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建设部通报了各地落实住房建设规划进展情况。与个别被发出“通牒令”的省市相反的是,福建省的住房建设规划因为编制及时、完善而位居全国前列。
住房建设规划,虽只是一纸规划,却是2007年房产调控政策能否顺利执行的关键性标志。据介绍,我省九个设区市的规划对未来几年住房数量、结构比例进行了细化,针对性极强地落实到了每一个项目上。去年以来,福州的房价涨幅一直在全国高居不下,做出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规划细则,无疑将会对福州未来房价起到平抑作用。有关专家预测,“去年下半年与股市一样牛气冲天的福州房价涨幅,并随着今年规划细则的出台而回落,并保持稳中有升的‘慢牛’行情”。
[动态]
福州住房结构完善了
“从福州的执行速度来看,足见政府规范市场的决心。”在看到福州已出台的《住宅发展规划》文本后,一位开发商这样告诉记者,虽说只是一纸规划,但涉及今后市场供需走势,“许多城市迟迟未发布,就是企图规避政策执行困境。”
记者从省建设厅了解到,福州市的住房规划严格按照国家调控政策的相关要求,控制福州年度住房供应结构比例。“十一五”期间,福州新建住房总量为3070万平方米。同时根据预测,福州在此期间的保障性住房需求约为770万平方米,占住房需求总量的25%。今年福州市区的商品房供应量预计维持在450万平方米左右,其中住宅近4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廉租房等保障住房占住宅供给量的1/4,全年商品房供需将从以往的供小于求过渡到供需基本平衡。
据了解,按规划,今后福州将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其年度供应量不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新增住房供地中25%以上作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此外,福州市还将全面启动房地产市场预警系统,加强对市场运行分析、预测和监控,引导理性投资和理性消费。此举目的在于保持房地产价格基本稳定,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反应]
房产新政深化了
“作为‘国六条’政策的配套措施,建设部要求各地编制住宅发展规划就是实行新政的一项具体的体现,‘国六条’如何落实到实处,关键还是在于具体指标能否落地。”省建设厅有关人士认为,按建设部的部署,各地均按要求将新建住房套型结构比例分解到具体区域,落实到具体项目,尤其是2006和2007年度新建住房项目的具体位置、用地面积、建筑面积、住房套型结构比例等指标。
“编制、实施住房建设规划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他说。
对此,我省地产专家刘福泉认为,和国家出来的政策呼应的,就是地方细则。而我省各地规划的编制完成,标志着国家调控的进一步深化。“这次地方住房规划将调控落实到具体数字,说明政府是认真的,开发商今后不会再像以前那么‘自由’了”。
“住房建设规划在此轮房地产宏观调控中意义重大。”省建设系统一知名地产专家告诉记者,“最主要的目的是透明市场供给,以稳定市场心理预期。”据了解,目前我省九地市都对未来五年,尤其是2007年的住房供应情况,包括对普通商品房及各类保障型住房供应做出量化规划,细化到今后新开发项目的分布情况,70%以上住宅开发面积建9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的结构安排都进行了明确。
[影响]
平抑房价有望了
“福州、厦门两大中心城市的房价,2005年10月以后上涨较快,2006年6月‘国六条’出台后涨幅有所减缓,进入9月又呈较快上涨之势”。昨日,记者从省建设厅了解到,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局发布70个重点城市房价监测报告,2006年厦门市新建商品房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6%,在70个监测城市中列第五位;福州市上涨8.3%,列第八位。其中福州、厦门两市2006年下半年新建商品住房价格连续几个月涨幅位居全国前列。
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福州市商品房预售许可项目199个,预售许可面积448.59万平方米,全市商品房销售总量共计75380套,相比2005年同期上涨23.08%;合同销售面积870.02平方米,相比2005年同期增长26.21%;销售金额359.61亿元,相比2005年同期增长47.54%,基本没有出现烂尾楼现象。省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主要城市房价上涨偏快主要有三大因素。
首先是市场需求旺盛,这也是推动房价上扬的主要因素。市场需求强劲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中心城市市区户籍以外人口住房消费增长明显,福州、厦门市区户籍以外人口购房比重分别占65.7%、58.6%;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购买力增强;拆迁带来的被动性需求增加。
其次是市场供应不足。2006年商品房供应量(批准商品房预售量),除厦门市有所增加外,福州市区同比下降23.3%,厦门市批准预售量虽增长24.2%,但市场仍供不应求。福州2006年商品房供应量减少,主要是2005年土地供应减少以及房产新政出台后,因套型结构调整政策,两三个月内新开工项目骤减,市场供应减少。
再者是开发成本增加推动房价上涨。比如地价上涨明显,特别是新拍地块价格上涨后,往往周边楼盘价格随即提高;住房品质提升,环境配套完善,建设成本也随之增加。
住房规划出台后将对市场造成何种影响?
“规划的影响将达到预期效果,平抑房价的作用不容置疑。”业内人士王剑超告诉记者。
据介绍,随着今年土地增值税政策、房贷利率上调、公积金使用方向调整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今年我省房地产市场将呈现出加强宏观调控、保持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趋势。“从规划上,就可以看到今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方向,对房价肯定是会起到一定积极的影响。”王剑超说。
“商品房供给量和去年相仿,但供给结构进一步合理”,一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了今年福州市住房规划的有关数据。今年福州市区商品房供给量预计在450万平方米左右,其中住宅近4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将占住宅供给量的1/4。由于大量的保障房项目将于今年下半年陆续上市,今年商品房供需形势将从以往的供小于求过渡到供需基本平衡。另外,受股市牛市吸引以及贷款成本上升、房价高价位运行等因素影响,2007年投资和投机购房的数量趋于减少,市场需求更加理性,预计全年商品房需求量约500万平方米,与供给量基本平衡。
该人士认为,考虑到受房价上涨惯性影响,上半年房价仍将上涨,但涨幅回落,下半年则趋于平稳,因为今年房价走势已缺乏继续大幅上涨的理由。首先本地需求中有相当一部分将等待下半年开始的政策性保障住房供给;其次土地增值税清算政策、贷款利息提高以及多渠道投资吸引,需求量下降;最后能够承受目前市场高价位商品房的人越来越少,需求决定了房价难以继续大幅上涨。
王剑超也表示,新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执行性,会使市场的观望情绪更加浓厚,对房价的影响会在今明两年内逐渐显现。“近段时间以来,确实交易量放缓,二手房市场甚至存在着‘有价无市’的局面,但这不会对市场造成太影响,市场需求将在短期观望后释放。”他说。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