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规划局发布了《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之新城规划》、《西部滨海地区综合开发策略研究》、《大鹏半岛保护与发展规划实施策略》三部规划与策略。这三部规划与策略将给深圳未来带来的最大变化便是,加大对特区外发展的投入,加快特区外的发展,加速实现特区内外一体化。
这三部规划与策略都是于近日刚刚通过深圳市委、市政府审议的。其中,《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之新城规划》提出了特区外将建设光明新城、龙华新城、体育新城、东部新城4座新城的战略设想,并拟在5年内初具规模。《西部滨海地区综合开发策略研究》则是深圳在提出《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之后,对如何抢占珠三角黄金战略位置,发展西部滨海地区所作出的具体推进部署。而《大鹏半岛保护与发展规划实施策略》则提出了实现大鹏半岛“保护性开发”开发思路的详细计划。
昨天,深圳市规划局发布了已由市政府审议通过的《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之新城规划》。规划中提出,特区外将建设光明新城、龙华新城、体育新城、东部新城等四座新城,力争在5年内初具规模。
“新城计划战略意义重大”
据了解,这四大新城是深圳市政府为促进城市可持续、组团式和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合理布局而规划的四大功能片区,暂命名为光明新城、龙华新城、体育新城和东部新城。
“新城发展计划是深圳城市发展的历史转折点,对深圳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一规划专家评价说。
《规划》提出,为加快新城计划进度,需要尽快形成有利于新城规划实施的高效土地管理机制,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实现土地统筹利用、高效利用。近期需要重点推进新城范围内的旧村、旧城、旧工业区改造工作,优化存量建设用地功能结构,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同时,要建设以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和快速路网为骨干的城市交通服务系统,为新城提供快速交通联系。加大新城范围内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大型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
在这部《规划》发布的同时,深圳市规划局还发布了有奖征名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这四大新城名称。最终被评为第一名的名称将获3000元奖金,征名截止日期为6月18日。
据悉,此次有奖征集四大新城名称,要求既能充分展现深圳特有的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又要突出四大功能片区特有地理环境、区域特征和产业功能定位,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名称只能用中文,字数在6字以内(含6字),每个名称必须有20—50字命名诠释。参与的市民可通过深圳市规划局官方网站(www.szplan.gov.cn)了解参与办法。
严格保护最后桃花源建国际一流水准生态型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深圳市规划局昨天还发布了《大鹏半岛保护与发展规划实施策略》,提出了大鹏半岛保护性开发的近期措施与计划。《策略》中明确了把大鹏半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水准的生态型滨海旅游度假胜地”的发展定位,并提出了实施最严格的原生态保护战略等四项发展策略。《策略》中透露,未来大鹏半岛上将建立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采取最严厉的生态执法措施。
提出四大发展战略
对东部大鹏半岛珍贵的山海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已在深圳提出了多年,但多年来,除了规划部门一直在精心谋划外,开发工作始终迟迟未动,归根结底便在于深圳市一直在仔细梳理“以保护为主、在保护中高水平开发”的发展思路,以求在对大鹏半岛这块“深圳最后的桃花源”开发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
这次出台的这部《策略》就是经过近几年的规划梳理后,提出的又一指导性文件。策略中提出,在东部旅游开发的未来市场定位上,中高端和中端市场将以深圳本地及国内市场为主,高端目标则注重发展国际市场。
据专家介绍,大鹏半岛的核心问题是保护与发展的冲突。一方面,半岛拥有良好的生态与景观资源,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日益旺盛的发展需求,低层次的管理体制、薄弱的基础设施、低水平的开发建设、屡禁不止的违法建设行为、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也亟须引起重视。因此《策略》中提出了实施最严格的原生态保护战略;加强管理、统筹保护与开发;品牌发展;构筑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等四大发展战略。目前,保护原居民利益,扶持当地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已经出台。不但半岛上的1.6万原住民此后几年内每人每年可获得6000元的基本生活补助,当地集体经济组织也将获得政府的补贴与扶持资金。
重污染企业限期搬迁
《策略》中还对近期的具体行动计划做出了安排。下一步,将首先制定大鹏半岛保护与发展管理规定,强化最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与最严厉的监管处罚措施,为大鹏半岛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随后,将严格实施分级保护,限期搬迁深圳中冠印染有限公司、深圳鸿华印染厂、中宝印染有限公司、深圳金隆漂染有限公司、捷德纺织有限公司、富华五金制品厂及大通线路板厂等重污染企业;改造南澳第一、第二工业区及水头沙工业区;整顿清理以新大——龙旗湾片区为重点的养殖业用地;全面进行生态修复。此外,还将优先建设葵涌、大鹏和坝光污水处理厂,西冲、东冲、桔钓沙等地区应急性污水处理设施等诸多基础设施,做到开发未动,环保配套设施先行。
位于深圳龙岗区东部,东临大亚湾,与惠州接壤,西抱大鹏湾,遥望香港新界,陆域面积294.1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33.
22公里,森林覆盖率76%,拥有独特的山海风光、旅游资源、丰富的人文资源、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由于生态资源得到严格保护,大鹏半岛成为深圳市目前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生态乐土。
西部滨海开发计划填海38平方公里
包括沙井福永西部、大小铲岛连岛、机场和大铲湾四大部分
继《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提出了重点发展深圳西部滨海地区,深港共建国际大都会等一系列新战略构想之后,昨天深圳市规划局公布的《西部滨海地区综合开发策略研究》又进一步细化了发展深圳西部的近期推进策略。这部《策略研究》中提出了有序地进行填海的设想,并从深港关系、航空物流业、港口等方面入手,将西部滨海地区定位为区域生产服务中心、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及区域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规划专家分析认为,该地区是深圳市极具发展潜力、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增长地区,其远景发展目标是区域生产性服务中心(现代服务业)、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现代物流业)、区域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
这部《策略研究》对总体结构布局、填海工程、前海湾中心区、轨道与道路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在填海问题上,《策略研究》中认为,填海是土地资源紧缺的城市拓展发展空间的有效手段,香港、新加坡、日本在其快速发展阶段都曾通过填海获取宝贵的发展空间。当前深圳正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的局面,全市已很难找到集中成片的可建设用地,虽然有大量低效利用的存量土地,但是征地拆迁成本已很高,土地储备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对城市转型和功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的外部机遇来临时,很可能由于发展空间不足而错失良机,导致城市在区域竞争中处于劣势。通过填海获取的土地不仅规模大,成本低(与城市更新相比较),而且掌握在政府手中,可以集中高效的使用,通过发展高端的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城市更新,从而加快城市整体功能的提升。因此,深圳若想顺利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通过填海缓解空间矛盾是可以考虑的途径之一。但《策略研究》中同时也表示,填海的必要性并不等于可行性。任何填海工程均不得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
《策略研究》中建议,未来应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对水利工程不造成较大影响的条件下,深圳西部填海工程的近期实施方案拟包括沙井福永西部、大小铲岛连岛、机场和大铲湾四大部分,填海面积约38平方公里。除机场和大铲湾填海工程外,最大可增加建设用地约20平方公里。
西部滨海地区
包括南山、宝安中心、西部工业三个组团,陆域面积499平方公里,岸线长度约65公里。截至2005年底的统计,该地区常住人口约28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3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约3664亿,占全市的38%;建成区面积约237平方公里,占全市的34%。在2005年出台的《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中,提出将该地区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地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滨海开发亮点:未来发展呈两条轴线
《策略研究》提出,西部滨海地区的总体结构布局呈两条发展轴线——沿江新发展轴和城市更新轴。
沿江新发展轴是自西部通道口岸,沿西部滨海地区向北延伸。这一条轴线集中了区域的大部分剩余可建设用地,产权高度集中于政府,未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的高端产业成长轴。
城市更新轴是从特区内的深南大道沿线,在特区外沿宝安大道和107国道向北延伸至松岗。这一轴线地区主要是已建成地区,尤其是特区外部分建设标准低,需要进行大规模改造更新,促进现有功能向高端迈进。这一地区发展主要以市场为主导,政府通过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加以推动。
此外,还将重点发展十个产业增长节点,即高端制造业园区、“空港联动”保税物流园区、机场核心区、大铲湾港区及物流园区、西部港区及物流园区、前海湾中心区、后海中心区。加强三个城市更新节点:沙井中心区、空港商务区和西部硅谷。
打造空港产业发展区
《策略研究》中认为,空港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目前航空运输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加强,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场周边会形成产业集聚,集聚程度取决于机场的功能和规模。
在城市扩张过程中,空港与城市中心城区之间的交通走廊通常会成为重要的增长方向。因此,该《策略研究》把空港产业发展区作为重点地区进行了研究,研究范围包括机场、西乡、福永、沙井三个街道的部分地区、宝安西北部填海区,总面积约118平方公里。现状建设用地34平方公里,尚可利用地约16.5平方公里。
《策略研究》中提出,深圳机场的定位是海陆空联合中转的大型枢纽机场、南中国货运门户机场,带动作用将主要集中在对航空货运有依赖的高附加值制造业和物流业,同时,会形成一定规模的商务、会展功能。《策略研究》还指出,西部滨海地区应加强土地整备,打造空港产业发展区。在临空高端制造业和物流业上,拓展并整合沙井福永西部沿江地区的剩余可建设用地储备。大力推进临近机场地区的城中村和旧工业区改造,通过改造置换空间,发展地价承受能力较高的商务服务和居住功能。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