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央行宣布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同时上调27个基点,由现行的2.52%提高至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也上调0.27%,由现行的6.12%升至6.39%。
这是“另一只靴子”落地的故事。
楼上的人轻轻地脱下靴子放到地上,而楼下的人则瞪大眼睛竖起耳朵正等着这支靴子落地的声音。虽然没想到靴子落得这么迅速,但早有心理准备的楼下还是没有受到太多的惊吓。
加息并非针对房地产,但房地产不可能不受冲击。这次“预期之中,意料之外”的加息,会让房地产业这一池春水荡起一丝涟漪,还是掀起惊天波澜?
地产股逆市走强
加息的征兆已经足够明显,第一季度中国各银行总共发出新增贷款1.26万亿元人民币,已经用去今年计划新增贷款一半的指标;第一季度的固定投资已反弹至32%,其中房地产投资“功不可没”;今年2月份CPI指数为2.7%,逼近3%的警戒线,导致实际利率为负;流动性依然泛滥不息……加息理由不一而足。
在可预见的利空消息下,地产股被认为会卷入重灾区。
“银行融资额度较大的地产股,周一(地产股)甚至会有跌停的可能。”深圳英大证券高级分析师刘国宏和广发证券的地产分析师徐子庆得知加息消息后同时放言,而市场也弥漫着对“黑色星期二”重演的恐慌。
不料,3月19日的地产板块却大爆冷门,以泛海建设(000046.SZ)、万科(000002.SZ)、金地集团(600383.SH)为首的地产股上演了一出低开高走的“逆市大反击”,大智慧地产指数当日收于3179.59点,涨29.46点,随后几日也是一路看涨。
中广信市场总监韩昆对记者表示:“目前能够上市的地产公司,应该说都是资产相对优良,信息相对公开,资金实力雄厚,对于它们来讲加息不足以导致股票价格的下挫。”
资深地产专家分析,加息之前,由于对加息预期的担忧,房地产会出现低迷调整,然而加息后的房地产板块,却很可能呈现利空出尽是利好的反应,出现逆市逞强的走强。
加息影响被提前消化
一些房地产业内人士忧心忡忡:加息并非直接针对房地产,但对房地产的影响必然首当其冲。对于严重依赖银行信贷资金的房地产市场而言,加息将直接导致房地产商贷款成本的增加,房地产上市公司业绩的缩水,老百姓购房按揭贷款压力的加大。
不过,更多的分析人士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经济学家王小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加息幅度较小,而且未来加息空间也不大,对于偏热的房地产投资抑制程度有限,调控房地产还要更多依靠其他方法。
华泰证券地产行业研究员张驰飞也认为:“这次加息的幅度0.27个百分点是最低限度,更何况还是一次性的加息,无论对房地产开发商还是购房人,影响都是微乎其微的。大家更关心的,是加息会维持多久,幅度会不会加大。”
另一位地产分析师更是对记者指出,房地产公司不会在乎加息会使其从银行贷款的成本增加多少,而是能否从银行贷得到钱。如果能够贷到钱,相比巨额的开发利润,加息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基本可以忽略。
即使银行信贷对于房地产商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宏观调控的逐渐深入,地产公司对于贷款收缩的打击似乎抗性大大增强,“这也跟融资渠道不断拓宽,融资方式不断增加使公司资金来源多样化有关。”韩昆表示。
业内人士对记者说:“名义利率虽然不断上调,实际利率仍远高于名义利率。对于资金密集的房地产行业来说,测算一下,直接的利润影响仅有0.8%左右。”
中金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在一份报告中也指出,加息完全在预料之中。由于加息幅度不大,没有对基本面造成改变,同时市场对加息长期预测也一定程度消化了加息的影响,因此,这次加息对于市场影响不大。
未现提前还贷潮
相对于供给一方的房地产开发商,作为需求房的购买者则要承受更多的消极影响。
根据记者最新得到的情况,已推出固定利率房贷业务的光大、招行、农行等银行正在酝酿上调固定利率房贷的利率水平,新的利率水平大约在两周内制定完毕,而建行目前已经率先做出相关调整。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房地产市场影响最大的不是房地产企业,而是通过银行按揭贷款购房的消费者及投资者。
房贷利率的提高,意味着购房者将要承担更为沉重的购房成本。尽管27个基点让还款金额的增加并不多,但是对于中低收入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更何况,几次加息累计起来的效应,令购房者心理压力重重。
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个人贷款管理部副总经理储成龙表示:“对于加息日之前的客户,在2008年之前还执行原利率。加息日以后的新客户才按照新的利率办理,所以这次加息更多的是对尚未办理房贷的人影响更大。”
对于传言中可能触发的提前还贷潮,储成龙不以为然:“现在看来没有这样的迹象,首先由于各家银行还没有采取具体行动,市场上相当程度都在观望;其次,现在资本市场比较火爆,人们更多会选择将资金投入股市,而不会选择提前还贷。”
不过韩昆认为,虽然购房者要比开发商对加息更加敏感,但是市场上购房需求旺盛,真正需要买房的人,首先拥有足够的购买力,其次加息幅度比较小,应该不会抑制太多的购房需求量。
“对于购房者来说,真正让他们头疼的是高房价,相对于房价的高涨,加息的幅度和速度明显落后得多,既然已经支付了高额的房价,大家怎么会在乎这一点利率成本的增加?”王小广对记者反问。
此外,还有银行人士向记者透露,有些银行的房贷产品一直在打利率擦边球,事实上购房者面临的利率会比15%的下调更低,这一类的缓冲让购房者并没有面临多大的负担。
加息还将继续?
对于27个基点的加息,经济界似乎有点意犹未尽。
摩根大通亚洲研究部门负责人费尔南斯预计,中国央行将在第二季度再次加息27个基点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高盛的经济学家梁红也表示,以目前中国的经济现状,这样的加息幅度远远不够,预计中国在6、7月份还将加息27个基点。
如果中国真的进入加息通道,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还会只是涟漪么?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撰文疾呼,“请央行连续加息”。在陶冬看来,如果把目前两种趋势和房地产结合观察,问题就相当严重。为了赢利和市场份额,银行纷纷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和基础建设;而部分二线城市的房地产热,已经蔓延至全国大、中、小城市,连房地产新政重灾区的上海也开始蠢蠢欲动。陶冬甚至宣称,中国许多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上升开始失控。
“因为是今年第一次利率调整,而且是仅仅27个基点的变化。我们认为,这次利率调整对于各方面包括证券市场,还是信号的作用大于实质性的影响。但这次的信号传递了远比过去复杂的信息。”银河证券分析师左小蕾认为,“央行这次利率调整,实际上是在资产价格泡沫开始积累和形成的风险孕育初期,从资金价格的角度,给予了必要的政策管理和警示,对于防范泡沫积累、破灭带来的经济危机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左小蕾同时也指出,不排除有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
这一次加息,或许充其量只能给房地产市场荡起微微的涟漪,但是其包含的警示声音,进一步加息的预期,从中显示出的政府调控房地产的决心,则是不容置疑的。当宏观调控继续深入,也许房地产将面临的,就是一场滔天的波澜。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