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出席了2010年亚运会(广州)亚运村规划建设研讨会,认真听取全国一流规划建筑、环境生态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张广宁表示,亚运村要在满足亚运会举办需要的同时,带动广州新城的建设,把广州新城建成一个具有岭南文化、水乡特色、生态优美、适宜居住的现代化新城区。市领导苏泽群、许瑞生,亚组委、市有关部门和番禺区的有关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距离广州开埠以来最大的体育盛事——亚运会举办还有3年多,作为广州新城的启动区,亚运村的建设备受关注。市政府对如何写好广州新城这一开篇之作可谓慎之又慎,今年3月将亚运村规划方案向公众公示,经过市民投票和专家评审,选出了3个优胜方案后,此次又再次邀请全国一流的规划建筑、环境生态专家亲临羊城,共同探讨亚运村及整个广州新城的规划与建设,体现了广州市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精神和谋划广州未来发展的良苦用心。昨日上午,全国各地的“重量级”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全国设计大师郭明卓、上海世博会总建筑师邢同和、同济大学教授赵民、中国社科院生态环境研究所主任王如松、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王兵、北京市城建总院所长刘京等到场,为广州亚运村规划和建设献计献策,亚运村是城市“南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址于番禺片区中部偏东地区,是规划中的广州新城建设启动区,将带动广州新城及周边区域快速发展。副市长许瑞生首先介绍了亚运村规划建设的背景和工作进展。专家们一致认为广州亚运村选址科学合理,肯定了以亚运村作为广州新城发展的引擎,带动整个新城发展的战略。专家们还对下一步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提出建议:亚运村的规划应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作用,处理好比赛期间和赛后之间的关系;现有的规划应该继续深入挖掘和体现岭南文化底蕴与特色;鉴于距亚运会开赛时间紧迫,设计方案应该充分考虑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在亚运村的规划设计方案中,应该尽量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专家们还建议运动员村的规划和建筑设计要与未来住宅市场开发紧密结合,围绕开发主题,研究目标客户群的需求。媒体村则可以考虑适当压缩规模,并把握好媒体村、运动员村居住区的档次和市场定位,利用亚运村的建设,为广州市住宅开发建设提供新样板。研讨过程中,张广宁边听边做笔记,并不时提出问题向专家咨询。在听完专家们的发言后,张广宁对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代表市政府表示感谢。他还结合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亚运村及广州新城的规划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广州新城要建成一个具有岭南文化、水乡特色、生态优美、适宜居住的现代化新城区。要对具有文化价值的村落给予适当保留,保护当地河涌的原生态,尽量减少人工斧凿痕迹,避免开挖大面积人工湖、建设大广场,让城市记忆在广州新城得以保护和延续。二是亚运村要采用现代新技术,配套先进的公共设施,体现环保节能的特点,力争成为广州居住区的典范。三是亚运村开发要与产业布局相结合,与番禺、南沙的工业园区呼应,带动广州新城的发展。四是亚运村的开发成果要与当地群众共享,要为当地拆迁农民预留商业等发展用地并统一规划。五是广州新城规划控制区的规划要有长远考虑,为将来的发展预留空间。六是亚运村建设要考虑赛前赛后的综合利用,认真汲取其他城市的经验和教训,完善医院、学校、商业等配套规划。七是要坚持节俭办亚运的原则,综合平衡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用尽量少的钱办一届出色的亚运会。八是加强交通规划研究,充分利用现有轨道线网、站点,妥善解决交通问题。九是严格按照有关评审程序,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使规划设计方案更加完善。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