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六条”到最近的“严控外商投资房地产”,一年来,中国政府出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可谓是接二连三,但这并不能阻挡中国房价稳步上升之势。国家发改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5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售价比去年同期上涨6.4%,环比上涨1%,70个城市房价无一不上涨。
中国房价越调越涨的局面何以得不到改观?理由很多。如:房地产市场萎缩将导致经济增长失去一个重要的驱动力;地方政府将失去政绩和财政收入;银行失去重要客户和利润来源等等。因此,尽管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但调控的根本目的在于控制房价增幅而不是打压房价,房价无法下跌。
“在房价不会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加大对中低收入者进行住房保障的力度,以实现居者有其屋,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建设部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房地产调控仍将继续。刚刚结束的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再次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快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列为今年的工作重点。但即使宏观调控继续,是否就一定能够使房价上涨放缓或者出现逆转之势,如果不能,我们又该如何解决越调越涨的尴尬局面?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包宗华说,目前,我国还处于买房难阶段,而且稳定房价颇不得力。因此,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至少20年内,政府有必要以政府之手加强对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和房价的合理干预。
宏观调控难遏房价升势
“即使再出台专门的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房价继续上升的势头也很难改变。”顾云昌说,中国房地产市场目前是严重供不应求,2006年全年中国房屋竣工面积小于销售面积,稳定房价任务依然艰巨。
顾云昌说,目前深圳、上海和北京等热点城市房价不断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府严控土地供应,而在这些热点城市,消费需求却不断激增,因此,供不应求的市场中,房价很难不涨。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深圳房价涨幅一直位居全国前列,而其5月份房价相比4月份更是暴涨了22.86%。业内人士称,拉动深圳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在于其强大的购房需求,目前港人在深置业人数逐渐增多,而与此同时深圳土地与其他城市相比更显稀缺,规划的建设土地早已提前透支多年。因此,房价上涨不难理解。
包宗华提供的数据则显示,2003年至2005年,我国城镇每年建设住房6亿多平方米,500多万套。其中大套型、高价位住房占60%以上,300多万套。我国城镇居民约为1.5亿户,其中高收入(含中高)者约为3000万户。只要每年有百分之十几的高收入者进入市场再买一套房(用于投资),就可以把300多万套大套型、高价位住房买个差不离,而使市场“畅销”并造成房价持续高涨。
事实上,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还有着更深刻的原因。我国目前处在城市化的中期阶段,2006年城市化率为43.90%,相对美欧等发达国家75%-88%的城市化率,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将持续进行。这就意味着房地产增量需求和改善性需求数量将持续巨大,这将是房地产市场需求中最坚定的基石。
此外,作为中国支柱性产业的房地产业也不容许有闪失。顾云昌说,可以用“一荣俱荣,一损均损”来形容房地产业,如果房地产业衰退,则意味着与其密切相关的建材、钢铁、水泥等行业均将出现衰退,造成失业和经济动荡。
·万科深入中低收入人群住宅研究 07/06/18
·整顿楼市 绝不可忽视"过度投资"因素 07/06/18
·美国5月住房市场创4个月最低水平 07/06/18
·供应结构不合理推动房价上涨 07/06/18
·揭开重庆房价稳定之谜 07/06/1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