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
中国建筑不经意间错失了一个伟大的理念,即纯粹钢筋混凝土建筑,正如中国的政治生态中错失纯粹的平民理念一样。混凝土仍在大量使用,但总是经过包装的。贴瓷片、合金板、刷油漆,或者很酷地在混凝土表面上再装置透明的玻璃。在国人审美习惯中,纯粹的混凝土塑型似乎难登大雅之场。
北京老十大建筑,无一例外是加盖琉璃瓦顶的,新十大建筑中,没有一个不突出钢和玻璃的。最近陆续登场的国家大剧院、CCTV总部大楼、“鸟巢”和“水立方”等,几乎均是钢和玻璃唱主角,而且都要采用进口材料。
在现代建筑中,钢、玻璃、混凝土是三位一体,混凝土的形象并未被认为低于钢、玻璃等。无论是体现精英意识的公司帝国大楼,还是平民居住的住宅,均有混凝土建筑的经典之作。如美国流水别墅、法国马赛公寓、印度昌迪加尔行政中心、日本东京代代木体育馆、山梨会馆等等。而中国少有这等经典。
还记得二十多年前坐火车沿京广线北上,看到耸立于中原大地上的几座火力发电塔,混凝土特有可塑性使那升腾于天地之间的塔身曲线极具震撼力,至今印象犹深。但除了工业建筑,其他建筑类型几乎没有纯混凝土塑型。如今偶尔在城市建筑中看到混凝土柱子或墙面,总有人发问:“怎么还没装修完,还裸露着?”好像混凝土物体天生要穿衣服似的。拒绝混凝土的直率、简朴和粗犷,或许正是国民审美心态的一个特色。
混凝土建筑所蕴含的粗鲁的诗意,不能打动国人,不知道这跟中国本土很少出国际知名建筑师有无关系。出国留洋的前几代建筑师也出人意外地并没有带回直率地使用混凝土的理念,倒是最近的海归派中不乏喜爱这种简单风格的人。但是现在中国评定重大项目建筑设计的那些人仍不屑或不敢青睐纯粹混凝土建筑的理念,即使在体育场馆这种项目上,不知什么原因,这种富于力量感的、应该会赢得平民好感的形式,也没有纯粹地出场。
·南方香江藉增发逐步整体上市 07/06/18
·“代言风”袭击木地板业 07/06/18
·设计无处不在 07/06/18
·《06广东室内设计年鉴》发布暨设计论坛 07/06/18
·寻找先机家居圈地直奔五环外 07/06/1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