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引入开发商到拒绝开发商,再到重新鼓励开发商参与,广州市旧城改造的思路转了一个圈。
3月22日,广州市荔湾区政府带着9大类共42个招商项目在香港举办了招商会,项目总额达4.5亿美元,其中推介的重点包括一个拆迁规模达1539户的旧城改造项目。这是广州重新对社会资金开放旧城改造领域后,首次对外招商的旧改项目。
广州市此举表明,该市正式将“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旧城改造思路付诸实践。
城改模式之争
广州开发商参与旧城改造的资格于1999年被取消。当时政府拒绝开发商介入城改领域,是因为开发商之前参与的城改项目带来了很多问题,甚至制造了多处烂尾地、烂尾楼。
而业界对于是否应该允许开发商重新进入旧城改造领域也一直颇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开发商的商人角色决定了他们会为了追求利润而不择手段,后果便是为城市留下累累伤痕;另一种说法则是,在政府制定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引入开发商的资金和技术,能使旧城改造更加高效。
今年3月16日,在2007年广东省房地产市场景气分析会上,广东省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蔡穗声表示,他比较赞同第二种意见,“其实在过去的旧城改造中,开发商的参与起了积极的作用”,为广州城市面貌的改善做了不少贡献,后来出现的问题与“资金不足、政府对容积率的控制还缺乏经验”有很大关系,不能都归罪于开发商。
蔡穗声认为,在吸取以往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现在广州的旧城改造完全可以做得更好,而是否引入开发商参与城改项目则取决于政府是否希望用市场化的操作模式来处理这一问题。实践证明,在经济建设中,市场经济是最有效的办法,“如果抛弃这个做法,完全是政府自己做,不是做不到,但代价会很大”。在他看来,市场经济手段,是进行旧城改造最有利、有效的方法。
开发商的参与热情
事隔7年后,广州市政府再次向开发商摇起了橄榄枝。
2006年解禁的风声一经传出,广州的开发商便纷纷表现出参与旧城改造的极大热情。
“我们会参加荔湾区政府的香港招商会。”恒基中国地产有限公司中华区销售及租赁顾问田国强对记者表示,“我们很乐意支持政府做旧城改造。”他认为,在国内几个主要城市中,广州是最需要进行旧城改造的城市,北京、上海都已经成功完成改造,“广州应该奋起直追,不然旧城区会很快走向没落。”
目前,恒基地产在广州的5个项目都分布在老城区。
据田国强介绍,恒基在广州尚有4个项目未启动,这些项目都是上世纪90年代拿下来的,因为拆迁等问题至今未能进入开发轨道。其实恒基很愿意参与这样的城市建设,而且也已经为此投入了巨额资金。“希望政府能先兑现以前的承诺,这样我们才有信心再拿旧改项目。”
田国强表示,在此之前,恒基还是倾向于储备净地进行开发。
今年是广州实施“中调”战略的第一年,在几个中心城区中,孕育广府文化的荔湾区肩负着沉重的旧城改造任务。
早在去年年底的广州“两会”期间,荔湾区便提出,目前该区还是依靠政府的投入进行危旧房改造,资金压力相对较大,提议是否可以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引入社会资金进行旧城改造。
广州市长张广宁对这个建议表示赞同,并表示在广州未来的旧城改造工作中,将由政府负责拆迁安置,市政府先垫资拆迁安置费用,开发商介入建设后再补回这笔钱。
此次广州赴港招商的旧城改造的试点项目(恩宁路改造项目)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多宝街中部,与上下九商业步行街毗邻,总面积81146平方米,现有房屋1965户,面积149137平方米,整体改造的拆迁规模达1539户,拆迁安置资金大约需要5亿元。
荔湾区副区长陈玉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该区将集中推进鹤洞山顶地块、宝庆新中约地块等8个地块的连片危改工作。恩宁路危旧房改造试点将是这些城改项目得以全面推进的突破口。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