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进入6月,很多人都在期待一场盛会———“6·18”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对项目创造者和应用者来说,“6·18”是创新发展的动力;对普通百姓来说,“6·18”则是新生活的憧憬。
在快速发展的海西建设大平台上,“6·18”的规模逐年壮大,从5年前的我省独家主办,到今年的科技部、建设部、教育部等10个部委加盟,它的项目越来越多,影响面越来越广。“6·18”,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
“6·18”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是海西战略的魅力体现。科技成果转化难,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科技成果不足5%,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6·18”的独特功能定位,实现了以项目为龙头,以高新技术运用为核心,为项目、技术、资本、人才的全方位对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海西建设的核心是项目带动,海西发展的关键在科技创新。让我们一起关注“6·18”,关注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惊喜。
核心提示
一座奇异的节能屋正在福州金山展览城“6·18”展区进行后期布置。它汲取了永定土楼冬暖夏凉的民间传统技术,用河道淤泥烧的砖做成墙体,可使屋内冬暖夏凉;空调制冷所产生的热量,可用来烧水洗澡;它的竹炭墙板,可吸腐除臭,还能防湿……
这座将在“6·18”期间对外展示的节能屋,占地仅百来平方米,却融进了60项节能新技术,就连建设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团评审时也竖起了大拇指。记者昨日实地探营,采访了参与设计的有关专家,亲身感受着它的特异功能。
节能屋参照传统民间手法
正在施工的节能屋,卧室、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其建筑规划设计沿用了我省的传统工艺,如南北朝向,大窗户常开等,突出了自然遮阳与通风效果。全程牵头设计的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梁章旋介绍,节能屋的闽味很浓,是为我省量身打造的,遮阳通风功能参考了永定土楼等闽式建筑传统模式。它的墙体材料为河道淤泥烧结的砖,可保冬暖夏凉。在遮阳技术上,则通过搭建建筑外遮阳板、绿化植被等遮阳隔热。
我省雨水较多,屋面要节能,而且要隔热和防水。节能屋屋顶使用的隔热防水构造能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窗户为普通中空玻璃塑料窗,窗框则装有智能呼吸片,有节能的效果。中空玻璃保证了室内温度不会流失,隔音与隔热效果更好;智能呼吸片则可调节房间内空气流动。
在庭院绿化上,节能屋也参照了传统的民间手法,在西面太阳暴晒的墙上,栽上了绿色藤状植物,可阻挡热量进入屋内。针对我省雨水较多的气候特点,使用了特制的渗水砖、塑料排水井及双壁波纹排水管,收集到的雨水能用于绿化浇灌。有关专家说,渗水砖就像“海绵体”,对城市排涝和生态环境很有推广意义,相对于水泥路面,它既可以迅速吸走路面雨水,又可保持地表水分供给城市绿化树木。
空调余热可烧水洗澡
常规空调在制冷的时候所产生的热量被直接排放到了大气中,造成了大量的热能浪费。节能屋的空调,加装了热泵热水机组,可将这些原本无用的热量回收起来,用来加热洗澡等生活热水或采暖热水。节能屋还装有户式新风系统,可使室内的热气与回风废气,强制由抽风口抽离,充分保障室内空气的新鲜;即使室内长久封闭无人在家,或不开空调的季节,屋内仍充盈着新鲜的空气,而不会产生异味和霉味。
太阳能的利用无疑使整座节能屋的科技含量更高。屋顶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除提供热源外,还可供给庭院草坪灯照明。
节能屋仅智能报警设备就有16道有线及无线的防区,无人在家时启动后,小偷如想入室,将吓得魂飞魄散。此外,卫生间内设计了同层排水管系统,管道不穿越楼板,而与同一楼层内的立管相连,水箱及管道都隐藏在假墙中,可避免传统的上下层住户排水声音的干扰。
竹炭墙板能吸腐除臭
节能屋的内外墙涂料用的都是新型的环保材料。内墙涂料使用了纳米技术,无污染无异味;外墙涂料则注重抗水性,具有“雨衣”功能,雨水再大也不会渗透到墙体。
和普通装修不同的是,节能屋内卧室的地板是用竹子下脚料等做成的竹木地板,使室内冬暖夏凉,又有环保作用。装修时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是很多家庭的心病。节能屋的内墙上则装饰了竹炭素板材,既可吸腐除臭,又可去除室内湿气。
节能屋离百姓有多远,对我省的建筑节能产业又有多大影响?省建设厅副厅长翁玉耀说,建造节能屋就是为了让社会各界“看得见、摸得着地感受当今居家最先进、最适宜的节能技术”。节能屋内除了一些智能化的设备价格贵外,基础类的节能材料价格不比普通产品高出多少,其成本收回的时间大约在5年左右,是未来普通家庭节能的一大需求。另外,节能屋里很多传统的节能工艺,可供市民借鉴,提高家庭节能效果。
·格兰仕二十亿元豪赌战略落空 07/06/08
·浮动的城市 07/06/08
·蒙娜丽莎首次引进大规格陶瓷薄板 07/06/08
·家得宝首次亮相拿“环保”说事儿 07/06/08
·堤口路片区——天桥腾飞的新势力 07/06/0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