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罗康瑞
欧美的媒体喜欢把罗康瑞比作是中国的唐纳德•特朗普,然而即便是《东亚经济评论》也认为罗康瑞与特朗普最大的不同也许在于与政府的关系上,特朗普会公开的嘲笑纽约市的市长,但罗康瑞显然更熟悉中国式的官商交流,《经济学家》杂志称罗康瑞为“关系大王”。
罗康瑞与上海市市长韩正的关系甚厚,尽管在瑞安集团的网站上,瑞安集团真正进入内地开展业务始于1985年,但是,《华尔街日报》发现1984年瑞安集团曾与上海共青团合作开发过宾馆,而韩正曾经担任上海市团委书记。近年来,在房地产界,罗康瑞的商人形象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在内地都是独树一帜的,比如说,他与霍英东长子霍震霆的前妻朱玲玲之间的绯闻,又比如说他与自己他在电视台推出一档《创智赢家》的栏目,然后自己时常出现在节目当中。
在上海滩与香港,罗康瑞显然是一个更为时尚的商人,这与内地新近跃起的地产商人以及李嘉诚、郭氏兄弟这样的香港地产商人的形象完全不同。
然而,即便是在香港商界混迹已久的罗康瑞在筹划瑞安房地产上市的时候依然遇到了困难,哪怕其手中有上海新天地这样的优质项目。6月,瑞安房地产在香港上市已经经历了一轮失败,罗康瑞依然镇定,但到了8月,筹划新一轮上市是罗康瑞有些惊魂了。
他牵涉的是上海社保案,瑞安房地产“创智天地”项目贷款中有15亿为社保基金,罗康瑞提取了其中的8亿多元。直至9月,上海社保案逐渐公开,瑞安房地产上市面临最后冲刺的时候,罗康瑞才首度回应已经的传闻,披露瑞安牵涉的社保基金贷款。
上海创智天地项目两年多前启动时,瑞安选择了摩根士丹利和汇丰制订的融资方案——由汇丰安排海外的银团贷款;国内则选择上海社保基金的资金,15亿元规模的贷款,利率约在6%至8%。罗康瑞否认与上海社保基金有非常接触,程序是按正常贷款程序进行的。罗康瑞承诺年末将归还贷款。
10月,瑞安房地产顺利在香港上市。
12月25日,瑞安清还所贷的社保基金。
对于现年58岁的罗康瑞而言,也许上海社保案本身对他影响并不大。然而,上海社保基金案所涉太多,对于大多数商人而言,卷入政治,多半是自己并不情愿的。
危险的投资
罗康瑞并没有过多的卷入上海社保基金案,作为香港商人的他对于资金来源的判断也许有他们谨慎的一面,然而,没有港资背景的上海本地房地产商人也许并不那么幸运。上海社保基金最初的投资去向多半与房地产有关。
1996年前后,是社保基金投资房地产的高峰期,投入资金在60亿元左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社保基金投入的五大房地产项目均已动工,分别是如今的明天广场、永银大厦、东银大厦、东海广场和来福士广场。由于有关房地产项目未成立项目公司,社保基金的巨额投入无法构成产权投资,只能采取借款参建形式。当时的合作方式,是由社保基金与项目所有人签约,后者承诺先还本付息,待项目建成后再予分红。当年社保基金借款与浦发行社保部商定的利息,是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和物价指数之间取高者,再加两个百分点,由此最初确定的年息约在15%至20%;分红比例则一般定为四六开。然而,上世纪90年代中,上海社保基金投资接二连三的遭遇失败。
1994年,浦发行社保部受有关指令向东海广场投资4.8亿元,项目由此动工。然而天怡公司一直拒绝就东海广场设立项目公司。浦发行社保部虽有巨额投资,但不能体现为项目产权,只能采取借款名义。至1998年,因中央清理整顿社保基金投资,上海社保基金后续投资受阻,东海广场就此停工。由于东海广场自始至终未能成立项目公司,浦发行社保部的投资无法律效力,浦发行将天怡告上法院,法院判决天怡公司偿还4.8亿元借款本息,然而此时,东海广场仍然“烂尾”,天怡公司根本无法还本付息。之后,经上海政府有关部门安排,由当地一家国有企业接盘东海广场,社保基金方始收回5.48亿元本息。
其后社上海保基金又先后陷入“万都中心”等项目当中,几乎无法脱身。但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依然在不断扩大。
上海社保基金案到底涉嫌多少上海滩的房地产项目至今无法判断。然而8月爆发的这起震动政坛的案件对上海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正在慢慢的显现。也许中国房地产与政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隐约映射着一种行业本身的不安。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