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板
  • >> 观点网 >> 其他 >> 正文
    开发商百万年薪竞聘下海土地官员
    https://www.guandian.cn2007-04-17 17:25:08来源: [ 经济观察网 ]
    发表评论 打印文本 关闭

      据报道,最近上海一批涉地官员被查,如市土地学会会长殷国元、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陈士杰,都曾是市政府主管房地产部门的高官,退休后又担任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协会或学会负责人,在许多房地产项目中扮演土地中介角色。据调查,在近年的土地官员下海热中,下海官员成为开发商竞相追逐的目标,并由此结成了一张“土地关系网”。

      今天的香港大公报就此发表评论指出,要破解公权出轨、权商勾结的权力迷局,需要警惕权场“旋转门”。

      文章说,铁打的机关流水的官,对于每个官员而言,权力都应该是有有效期的:在掌权用权时必须严格按照权力运行规则,科学用权、民主用权、依法用权、高效用权、合理用权和受民监督;在因退休或下海而退出官场时,必须遵从有关回避制度,与原先的权力彻底脱钩。由殷国元等贪官落马而暴露出的上海土地市场乱象,实则一出公权出轨、权商勾结的权力迷局。

      尽管选人用人机制不同,各国其实都会遇到以下情况:政府官员因退休下海或其它原因离职进入民间盈利事业,或者民间盈利事业人员进入政界担任政府官员。这种现象,被公共行政伦理专家称为“旋转门现象”。

      为防止官员们走过旋转门时携带权力资源,很多国家建立了离职官员从业限制与职业回避制度。如美国1998年出台的《从政道德法》规定,前政府官员不得就原职有关问题对老同事进行游说,具体限期视职位情况分别为一年、五年乃至终身等。

      可惜的是,在这方面中国却出现了不应有的空白。在上海,下海的土地官员受到房地产商追逐,有商家甚至不惜以百万年薪抢夺,他们看中的正是下海官员在权力场上的关系资源。外地开发商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寸步难行,而本地开发商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呼风唤雨,其奥秘就在于这张庞大的“土地关系网”。只要能傍上曾任上海市房地局副局长的殷国元,就能拿到别人拿不到的地;只要攀上曾任市建委书记的陈士杰,就能搞到他人搞不到的项目;只要能引进一个曾在关键岗位工作过的下海土地官员,跑项目、跑审批就能比别人先行一步、多切几块市场蛋糕……在一个缺失了权力消磁与屏蔽系统的旋转门前,有什么怪事不能发生呢。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走了,“茶”就应该“凉”。离职的官员还能自如地调动其权力资源、关系资源,充当利益集团代言人,大肆进行卖权牟利的勾当,这不仅是公共权力的耻辱,亦是民主法制的耻辱。作为警示教材,上海土地风暴留给我们的思索是多方面、多维度的,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必须警惕权场“旋转门”进进出出的挟权带利者,为“旋转门”打造一套权力消磁、权力屏蔽系统势在必行。

    相关文章

    ·公积金贷款成“鸡肋” 07/04/17

    ·广州多个小区会所一半被出租 开发商许诺没兑现 07/04/17

    ·专家:广州房价学学股市将价格公布 07/04/17

    ·假证无证 骗了国龙大厦110住户 07/04/17

    ·地产IPO中国故事再启 07/04/17

  •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

观点 © 2005-2006 guandi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B2—20050206] 关于我们 | 业务联系 | 友情链接
网上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