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早就是一个政治问题了,广州的这次调控也更多地代表着一个政治标本意义!
在广州房市一片涨声时,市长张广宁就已经在两会上发出了惊人之语--中低收入的市民不要着急买房,广州市政府会全力以赴把房价压下来。一位市长如此明确地劝市民不要急着买房,并承诺把房价压下来,这种表态极为罕见。就在今年1月,张广宁还曾说过"我也管不了房价"的言论。
听一个地方市长如是讲话,着实有久旱逢甘露之爽。老实说,当下房价上涨过快公众反响较大的城市绝非广州一家,人家别的城市市长或王顾左右而言他或强词夺理为自己辩护或装聋作哑沉默是金,唯独广州市长敢第一个打破沉寂发出上述另类不谐异声,令人叫好。
张广宁没有为自己的话留任何余地,他的七条措施很快就亮出来了。
回头这几年,我们可以想象中央对房地产市场的焦虑和出台各种政策的不遗余力,但我不敢肯定所有的政府部门,特别是地方政府是否也在努力扭转这种病态的局势。
答案让我们失望,甚至带着时时的绝望。以这两年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来看,都似乎显得苍白无力。但我们可以看出中央的良苦用心,我们的一大部分问题是出在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执行上。
说中国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是中国经济的一颗毒瘤一点也不为过。这两年来,房地产市场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疯狂的畸形状态,无数的民众站在一栋栋高耸的楼房面前无奈兴叹,拥有一套房子一开始是大多数人的梦想,但后来,也许是一眨眼的工夫,这个梦想就变成了幻想。
中国的房地产的不健康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了,更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个明摆着的事实终于被当官的公开承认了!广州市长的这一表态让人敬佩。但对比前几天的宁波的"父母官"恨房价不猛涨的变态心理,我们至少看到了地方政府在调控房价问题上的步调是多么的不一致!道路是多么的艰难!
所有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节制的增长只有一个结果--物极必反!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关联着银行、建材、钢铁数十个行业,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伤害的就不仅仅是待房而买的无数普通民众了。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矛盾的多发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正在不断激化,而住房、医疗、教育是三大矛盾,住房矛盾居首!
多说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好办事,我们的政府也无时无刻不在宣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目前我们看不到,甚至在失去很多原有的优势和福利。中央的每次大会都在重复强调我们自身的危机感,充分地认识到了目前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欠缺和人民群众信任度的不断降低,只是,庞大臃肿的政府体系一次次让国家的政策享受层层遭到剥皮的待遇,让中央的愿望一次次落空。
所以,现在的房地产乱状的解决之道已经不是出台政策或是"国几条"的问题了,关键在于执行,执行的力度决定调控的效果。不下铁碗提高政府的执行能力,就算天天出个"国百条"也无济于事!没有执行,即使是将政策换成法律又如何?
很多人都说开发商和部分政府部门结成的利益共同体力量巨大,难以撼动,于是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持悲观态度。
其实我们可以想象,两会后,各个地方大员应该都被要求在房地产问题上下点治理的工夫,这次,广州走在了全国的前面。按理说,在几个一线城市中广州的房价不是最高的,被批评的也是相对最少的,而且广州似乎也是最不“讲政治”的几个大城市之一,这让我们对广州政府有了更多的一层期待——广州走在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化的前列,今天又走在了调控房价的前列,抛开经济学的因素来说,也抛开房价来说,这更有政治标本意义!
十七大前夕,广州输不起这场与房价的战役。
既然高层已将地方政府执行力作为今年确保房地产调控措施落地的一项刚性措施,无论地方政府以前是什么态度,现在只有提高执行力一个选项。换言之,对地方政府而言,时下不是要不要提高执行力,而是非提高执行力不可。
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广宁是聪明的。当然,广州这次没有退路了,不成功,便成仁!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