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州著名商业街上下九附近的恩宁路,明显没有旁边商业街的繁华与喧嚣。10天以前,广州市荔湾区政府表示,恩宁路旧城改造的动迁工作正式启动,这里11万平方米土地上的2100户居民将全部迁移,异地安置。
这里是广州市“引入社会资金参与旧城改造”的第一个试点项目,现在距离这个思路的最早提出,至少已经过去了一年。
文物之外全部拆迁
列入此番拆迁范围的恩宁改造地块位于多宝街中部,西北与多宝路、龙津路交接,东南延伸至十甫路,与上下九商业步行街比邻。该地块是昔日正宗西关大屋的汇集地,有泰华楼、八和会馆、李小龙故居等多个历史文化建筑。总面积达11万平方米,房屋拆迁面积15万平方米,涉及居民2100户。
5月12日,荔湾区政府负责人表示,该地块将由该区政府负责拆迁,目前拆迁团队已经基本就位。据悉,这是荔湾区率先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解决66条民生问题,贯彻落实广州城市“中调”战略的重要措施。
该区区委书记刘平介绍,目前荔湾区共有民国时期兴建的砖木结构房屋共16145幢,约140万平方米。这些房屋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近6年来,荔湾区政府已改造辖区内危破房近60万平方米,但一直都以零散维修和排危等形式为主。这次恩宁路地块改造是首次采取连片改造的形式。政府希望成片改造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老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消除旧城消防隐患。
鉴于恩宁路的改造同样是缺乏先例的成片拆迁和改造,有关部门依然显得格外谨慎,从去年开始着手筹备到现在,已经先后研究了多个方案,不过至今仍旧未有最优的改造方式被确定下来。而改造的范围,也经过几番调整,从原先的8万平方米,扩大到最近的11万平方米。至于辖区内的文物建筑,也经过思量之后,最近确定全部不动。
据悉,荔湾区专门成立了“连片危破房改造项目办公室”,并由广州市建委牵头,召集市国土房管局、规划局、发改局、财政局等有关职能部门参与研究和执行。目前,具体操作模式已初步确定,即按照“先安置后拆迁”的原则,由市里将恩宁路地块的用地红线划拨给区项目办,拆迁安置费用以财政资金形式先行支付,并负责从现有公房和新社区建设房源中安排拆迁安置房源等。拆迁完成后会将地块交还市政府作为土地储备,再由市政府引入社会资金进行下一步的建设。
据该项目有关负责人透露,恩宁路2100个拆迁户不回迁,鼓励以货币补偿为主,以安置房源为辅。目前,首批5000万元拆迁启动资金和100套安置房源已经到位。5000万元的启动资金全部由广州市财政拨款,约占拆迁安置费用总额的1/10,估计总费用将在5亿元以上。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居民不愿意离开原居住区域,对此,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所有这些居民都会根据原房屋所处位置以及房屋面积获得货币补偿,同时具备优先购买老城区新社区的条件,可以向国土房管部门申报购买资料。
招商之困
恩宁路的改造项目最早透露将“引入社会资金”,这由于是一个“定时炸弹”,在广州的房地产行业引发巨大关注。
由于老城区地块供应少,从去年开始已经有不少颇具实力的开发商对这个即将被推出的“肥肉”垂涎已久,但是,碍于早期拆迁的繁琐,即使是一线大型开发商,也坦承不敢轻易介入,纷纷静观其变。
广州市某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营销部负责人表示,公司以前在老城区有过项目,事实证明拆迁始终是件麻烦的事情。如果政府能够出面先期解决好拆迁,再把地块交出来,肯定是会让开发商争抢的。
正是由于开发商对拆迁有所顾忌,以及有关部门对于改造思路的不成熟,导致恩宁路的“引资”难以轻易实现。
今年3月20日,荔湾区举行2007新春招商会的新闻发布会,恩宁路旧城改造项目正式被列为该区的42个招商项目之一,公开招揽社会资金。此后一天,该项目还随荔湾区政府前往香港招商。
知情人士透露,此番在香港的招商过程中,恩宁路项目成为了一个亮点,获得当地10个以上的客商青睐,其中包括曾成功参与上海新天地旧城改造的香港瑞安集团。但是,由于前期工作尚未完成,政府的规划方案也没跟上,因此,最终花落谁家,还是个未知数。
根据有关部门的工作计划显示,要在半年内使恩宁路地块的拆迁工作初见成效,争取明年上半年完成拆迁。尽管政府有意从外面引进资金,但是本地的开发巨头实际已经对此项目高度关注。由于现在的改造思路是政府先牵头拆迁,然后再向社会公开招标或者竞投,这种方式正合多数开发巨头之意。因此,开发商可能在广州老城区这片土地上展开的激烈争夺将是可以想象的。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