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
秉承运河地脉的规划构想,一条横向主水系与三个纵向森林带,将社区整体进行空间划分。便利交通:经京通高速和京哈高速,畅快切换CBD城市繁华与河岸自然生活。
区域:京杭大运河北起点,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的完美结合,紧邻宋庄——决定中国当代艺术世界地位的村镇。通州区是东部发展带的核心组成部分,长安街东端的城市副中心。本案同月亮河度假村、大运河高尔夫俱乐部共同构筑本区域顶级的上流生活圈。
发展商:泰禾集团秉承现代人居开发观念,集团老总概括开发精髓:历年来坚守“力臻完美”的精神和“洞悉生命,创意生活”的理念,追求房地产开发的“精气神”和独特人文关怀。
物业管理服务:侨乐集团是新世界集团属下的一家专业房地产代理及物业管理公司,服务物业范围遍及中国内地、港、台、亚太地区及北美等地,曾出任当时全国最高物业“京广中心”的管理顾问及租务代理,成为最早在内地提供专业物业管理的香港物业公司。
创意院落产品与国际建筑大师
2004年,泰和禾地产在京城顶级的三大河岸别墅区之运河畔、携手代表国际地位的数位建筑师、艺术家,首次将创意工业时代的顶级单体别墅投入市场运作,在中国本土建造了208幢可售式院子作品,为市场提供具有院落创意生活的当代生活范本。
由多位当代建筑的国际设计师与艺术家代表:张永和(美籍华人)、艾未未(中国大陆)、杨经文(马来西亚)、龚书章(台湾)、莫玮玮(新加坡)、王永刚(中国大陆)、松原弘典(日本)……统集于此案,从建筑空间、立面、色彩、园林景观等环节给予本案直接设计操作支持。
-中国当代建筑代表人,建筑大师张永和,主笔设计操作“运河岸上的院子”,在建筑设计风格上延续地域文化,在保有中国内涵的基础上多元化发展,吸纳东方建筑精髓,强调庭院的感觉,在大户型上凸现出一些民族生活概念的东西,关心的是人怎么生活怎么居住,缜密放大院子的组织结构,灵活地将地域的思想融合在空间里。
-来自台湾的建筑大师龚书章,在具体设计院子的空间的时候,努力呈现一个连环扣的状态,空间和空间可以扣在一起,但是它没有界限,创造了丰富的空间,随着外部的环境和内部做一些互动,处理建筑内部和外部的关系。
-项目艺术设计总监,艾未未,界定景观和建筑、建筑本身的概念和设计时有着独特先锋的居住观念考虑,追求产品真实的涵义,在设计当中尽可能留有客观的空间,运用好逻辑的空间关系,依赖它的建筑本身的力量。把诉求锁定在生活的一般性上。
-新加坡建筑设计师莫玮玮在运用园林和室内关系的时候,考虑怎样把传统融入现代,把这个观念融合起来,考虑实验性和适用性的平衡,从室内到园林,营造一个非常好的生活空间。力求使院落的空间比较规整,比较开阔,在空间的交流关系里不断有很精彩的发现。
时代背景/地域性/人群
-现代主义本土化里的居住取向,在中国传统和民族体系里分化创造,把现代建筑应用到本土中去。空前的时代集体欢娱方式,激活人性深处对于生命应有的从容、乐观和幽默精神。
-运河岸上的院子,以金字塔尖顶的时代精英人群作为首要服务对象,此类人群应该拥有更符合思想、身份的双重高端需求,且更符合享受生活之本意的居住形式。在建筑的物质和技术层面,以及生活的精神层面,都满足和体现社会高端独具鉴赏力的知识精英的文化水准及欣赏水准。
院子理念(庭院/室内外/景观)
-人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与尺度,保持了邻里的和谐。并从室内外关系出发,完美实现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与室外庭院的空间划分,完成院子形态和现代美学的结合。庭院的设计给室内多个空间带来丰富的对景景观,使庭院成为了视线的焦点与落点。居住环境更加开放流通,使人与自然更接近,室内与庭院空间交融。
-室内空间里,使用自然的力量突破生活局限整体布局。简洁、大气,脱离细节繁冗窠臼。利用自然的单纯方式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过渡体现对人的尊重。室外室内空间亲近而不留痕,凹庭院、内庭院的设置和如同阴阳接榫,巧妙而熨贴。
-独特审美角度,整体性上成为中国形式与现代内涵的表征。气质与内涵,表现在居住的动和静之中,中国人具有强烈的自我欣赏和联想的意识。建筑、景观的形式,来自于传统的审美和现代的适应性,具有现代居住特征。
创意代表特征(十二大宅/1+8BOX多主题会馆/院子样板区)
-运河岸上的院子的十二大宅,是国际视野里的建筑艺术长廊。由非常建筑做概念性规划,以建筑围合院落的手法,形成了不同的院落形式。设计作品都打破了传统别墅的设计,在整体性和个性建筑之间找寻艺术的平衡。成为京东地区的标志性建筑。
- 1+8BOX多主题会馆,多主题,意味着生活和艺术的无限可能性。从不同的角度给人的活动找到答案,有关于哲学的、美学的、前卫的、抚慰的、暗示的、美好的诸多元素在1+8BOX多主题会馆里找到各自的归宿,在现代和传统交锋碰撞的思维方式里,以特定的院子文化为表征,给受众以积极富于感染力的联想。
-样板间《智趣》(张永和设计)强调环境与建筑的有机关系,对于此空间使用舒适愉悦程度,基于空间的尺度合理、比例适当和整体协调,让一个家庭在固定的生活场所里感受到更多亲近和凝聚。
样板间《做为家的房子》(艾未未设计)“家”是一个值得尊重的、独立的整体,它与环境、道路、社区和共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随时保持尊重与沟通,在设计里加强了对建筑本身的内外关系的调整,强调了环境中的不同建筑之间的和谐性和独特性。
样板间《欲望》(王永刚设计)空间是开放的、连贯的、通透的、穿越的。从室内延伸到室外,从室外再扩展到红线。杜绝界限和隔离,生活的若干可能性可以近观并可以触摸。
样板间《通庭宅》(松原弘典设计)贯通室内外的“L”型花园:很高的层高与充足的阳光,把室内外空间编织在一起,浑然一体。连续流动的室内空间,获得纯净的质感,力求为居住者体验室内空间营造一个澄澈的氛围。
细节
-空间——把局部空间的细节布置做为每一个有生活价值的点,整体空间的形式里蕴涵细节的连动和补充。提炼出空间的延伸性和可能性,室内空间的材质和形体处理使室内立体空间,室内与庭院之间更自然亲切。空间设计依赖时间的流动,比如光线的四时划分、季节的变化都在空间里找到答案。
-立面——单体设计中外立面采用混凝土砌块砖的设计,主体呈灰色调,简洁、质朴,沉稳、大气,宁静且富有质感,与北京的传统灰、国际流行的高级灰不谋而合,既具中国内涵,又具时尚感。由木格栅构成的挑檐、栏杆或藤架,材料与起居室外平台或阳台地面,形成连续的与人的活动发生关系的表面。
-庭院——室内与庭院空间交融。室外庭院以实墙进行院落的围合,高实墙设计给予主人更多的心理安全感,充分尊重了中国人的居住习惯。在木格栅与实墙的转换当中保持了景借景的手法运用扩大视线和感觉的范围。实墙、院墙高度和落差、使室内能够充分亲近自然与享受阳光。边界与庭院内平台、乔木、地面精心设置出层次感和符合视觉的审美体系。双入口、木格栅、砌块砖以平和亲切的态度贴进自然的生活。
-景观——组团路宽4.5米,单侧绿化带1.5米,尽端圆形回车场直径12米。从主路进入组团路,即可欣赏到特别设计的河景,进入次级组团路森林带又成了对景。完整的景观步行系统。既保证了行人的安全,又使公共景观的利用率大为提升,直线条的大量运用,现代手法演绎的社区园林。折线形堤岸,探入水面的休息平台,微波荡漾的浅水、桥等节点共同构成了中央水系。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