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认为体验式营销是一个方向,它本来就是商家营销的一个部分,关键是商家注重那个部分。
我们并不能很鲜明的看到如今中国商业世界的层次与空间,这些空间纵横交错在一起。产业与时代似乎有着天然的贴近感,然而又似乎有着无法超越的隔阂,于是如今的中国商业人,在一个纷繁的商业世界里寻求定位与超越的渴望似乎是永远的话题。接触宏耐地板总裁李卫是在2007年1月的第二界中国(博鳌)居家论坛上。在那次论坛上,中房北美集团总裁黄培很快和李卫成为朋友,他觉得在中国的建材商当中,李卫也许代表着新一代,这可能表现在思想与野心上。
与第一代建材企业掌门人不同,李卫这一代建材人高学历,自己创业,对新技术与新营销渠道有着天生的兴趣。他与NBA合作进行推广,他们同样在面对百安居这样的外企终端巨头上碰壁。在无论是产品还是营销方式同质化的今天,他们寻找企业自身的个性,寻找难以复制的营销渠道。
他们身处在传统的游戏规则当中,或许在试图改变规则,理清那些纵横交错的商业空间,但行业本身的传统力量似乎又使得他们身上也似乎天生具有类似于上一代的保守。
也许在行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他们将是承前启后的一代。
《观点》:宏耐因为资金上的纠纷撤离百安居,是否说明目前的建材企业在超市这样的渠道上是有困惑的。
李卫:我们公司是进超市比较早的,1998年我们就已经进入了超市,和超市合作也还可以。我们对这个渠道还是很重视的,去年我们进入百安居,成为百安居的供应商之一。
在以往的和超市的合作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拖欠货款的现象,但是还不至于接受不了,和百安居合作一年后,我们觉得供应商与超市之间不能做到双赢,他们可能没有建立这种思想,我们在和他们讨论的时候,他们觉得拖欠货款是很正常的。
他们说关键看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想进入百安居是想挣钱的话那你就别想了,想输出品牌那还可以。但我们的想法是双赢,至少应该货款结清。到现在他们只给我们结了去年一季度的货款,经常无理由的扣款、经常不给发票。后来我们发现百安居和我们签的合同有很多陷阱,我们找了国际贸易的律师看了以后,里边全是陷阱。我们的感觉是太欺负人了。从我们的合作来看,拖半年以上的货款是很难接受的,他们拖了我们一年。
《观点》:从与NBA合作之后,宏耐在营销方面有没有更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李卫:我们最近主要着力于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上。在今年的3•15之前,我们推出了一个全国消费者权益保障中心,这是宏耐自己的销售监督系统,主要是希望能够监督管理销售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这应该说是一项全新的管理措施,从体制上改变了我们的管理。我不希望我的消费者因为有问题在宏耐解决不好而跑到消协和工商去投诉。
接下来我们会公布很多的标准,消费者可以根据这些标准监督我们的销售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
《观点》:这个会不会引起一些经销商的意见。
李卫:当然有,我们设立了一个先行保障基金。在消费者和我们的基层的经销商因为利益问题达不成共识的时候,消费者只要直接和我们的保障中心打电话就可以了,我们发现有问题之后直接由赔付基金先行赔付,然后我们经过查实之后,我们会针对出错的环节进行处罚。
《观点》:相比与NBA合作,目前来讲宏耐的营销模式是否会有所改变?
李卫:我的想法是企业处于不同的阶段所要采取的营销模式会有所不同,光靠一个代言人,光靠一个概念是不行的,一个品牌主要是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但是这种方式可能是一瞬间的瞬间反映,它不是理性的反映,理性的反映是必须建立在与消费者的接触的基础上的。
所以我们觉得现在要做的工作,是让我们自己变成代言人,我们的销售人员变成代言人。我们希望消费者能够轻松的选择我们的产品,我们甚至专门做了一个软件系统,客户能够通过这套系统来直观的感受风格是否适合自己,让客户能够有更为切实的体验。
《观点》:代言等广告宣传方式与体验式营销哪种成本更低?
李卫:成本可能现在更低,但是管理难度上来讲现在更高。我并不认为体验式营销是一个方向,它本来就是商家营销的一个部分,关键是商家注重那个部分?宏耐目前更注重稳定客户群体,我们现在大概积累了上百万个家庭的消费群体,我们大部分的工作可能是围绕这部分销售群体来做的。
《观点》:宏耐等八家建材企业组成的联盟,是否会成为一种打通产业链条的方式?
李卫:我觉得会,强强联盟毕竟是一种趋势,现在效益已经出来了。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