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地产文化是一个被人们经常提及,但又实际诠释不足的理念。在我们看来,作为理论探索,现代地产文化将是中国新时期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创新实践,它又将影响中国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全程。讨论这样一个话题,应该说怎么评价它的重要性都不过分。
一、新文化角度看现代地产文化
现代地产文化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与地产的一种内在结合和有机耦合。它的根本基础在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文化创新变革大潮的全方位涌动。
从历史上看,任何一种新文化都具有巨大意义:在社会变革之前,它是社会变革的先声;在社会变革之初,它是新社会发展的有力推动;在社会发展过程之中,他是这个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之重要维系。
人们对新文化的记忆之深莫过于文艺复兴。这场持续了200多年的运动,最终荡涤了人们心头的旧文化污垢,使人们带着一种崭新的文化理念进入了新时代。而新时代开始之后,这场新文化运动还没有停止,反而加快了它行进的脚步。又经过200多年,平等、自由、理性等新文化的理念才开始真正从外在的法则变成了人们心中的自律。可以说,正是文艺复兴奠定了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
中国没有经过像文艺复兴那样宏大的新文化运动,发生在20世纪前半叶的五四运动,虽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是天翻地覆的,但是在挖掘的深度、普及的广度以及在时间的延续性上,都远远没有达到西方文艺复兴的水平。新文化的进程被挤压在一个相对狭隘的空间中蹒跚而行。改革开放以来,从特定意义上说,给新文化提供了一个崭新且宽阔的发展空间。而且,我国的改革也迫切需要一种新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之一,而科学发展观落脚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则是具有深刻历史内涵的。
21世纪之初,伴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大规模的住宅建设及住宅消费热点的形成,居住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人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要求。新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也绕不开人们现实生活中居住这一个现实的活动,或者说新文化观念也必然会在现实经济领域中,尤其是房地产这一产业中得到日益充分的体现。
住房的建造无疑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活动,但房地产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出现,却是近代的事情。在现代中国,它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真正启动于90年代。也就是说,它真正的发展,不过是十多年的事情。正是在这十几年中,中国房地产几乎走过了西方上百年才走完的路。从最开始排队等分房,到零星的个人购房,再到集体购房然后分给个人,最后发展到以个人购房成为住房消费的主体,房地产作为一面镜子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一个缩影,在本质上也是中国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的逐渐塑造和提升。没有人本主义意识的文化觉醒,住宅消费的主体身份经历这样大的变革也是不可能的。
然而,文化对房地产业的推动,还不仅仅表现在住宅消费主体身份的变革上,而且涉及地产产品--住宅--本身的进步以及地产运作形式的变革。伴随这一过程,带来的是持续的思考、不断的感悟和新的创造。它推动着房子从最初只是作为功能性的产品,发展到作为生态性的居所,并逐步成为文化审美的重要载体。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只有凭借文化,中国房地产业才能在经济利益之外获得一种新的精神动力,才能更好地提升或升华这个产业的内涵。因此,对当今的中国来说,地产的新发展必然依赖于文化的新发展,并逐步相互融合已势在必行。这样一种有机的内在结合的产物,就是现代地产文化。
二、房地产角度看现代地产文化
如果说以上分析主要从新文化的角度阐述现代地产文化,那么我们有必要进一步从房地产的角度解读现代地产文化的内涵。
从理论上看,简而言之,现代地产文化就是以地产作为载体的文化创新。从实践上说,现代地产文化就是要在新的条件下,将当代先进文化的理念全方位地贯彻到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
从我国现实社会发展的要求看,提出地产文化,其实质就是要在新世纪,在中国整个房地产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用创新的理念将现代居住文化全面融入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从而满足当代中国人在新世纪日益提高的居住生活需求,并推进新世纪新文化更好的发展。
在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作为理念创新,现代地产文化绝不是简单地把文化作为一种标签,而是对房地产的发展及住宅产品、居住要求的一种崭新的全方位全过程的认识,是要将现代居住文化与现代地产业进行内在的有机融合,同时也应是中国房地产业在新的理念指导下的一个操作性的实际推进过程。
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把握现代地产文化的如下几个性质:
1、时代性
现代地产文化的提出,不是源于文化和地产两个概念单纯的理论演绎,也不仅仅是把它作为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当然这也是相当必要的)来加以讨论,它最终要服务于既能提高人们的居住水平又能提升整个社会文化层次这样一个目标。对今天的中国而言,文化必须更快地发展才能在今天真正担当起精神动力和内在支持的角色。但文化的发展是需要载体的,而房地产就是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的选择而形成的一个主要载体;当然,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到今天,也必须依靠文化创新才能取得新的持续发展。
2、系统性
对于现代地产文化的认识,要把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看待,要构建必要的理论框架,从各个角度进行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它完善。比如说,这个理论框架的一个核心,是现代社会人本主义在居住当中得到体现。我们进行地产打造,就应该能够关照我们每个人,包括每个特殊的个人、群体,要有一个全社会人文关怀的概念。今天提出"新文化地产"这个概念,当然,不仅仅针对精英人士,而是要使得在中国房地产新一轮发展中的每一个普通人,都能与之相呼应并在其打造过程中得到其益处。同时,在新文化地产中要提倡科学精神,要尽可能把科技力量和文化力量结合起来,就像在我国房地产发展过程中,把政策力量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一样。我们还要讲究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生态和谐,以这些理论为基点,构建文化地产的理论大厦。或把理论框架的基本知识确立起来,然后在这个知识当中进行衍生和充实。
3、应用性
现代地产文化对企业来说,绝对不是仅仅从理念到理论,而应该是形神兼备的,具有指导或融入实务操作的实质性功能。如果说理论的框架主要是精神内涵的提炼,那么在实际操作当中更要注重它的形态。在产品当中,在房产运营当中,在小区建设、环境、配套当中,地产文化都应该有所体现;当然,在这些方面不可能完全创新,不可能每一个都是新提出的,但是我们可以把原有的东西系统整合、整理,提炼出一些标志性的东西,产生新的集成效应。在建立操作系统的过程当中,全面把地产文化的理念融入我们的实践工作中,地产文化的应用就有个抓手,这种"集成"对于这个那个房地产的推进就会产生重要意义。
在当代房地产的持续发展过程中,推进现代地产文化既是理念的传播,也是前进的旗帜。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地产文化对企业整个资源整合、品牌提升以及企业经营工作的推进,都是有重要意义的。为了使地产文化理念为社会、为行业、为我们的购房者所接受,理论框架的建立是必要前提,操作系统的建立是关键问题,传播系统的推进是重要手段。同时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经营系统,关键在于落实。如果这些工作抓好了,地产文化的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推进价值就会进一步得到体现。作为一种典范,它的示范作用会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和效法,从而对中国文化创新大潮做出积极的反哺。
三、现代地产文化之源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有一个"源"和"流"的问题。一般而言,社会实践需要是理念产生的"源",而必要的理论养料则是理论产生的"流"现代地产文化的产生同样有着自身的"源"和"流",即产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地产文化产生之"源",是实践中产生的人们对居住文化及居住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强烈需求。地产文化产生之"流",是中国古代对居住文化创造的历史传承,是西方现代社会对地产和文化的一种消化吸收,也是对中国近十年的房地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对地产和文化理论探索成果的发展。
但"集成"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这个集成的工作,就是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我们先人、西方和当代留下的思想材料,搭建一个新的思维平台,创造一个新的思考框架,逐渐充实整个新的理论体系,探索它的实践模式。最终对实践问题给出一个理论的解释和实践的回答。
鉴于我们的产业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我们的文化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我们的城市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于是有了包括这房地产业内外很多有志于此的同仁们的积极倡导:
现代地产文化不仅仅要促进地产业的发展,而且还要汇入时代文化发展的主流;
现代地产文化不仅仅要处在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一层次上,还要提升到时代文化这一层次上;
现代地产文化不仅仅要提高整个城市的居住水平,还要延续和丰富城市的文脉,让城市文明不断走向更高的阶梯。
与以往简单地呼吁地产发展要增加文化内涵的呼声相比,现代地产文化的思考应当更为坚实,它告诉人们:地产的灵魂依托是文化,我们应当用文化来扩容地产的内涵,用地产承载和反哺新文化的发展。相信在地产文化的引领下,我们一定能在房地产的运营中,展示新文化的灵魂,实现新都市的营造。
四、现代地产文化综述
随着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地产文化,不仅要继承以往居住文化的本质内涵,而且又被赋予了时代新的意义。可以认为,现代地产文化是以人本主义为核心,从现代人在居住上及房地产发展领域的各方面需求出发,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多种因素,而在住宅及房地产建筑的设计、构造及住宅文化、建筑艺术及生态环境的营造管理等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所进行的有意识的创造,从而能从物质和精神上普遍地满足现代社会中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居住要求,以及相应的社会和生产诉求。
在房地产新一轮发展浪潮中,房地产业内人士乃至社会各界关于地产文化的讨论日益增多,一些房地产发展商也开始把地产文化理念融入房地产开发过程中,这正是我国经济文化进步和人民群众居住水平提高的结果。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居民只求住得下,居住要求主要体现在面积大一些、楼层好一些、交通方便一些的层次。只是到了近几年,人们才可能产生一种对居住及地产文化的普遍诉求。人们不再仅仅要求面积与楼层,还要求居室的人性化设计;不再仅仅要求交通便利,还要求与周围环境在生态上的协调;不再仅仅单纯地追求某种艺术时尚,还要求融入人情关怀与民俗情愫……总之,不再仅仅想拥有一个住所,而是想拥有一个能比较充分体现居住及地产文化的现代生活方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文化历史的差别与现代的融合,促使中国人对现代地产文化具有更强烈的探索冲动与追求热情。在城市规划及建设开发过程中,"老房子"与"新房子"相争,"怀旧"与"求新"并蓄,各种风潮此起彼伏,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这一切的出现与人的生活水平与文化程度提高有着内在的关联,只有经济生活水平到了一定程度,人们才会真正关心地产文化,反之,对地产文化的关心也说明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已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在一定的意义上,现代地产文化也能直接代表人类生存的文明层次。所以,当前对现代地产文化的关注与追求的热情,也意味着中国人在生存上正走向一个新的更高的文明层次。
当然,同许多事物一样,概念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它的内涵已被把握,对地产文化的关注也并不意味着地产文化水平的自然提高。就房地产企业整体而言,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地产文化的认识尚停留在"朦胧"阶段,其真正的内涵及丰富的内容尚有待进一步把握。应当看到,地产文化在住宅领域中,绝不仅仅是变换一下居室的设计,也绝不仅仅是造一座假山、添一些花木、引一些河水,同样也不仅仅是把房子建在小河边、山脚下。现代地产文化既然是人们对更高的生活质量的诉求和有意识的创造,那它必然涉及人的生活中的很多领域,包括生理的、心理的、习惯的、民俗的、信仰的、时尚的等诸多因素,从而涉及建筑学、哲学、社会学、民俗学、艺术、宗教学等诸多学科,诸多因素的有机整合。这一切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加以认识,但都不是可以仅凭经验和知觉就可以轻易准确把握的。因此,对现代地产文化的本质内涵的深刻理解及对其表现形式的准确把握,还必须有意识地通过综合的、系统的深入研究去达到。
对现代地产文化的全面研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一方面,由于它深入到人类生存的深层次的文化层面,需要有较高的理论洞察力和较广的知识背景;另一方面,它同人的现实生活及现时代的经济运行密切相关,还需要有现实层面的信息,最好还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为此,我们试图朝着这样一个目标努力:使人们对地产文化的潜意识变成显意识,使分散的、表面的理解变成系统的、深刻的理解,使熟知变成真知,从而使开发商、消费者及所有的市场主体与关心这一主题的社会人士具有更高的市场理性,使房地产业的经济活动更有效率,并促使人们的居住生活走向更高的文明层次。总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现代地产文化的探索、研究及应用发展应该能够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此文系上海易居研究院特稿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