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选址偏远的廉租房,将会进入广州市区内。
近日召开的广州市"两会"上,针对一位政协委员提出的"政府在进行廉租房规划建设时应优先选址老城区"建议,政府迅速回应:2007年在建的廉租房项目,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
广州市人大代表、市国土房管局副局长李明告诉记者:新选址的15个廉租房项目,很多都选址荔湾、越秀、海珠、白云等老城区,其中今年就将有92.8万平方米的"新社区"竣工交付使用。
据了解,在此之前,金沙洲作为15个廉租房项目中第一个建成交付使用的新社区,共有4000套廉租房,居住对象是通过审核的双特困户,租金每月是1元/平方米。但金沙洲位于广州西北面传统意义上的郊区,目前交通不太算方便。因此才有政协委员提出上述建议的一幕。
记者在刚刚公布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广州要投入15亿元建设廉租房,到明年底,全面解决广州5643户双特困户的住房问题。
对于广州市政府的此举,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价所所长邹晓云表示,"这也算是大手笔了。"因为与国内其他很多城市相比,广州廉租房启动较早,规模较大,而且能在市区腾出地块,实属不易。
不过,广州高调地推出廉租房计划,背后另有深意。去年年中强势出台的"国十五条"地产调控政策中反复强调,各地要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廉租房的土地供应,其年度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总量的70%,以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
恰好当时旧城改造过程中如何安置拆迁户的问题,正让广州市政府有关部门大伤脑筋。既然调控政策如此要求,政府"顺水推舟"把这些项目定义为"新社区",原本只针对拆迁户的供应范围,也加进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两个概念。
"这样一来既顺应了新政要求,也满足部分中低收入群众的需要,可谓一举多得。"有市场人士如此分析。
对于市区内的廉租房对入住人士设定何种条件,广州市房改住建办的易主任告诉记者,目前除金沙洲"新社区"外,其他廉租房项目都在建设中,入住人群的具体条件可能有所调整,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原来"人均居住面积低于7平方米"的规定,会增大到"低于10平方米"。
其实,2006年以前,广州并无实质意义上的廉租房。已经有20年历史的广州"解困房",虽然是全国做得最早的,但一度处于尴尬状态。1995年,这些"解困房"改称为"安居房",1999年又改为"经济适用房"。到了2002年~2003年左右,由于得不到市场认同,不少处于滞销状态。
据熟悉当时情况的人士介绍,这些经济适用房都位于较偏远的区域,由于开发过程中未实行市场化运作,造价并不便宜,和周边的楼盘也没有形成呼应之势。那会广州市商品房价格不算高,没有多少人愿意去购买这些房子,一度积压了数万平方米。
如今,随着广州房价持续爆涨,这些经济适用房自然脱离了昔日的窘况。但种种经验教训,也影响了广州市政府在新一批廉租房选址上的决策。
当然,廉租房建在市内的成本比建在郊区要高出许多。如何平衡开发高成本与政府住房保障制度低收益之间的落差?会否造成政府在这方面负债过高的新困局,有关部门也没有给出答案。
"但这种做法已经是势在必行了。"广州国土房管局副局长李明强调说。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