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7日,为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国务院提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条意见(简称为“国六条”),时至今日,关于房子的问题显然并未得到良好的扭转,群众的抱怨声、埋怨声四起,政府宏观调控似乎深陷四面楚歌之地了。
这不,八部委又开始摸查了,近日,包括建设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审计署、监察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内的八部委,将联合对5月房价涨幅较快的城市进行调查,以摸清5月房价快速上涨的真正原因,其中“非市场、非正常的因素”将成为本次调查的关注重点。
至于,对待房地产的问题,国家也不是没有表态过,对于房价问题也不是没有慷慨陈词过,为什么至今却对“商品房问题”还是如此束手无策,百姓急,中央政府急,许多人都在急,急有什么用啊?
但不妨我主观“臆断”的这样思考,作为八部委应该是国家经济的核心机关吧,自己属下的“孩子”房地产业有问题没有问题还能不知道吗?感情谁家的父母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病似的,这样的父母肯定不称职。由此推断,八部委还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病情在哪里?那么我就如此姑且的认为:八部委摸查来摸查去就属于严重的不称职。
只说什么房价快速上涨有“非市场、非正常的因素”,这样的表面认知管用吗?依我看在此不在彼。在于中央政府压根儿琢磨不透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存在,压根儿不知道地方政府的政绩、GDP数据从哪里来?如果说不从根本的腠理之处深挖根源,那么不管是八部委也好,还是作为经济主导作用的国家宏观调控,对于当今房地产业所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将无法预言的危机和风险。
然而问题好像也并非这么简单,它还有更多全局性的问题隐患。众所周知,日本的房地产泡沫连续持续10余年。1989年末,日经平均股价高达38915.87日元,相当于1984年的3.68倍。次年初,股票市场突然走熊。日本的股票熊市连续持续了业10多年之久。再次年,1991年,日本不动产市场开始垮塌,巨大的地产泡沫自东京开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同时,伴随着股市房市泡沫的破灭,日本金融业之内的丑闻不断——1991年7月,富士银行的虚假储蓄证明事件曝光,继之东海银行、协和琦玉银行银行等等丑闻,连续不断、接踵而至的浮出水面。
有人早就对于中国因房价无节制的上涨,可能会重蹈日本、美国房地产泡沫的覆辙。或许此言不虚,从大环境对比而言:国内股市走牛,房价上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6月14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4%,涨幅比4月高1.0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0%,涨幅比4月高0.3个百分点。其中,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6%,涨幅比4月高1.3个百分点。二手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8%,涨幅比4月高0.7个百分点。北海、深圳、温州、北京、蚌埠5个城市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10%。),此外,国内各种日用、消费商品普遍涨价,可以看出中国房地产泡沫已经初现端倪。更有6月18日,中国银监会调查显示:2001年以来,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以建设核电站为由,累计从交通银行、北京银行等商业银行获得流动资金贷款共计51笔金额23.66亿元,其中87.32%被企业挪用,6.12亿元被划入与中国核工有关联关系的房地产企业,1.32亿元被挪用于证券市场和其他方面。2006年6月以来,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等6家银行驻上海部分分支机构向中国海运(集团)公司发放的27亿元流动资金贷款中,至少24亿元被中国海运直接或间接划至证券经营机构用于申购新股。
无论横竖看,都已经预示着中国可能面临着一场较大的经济危机。连银监会不是也表态说早调查出来的结果,只是没有提前公布。为什么不公布,规避印花税风波已经明显的说明了实质问题在哪里?
我想在这个关口,只从房地产业进行摸查房地产上涨过快的原因,无疑是掩饰真正的问题。这样的法子,可以说对于中国整体经济的脉搏跳动并未有全盘统揽,诚如有些经济学人还给房地产业可能的泡沫出主意,在我看来,都是不想承认事实之中危害所在吧?干么呢?难道这样单一、片面性的手法就可以制止可能发生的事情吗?这种馊主意,无异于“头疼医脚,脚疼医头”,十足下流的办法。
政府必须真实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股市存在泡沫与否?房市存在泡沫与否?金融系统存在问题危机与否?这三者都是必须面对的。如果矢口否认,只说调查,不言真实情况,只说是稳定股市或者房市,那么我敢于说,这样自我逃避的办法,犹如——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后接受惩罚的不只是某些行业、某些单位、某些人,而是全国的人民将要共同承担这个可怕的后果。
房价为何屹立而不倒,依我看也不仅是开发商捂盘惜售、屯房炒房、恶意炒作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了,它还关系到更多层面的问题,包括金融系统、房地产业、证券股市。由此以来,势必要多层面、多角度、全盘统揽去打量,否则失去控制的大局,那不是说解决掉目前面临的房市问题,就可以把所有集聚的问题迎刃而解得了的。失去大局,也将失去小局,同样失去小局,大局也将不保。
于我看来,不是摸查与不摸查,盯房地产还是盯股市这么简单了,当务之急,必须承认问题的实质所在,必须承认金融系统、房地产业、证券股市三者之间的藕断丝连之关系,纵观全局,吸取上个世纪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警示作用,务必出台一个整体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时候了。至于怎样把握尺度和综合考量,那就看经济学家的本事和中央政府以宏观调控手段面对可能经济危机的能力了。
·北京六月30块土地未上市背后的难题 07/06/21
·深圳市长许宗衡全天调研楼市 07/06/21
·股市PK楼市:一样的调控政策 大不一样的结果! 07/06/21
·投资客仍在高位吃进调控面前深圳房价高涨 07/06/21
·任志强:房价再涨10年会怎样 07/06/2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