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办一台大型文艺晚会,猜想赵本山的小品节目里会拿来“开涮”的会有中国第一天价公寓“汤臣一品”。现在这个楼盘似乎已经成为类似中国男子足球这样人人皆“口诛笔伐”的楼市异类。
事情起因源于“汤臣一品”高达11万元/平方米的售价,加则开盘近两年时间以来,该楼盘总共只卖出3套。本轮楼市整治“捂盘惜售”,矛头直指创下多项业内第一的“汤臣一品”。业内人士为“汤臣一品”算过一笔帐:当年汤臣集团拿地时,陆家嘴地价极低,该楼盘目前的容积率超过7,土地成本楼板价不会超过10000元/平方米,建安成本不超过10000元/平方米,前期加配套不会超过2000元/平方米,把一些管理费和营业税等等加进去,综合成本在30000元/平方米以内。
且不论这种计算方法是否完全科学,3万元的单价成本销售时飙高到11万元,多少令人匪夷所思。这样的天价豪宅,还出售了3套,不禁令人想到电影《大腕》里的台词,部分人的消费观念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汤臣集团的高管在舆论的强压下,依然振振有词,强调房地产市场的众多游戏规则要由市场本身来制定。如果销售措施出现问题,开发商自会受到来自市场的报复性惩罚,建议相关行政部门不该介入过多。这样的高调反应,自然又是引起一片哗然。
当大家都在评论该由“市场无形之手”还是有关部门监控的“有形之手”来改变汤臣一品命运的时候,当大家都在诘问房产是耐用消费品还是可待收藏的“古董”的时候,不知有多少人会疑惑当初那个“天价”是怎么能顺利通过批准而挂牌上市的?
富人阶层在今天的中国,是个十分敏感的话题。一方面我们鼓励对财富合理的追求、希望“藏富于民”,一方面富人阶层常被简单划定为大众的对立面。对于胡润百富榜上不断有人落马,有些人会拍手称快,“林妹妹”陈晓旭出家为尼,有人会一口咬定身家上亿的她是为旗下企业“逃税漏税”而遁出红尘。
但无论怎样,富人阶层的消费构不成当今楼市购买行为的主流。对于日成交套数在1000以上的上海楼市来说,“豪宅”毕竟距离普通消费者的生活过于遥远。假如“汤臣一品”真出了问题,相关部门应该排除外力、一查到底,给广大关注此事件的民众一个满意的答案。另一方面,楼市的基调早定在“三个为主”,普通购房者的置业行为同样应得到最大程度的权益保障。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