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板
  • >> 观点网 >> 建筑·城市 >> 正文
    完美的陈旧
    https://www.guandian.cnJudy Fayard2007-04-04 18:02:21来源: [ 中国建筑艺术网 ]
    发表评论 打印文本 关闭

      1604年,法国女王玛赫·梅迪克伊斯(MariedeMédicis)为巴黎里克利兹修道院埋下了奠基石。此后,这座修建得不太规则的建筑先是迎来了方济各会的托钵僧人,后来又成为军营、纺织厂、顽疾病人的救济所、部队医院、大学的实习医院以及建筑学校。

      从1990年起,这座废弃的修道院被一群艺术家占领了,他们称自己是里克利兹的天使,他们在建筑的墙壁上绘画、画素描,创作涂鸦画。但是,1992年的一场大火驱散了这群艺术家,该建筑也因此被关闭。5年后,这座建筑被巴黎的建筑权威接收,该机构决定把大楼的侧厅改造成梅森德尔建筑公司,使其成为建筑文化中心全国网的一个分部。查蒂尔-科巴森建筑的负责人卡利纳·查蒂尔(KarineChartier)和托马斯·科巴森(ThomasCorbasson)接受了委托,要把上下3层楼(包括1个教堂和1个图书室)、总面积为13000平方英尺的修道院分别改造成办公室、档案室、4间会议室和1个咖啡间。

    房子

      这幢大楼内部原先用樱桃木作装饰,前不久进行了局部翻新,墙壁斑驳陈旧,极易让人联想到它四百年的历史。年轻的设计师们决定保留建筑的大部分原貌。“首先是因为我们觉得这楼确实很漂亮。其次,我们的经费较为短缺,所以我们只在某些局部进行改造,而不是修补墙壁并把它们刷白。”科巴森说。

      修道院建于17世纪,历经沧桑,墙壁上布满了裂纹,就在这样的墙上,设计师们安装了一扇玻璃门,通向一楼的接待区。查蒂尔和科巴森保留了位于接待区前方大厅内的石造建筑,并用金属架子加固。

    楼梯

      设计师们保留了早期翻新工程所留下的一个离地不高的夹楼,在尺寸上做了一些调整,他们不拆除这个夹楼是因为它也能提供一部分空间。这个狭长房间现在是咖啡间,地板换成了经过抛光的混凝土地板。原来那些艺术家们的素描和绘画作品仍然挂在墙壁上和天花板的直条横梁上。那些横梁是前些年为了支撑下塌的天花板而加装的。从咖啡间的小型厨房和吧台看出去,是大楼外面带阳台的花园。咖啡间的另一端是一个紧凑的展示台,再往后就是一系列的会议室和储藏室。

    老房子

      咖啡间那边的穹顶教堂现在用作会议室和礼堂,它的特色是高大的拱形窗,窗子上装有喷涂了氧化铝的窗板,所用材料是胶合板。放电影和放映录像的时候,窗户上的窗板就可以起到遮光的作用。墙上的壁洞里安装着可伸缩的照明设备,隐藏在和窗板相同材质的氧化板后面。巨大的长方形地板条也喷涂了氧化铝,向上打开后就变成了可以坐的台阶或称为一个升高的平台。礼堂墙上留着古代教士的彩饰画和布道台楼梯拆除后的倾斜印记,这些画和印记的表面甚至涂了防护漆,而这种漆通常是用来清理涂鸦画的——非常有意思吧!

      通往二楼的水泥楼梯新装了电镀钢材做的栏杆和垫板。二楼是一个长方形的房间,原先是修道院的图书室,现在用作办公室,从这里向外看是楼下的花园和儿童游乐场。一道18世纪风格的扇形门把整个2楼分割成两部分,与扇形门相连的墙同时也是第2间办公室的墙。两个入口都没有经过修缮,充满了历史回味感;其中一个写着字牌,暗示该房间曾专门被用于谈话,“也许是给探望病人的人们用的。”查蒂尔开玩笑似地说。

      第1间办公室里有一架电镀钢梯,通向一个和房间等长的楼厅,这里存放着这个中心的档案。在这里,氧化铝板再次派上了用场——将部分钢梯遮掩起来。这间办公室的墙壁上也绘有天使画——查蒂尔把它们称为壁画。设计师很明智,他们对这些壁画的个别方块进行了修补,还重新布局了壁龛。另一架带抛光木栏杆的楼梯通向一个带天窗(天窗开在屋顶的木头横橼下)的办公室;查尔蒂-科巴森的设计师像处理其他房间那样给这间房铺了树脂地板,并在天花板上使用聚氯乙烯材料以便控制房间内的声音传播。

      “梅森德尔的建筑工程还在进行中,”科巴森说,这时他正在从咖啡间高高的横梁上拔出一根弯曲的钉子,“我们已经拔掉了500根钉子,不,也许已经有1000根了。”科巴森自己笑了起来。正如这幢建筑因年代久远而破损的墙壁上的历史痕迹依然留在原处一样,它的修缮工程远远没有完成。

  •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

观点 © 2005-2006 guandi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B2—20050206] 关于我们 | 业务联系 | 友情链接
网上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