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随意走进市内一家建材市场,扑面而来的都是家装行业的打折广告。众多家装公司促销策略以低价位和价格战为主,折扣、套装价和以集成家居为基础的整体价格促销成为常规竞争手段。
一些装饰公司的优惠措施是签单消费到一定金额,就送价值不菲的家居用品。更有甚者则在总体装修价格优惠15%的基础上,再在橱柜和配饰上各优惠30%和20%,打折幅度之大让人咋舌。打折之风愈刮愈烈。随着折扣越打越大,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度也日益逼近冰点。
价格战给市场带来负面影响
价格战是把双刃剑。对家装这个特殊行业而言,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合理的打折、降价将有效降低消费者的家装成本,并对企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价格战不能成为企业主要的竞争手段,更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负责任的无序降价,必然要以牺牲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为代价,从而滋生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不法行为,给消费者、企业本身和整个行业发展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事实上,在日趋理性的市场环境下,价格已不再是消费者考虑的第一要素。优异的产品性价比、完善的服务体系成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必备条件。价格血拼的结果并没有使家装市场产生根本变化。产品同质化是价格战的起因之一,因此调整产品结构,对产品进行差异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传统家装为顾客提供的是单一家装服务,与装修中的诸多后续工作脱节,服务体系相对比较单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发展。
面对价格战,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在参与。有的家装公司就采取了较为理性的态度,坚决抵制其中的种种不理智行为。相比于价格,“品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源于品牌企业对自身管理、科技、工艺、质量、服务等各方面优势的充分开掘与整合。
降价促销面前多个心眼
专家表示,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采取“打折”这一促销手段是正常的。合理打折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但一些不负责任的无序降价真假难辨。
因此,在装修前一定要做好整体规划,对于格局配置、色彩、光源、材料的运用搭配等,要心中有数。对已经确定的装修风格,尽量不要因为“降价”了就轻易做大的改动。
其次,不要认为“便宜货”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专家提醒,要把握好整体预算,不要轻易增加自己的预算额度。特别要注意:有些装修公司常常用低于他人报价的手段承揽业务,但一旦交易成功后,施工期间会增项、加价,或是有意遗漏一些不能不做的重要项目,为以后增项收费埋下伏笔。
其实,价格战并不是唯一的竞争手段,不能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更不能当作一劳永逸的救命稻草。无限制的价格战诱发了一系列消极因素,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事件也是屡有发生。如果长期陷入价格怪圈而无法自拔,最终结果将是潜在消费群的大量流失,家装行业整体水平的降低。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