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提出,加大廉租房和新社区住房建设是住房保障体系的重中之重
针对房地产市场价格增长过快,供应结构不合理、市场不规范这些问题,去年我国出台了20多项政策,对住房供应需求改善,对消费的引导,对稳定楼价,都有一定的作用。但起到的效果,从目前市场看,不是特别理想。其一,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偏差,其二,政策出效果需要一段时间,很难在1年或者是2年内把政策效果完全显现出来。
而2007年,将是政策落实年,根据《广州市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的指导以及刚刚结束的两会的讨论,我们似乎看见,广州的住宅市场正在向双轨制楼市方向发展,就是除了政府保障型住房外,商品住房将分为“政府调控的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其他商品住房”两种,从而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居民对不同价位的商品住房需求。有专家认为,双轨制可取但住房保障体系需尽早完善。
广州楼市将呈现双轨制
近日,业界人士聚在一起,讨论最多的就是广州楼市将走上何方?广州的楼价会不会像市长所说的会降?市长将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降低楼价?最后,讨论出来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广州楼市将呈现双轨制,而楼价将会有个分水岭,分水岭就是当前的市场均价或者是政府认定的某个价格(如限价房的楼价等)。
比如说,以最新的广州楼价均价7729元/平方米为分水岭,那么未来的市场上,7729元/平方米以下的房子将是“以政府为主导,政府通过‘双限双竞’等措施对新建商品住房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满足市场对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的需求”的那些房子,而7729元/平方米以上的房子将“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满足中等收入以上家庭的住房需求”的房子。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发展商的话来说,就是“普通住宅的价格应该控制在7729元/平方米以下,非普通住宅就应该由市场来调节,因为每平方米卖到2万元、3万元的房子已经跟普通的消费者没太大的关系了。”
住房保障体系成重中之重
去年公布的《广州市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显示,政府保障型住房建设11.43万套,建筑面积900万平方米,用地面积450公顷;供应总量从“十五”期间的年均45万平方米提商到年均180万平方米,占住房供应总量的比重从“十五”期间的5%提高到17%。
《规划》还显示,规划期内,优先保证政府保障型住房和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供应,规划期内供应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3747万平方米,占总量的70%。
有专家认为,在房地产市场采取双轨制是可取的,但政府保障住房建设提速也成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比如廉租房和新社区住房建设要提速,这样可以逐步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但该专家表示,相比起廉租房以及新社区住房,目前属于政府保障住房建设里面的单位自建经济适用房(简称“单位自建房”)似乎进展太快,争议也更多,相关政府部门对此应该重新审视。
华南理工大学建设经济管理与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广东房协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幼松也表示,在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必要的住房保障这个问题上,至少前几年,政府对此的注重程度是比较弱的,期望未来这方面会有所加强。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