为西方的建筑设计理念和风格更优于中国,但对中国建筑领域的现状与未来发展颇有见地的他极力主张保留有价值的古典建筑、老建筑。通过对中国现有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设计开发建筑项目的最大潜能;通过周密的设计方案确保工程的经济性及超前性。如果一些大城市把自己“有历史”的建筑群统统拆光,留下几栋“标志”建筑,且不说城市功能的失衡和破坏,就是在“可读性”上,也会变得枯燥无味。
罗捷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单纯模仿别人的结果就是削弱了自己的凝聚力。一些发展商用“锤子”的时候太多了,太快了,“适度的保留和开发”特别适宜于中国这个历史古国。
谈建筑:
-赋予旧建筑新的功能
在交流中,罗捷告诉记者一个小秘密:他从不穿西装、打领带,这样的职业化装扮在老毕看来是一种传统模式。他想将一种轻松、随意的好状态带入设计和自己的工作中。这样才能让生活和工作在他设计的建筑中的人们,感受到轻松和舒适。
罗捷说,现在国外许多城市对旧建筑的材料或是建筑的再利用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轻易毁掉实在可惜,如果通过结合改造设计,赋予建筑新的功能,用创意和新技术的手段,实现一个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
标志性建筑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符号,也最形象地反映一个城市的历史演变。例如,20世纪的西方城市一般都有新古典主义、“国际风格”和近代“新建筑”风格的建筑;而东方一些城市则有殖民建筑、“复古”建筑、仿“国际风格”建筑和跨文化新建筑等。这些建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形象化的历史博物馆,是城市历史中最生动、最有吸引力的一部分。罗捷曾经的作品-----英国牛津郡GREATTEW十五世纪古典建筑群整体修复与改造项目中,就极为尊重老建筑的灵魂。他认为,17、18世纪的古典建筑总是有一个好骨架,不会随时间的消逝失去它的历史价值。他的工作就是让人们意识到对老建筑的崇敬、通过最新的设计发掘建筑的精髓,改造后加上现代的功能,实现对环境的改善,让它们灵魂再生。
在本次论坛上,罗捷就将携其最新项目实例:新西兰奥克兰北岸市BIRKENHEAD,NORTHCOTE地区中心购物区规划设计与总控制(新西兰国家重点项目之一):生物技术与生态开发基地总体设计与建设;中国大连SATORI日餐六层楼主体与室内设计与来自各地的行家们共同探讨。
谈中国:
-国际建筑设计大师们的新舞台
谈及这次欣然赴约,总经理兼设计总监的罗捷与合作伙伴CAROLINE?张均认为,中国目前的城市建设领域的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们将继续大力开发中国业务。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已经成为世界知名建筑事务所展示其城市规划设计水准的舞台,世界顶尖大师的“中国秀”已经走到了成都。成都以辐射西部的重要城市地位,引来全球城市建筑大师们的关注自然不奇怪了。
当记者请罗捷·毕灵通对成都建筑和开发商有何好的开发和规划建议时,他随即幽默了一把,脱口而出:“雇佣我吧!”随后大笑起来。罗捷最后认真地说,成都有都江堰、有历史,希望在成都能看到有世界影响力的项目。
·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 07/06/29
·楼市高温下的砖窑 07/06/29
·第一座巴洛克建筑:罗马耶稣会教堂 07/06/29
·教堂的几种建筑风格 07/06/29
·反光入室为大忌 07/06/2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