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东西走向的长江、黄河文化带,在大陆西部的横断山脉地区的金沙江、雅砻江高峡河谷走廊地带,因为地理交通等因素,许多民族沿河谷南北往来迁徙,繁衍融汇,日久年深,形成中国唯一的南北走向的狭长文化带,它已经引起世人愈来愈多的关注。
道孚民居俗称“崩科”,其建筑学名为井干式建筑,又因其木结构而称为木楞子建筑。以圆木做崩科的整体骨架,以泥土或片石筑墙。崩科前面及侧面用圆木对劈,横向竖排,两头互相咬合,破面为内壁,圆面做外壁,房顶覆以泥土、椰油,用青瓦做汉式屋顶。它基点一般二至三层,高约5-8米。房屋保暖性能好,冬暖夏凉,预防地震,坚固无比。
一般民居内分为客厅、经堂、卧室。客厅内陈设豪华,富丽堂皇,经堂供奉神像,青灯长明,一尘不染,是家中的清净之地。道孚县的藏族民居,堪称世界民居建筑“双绝”:一绝是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奇绝的建筑艺术,它有纯藏式和藏汉结合式两种,前者居多。不论哪种结构,都是白墙红棕壁花窗,“品”字滴水檐,一楼一底或二楼一底,排列有序。二绝是因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如此这般的“大木屋”恐怕难以再造,绝版了,从后者的意义看,道孚民居因此而弥足珍贵。
由于道孚地处青藏高原、鲜水河断裂带,日照长、风沙多,昼夜温差大,属“四季无暑,一霜成冬”的典型高原气候,于是聪明的道孚人便巧妙地利用本地建材精心打造居室,使其冬暖夏凉,尤为抗震。在建筑材料上,道孚民居以木材、石材、泥土为主要原料,依山傍水、坐西向东,起到吸热采光,避风沙雨雪侵袭、保温安全舒适的作用。室内装饰也都用红色等“火热”的基调。外形多为四方形,二楼呈L形、凹形或回形,四壁多以片石砌墙或用泥土夯筑而成。它的内层结构是纯木材,架“棒柯”或“棒勒”,间隔为各种用途的房间。房间上装木望板,下铺木地板,顶盖用桦树皮或硬杂木条垫底再铺“阿嘎土”,日晒雨淋绝不漏水。屋架门窗外表的裸露部分,则多以油漆或自制有色土染过,防腐、防蛀,也美观大方。
道孚民居的房屋总结构,上为穿头木架通柱、双梁双檩双挂条,地扦锁脚井字形屋架,极为严密,防震抗震性特强。房屋的大小以“空”为单位计数,四柱之间为一“空”,小者十余“空”,大者达八十余“空”。在一楼二楼安装“棒柯”3至5个,既稳固又气派。整座房屋用“棒柯”、“棒勒”装修成主人或客人卧室、贮藏室、经堂、客厅(有的还分设汉式和藏式两厅)、厨房、走廊、阳台、厕所。道孚民居的内部装饰古朴而奢华。房间四壁、房门和梁柱上一般都绘满了精致典型的藏式壁画,窗上分别雕刻着龙、凤、仙鹤、麒麟等吉祥图案。每间屋的大门上都镶嵌醒目的两个狮头大铜环,凸显了与之相融的汉文化的特点。置身其间,色彩斑斓中,身边尽是龙飞凤舞,鹤翔麟跃。度母、花鸟、异兽、龙凤、五彩祥云图案精美逼真,每幅画都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而来到藏家最神圣的经堂,满屋的唐卡和七色小彩灯在四周闪烁,正面壁龛里一尊尊佛像旁,形形色色、竞相开放的酥油花,浓香弥漫,顿生肃穆之感。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