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王石的理想的“像生产汽车一样生产住宅”,那么杨国强则是“像生产汽车一样生产别墅”。
整个华南地区的开发商可以说是这场“新住宅”运动的始作俑者,2003年之前,广州等华南地区因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房市受到了8年的困扰。痛彻心扉的广州开发商在2006年的百富榜上居然有4人挤入前十,其中还不包括碧桂园杨国强这样在业内有着深远影响的地产巨头。碧桂园今年香港上市已成定局,2007年百富榜中也许我们又将看到一个甚至几个地产富豪的资本串升的神话。
如果说王石是理想的“像生产汽车一样生产住宅”,那么杨国强则是“像生产汽车一样生产别墅”。一位在广园快速路上驾着宝马750飞奔的企业负责人看到“碧桂园凤凰城”之后狠狠地憋出了一句:“简直就像墓地一样!”漫山遍野的别墅让宝马750沿着这些别墅足足开了10分钟。整个“华南碧桂园”占地12000平方米。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许多华南开发商就是用这样大规模的楼盘开发开始他们的创业历程的。他们最初面对的对象是那些香港人。
杨国强开发“顺德碧桂园”的时候其目标就主要是香港人。几十万就可以买到的别墅对于看见90平米的房子都称“大户型”的香港人来说简直就是顺手捡来的便宜。王志纲还帮杨国强想了一句“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杨国强带着这些“五星级的家”去香港卖。
碧桂园不但在香港无线和亚视上做广告,还把样板间搬到了香港的写字楼里。
从某种层度上来说相对较大的户型加上相对较高的品质与社区管理、配套,使得华南开发商们一开始就把住宅生产定位在比其时老百姓住的房子更高的档次上。华南尤其广州的房子至今仍保持在一个相对京沪更为便宜,但品质更高的位置上大概与此有关。但针对广州本地居民自住用的房子一直不能卖到好的价位,这大概是广州开发商颇受困扰的地方。广州连续多年人均GDP与人均收入均列全国前列,但房价却在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排名最末,香港金融风暴对香港人内地购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1997年之后的广州房市在痛苦中久久挣扎着。这也逼迫华南本地开发商在产销节奏上做更为合理的选择。快产快销的模式成为大多数华南开发商的选择,大盘模式只不过是为了实现在快产快销的模式上维持长期发展的策略。而为了促进销售,开发商想尽了各种办法促进销售。
广东利海集团副总裁莫嵘现在回忆起广州房地产开发那段黑暗的日子依然有些心悸。但好日子很快来了,广州房地产的复苏仿佛悄然而至,人们在发现上海房价疯涨的时候才开始意识到广州房价同样也在上涨。即便是在广州房价涨到5000的时候,人们依然认为广州的房地产市场是健康的,但老百姓依然没有说自己买不起房子。2005到2006年这种情况改变了。
一位的士司机开车经过广州工业大道金碧花园的时候说不出的酸劲开始冒出来了:“第一期房子不过3000,今天三期已经卖到了7000多了……”
到现在很少有人去认真的研究为什么2002年之后广州本地市场自住需求会被突然间激发起来。广州并没有过大的游资涌入房地产市场,温州炒房团一到广州似乎就很无奈,学者和业内人士们也认为广州的房地产市场很健康,但房价依然在几年里疯狂的上涨着。
有说法是老百姓可以按揭买房的时候,原本住着原来单位分的房子的老百姓开始有新的追求了:把原来单位分的房子出租,用租金来月供是好打的算盘。然而另一种说法则是那些在广州工作了十几年的外来人口在香港金融风暴过后缓过劲来了,日子开始好过起来,于是他们也开始进入买房高峰。
也许两种需求叠加起来才是2002年后广州房价上涨的原因。但与需求被激发出来相对应的则是2001年以后广州土地供应开始减少,2004年达到最低点,总共出让9宗土地,总建筑面积47.97万平方米。
杨国强的广州碧桂园也在这个时候迎来最为风光的日子,杨国强在售楼部亲眼目睹了广州碧桂园1分钟卖一套别墅的神话,买别墅的大部分是广州人。于是杨国强开辟了他在广州的第二个战场——华南碧桂园,12000平米的高档社区为目前广州最大的楼盘。杨国强就在这片远离广州市区的土地上用五年时间建满了各式各样的别墅和高档小高层。
2006年的胡润百富榜中碧桂园的秘密,碧桂园集团有十人进入胡润富豪榜500强,十人资产相加高达88亿元人民币,此为真金白银,因为碧桂园没有上市,所以钱都是拽在杨国强他们自己手里的钞票而不是股票市场上的数字。
2007年,杨国强决定让钞票变成数字,碧桂园香港上市木已成舟。与2005年的富力与雅居乐相比,杨国强显然晚了一步,揣着一年一个“碧桂园”梦想的杨国强在土地市场上接连碰壁,于是华南开发商的扩张之路,似乎必然要经过资本市场。
富力合生的扩张在前,雅居乐在2007年初也传来了进军上海商业项目的号角。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