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谢谢林先生对三亚美好的祝福。下面有请香港中原地产集团中国区总裁黎明楷先生。他的演讲题目是:宏观下的市场——06小结,07展望
黎明楷:各位业界、媒体的朋友、领导你们好!我本身是做中介代理的,不是学者,所以分析能力是不强的。这次过来,因为本身到了年底做小结的工作,和大家简单的汇报一下,市场发生了什么事情。
也有简单的管理宏观调控的解读,还有我们有分公司的城市市场情况如何?还有07年的展望。
宏观调控来讲,从92天开始有三轮宏观调控,但是一轮还是二轮是随你定义。粉色线(如图)是房地产投资的增长率。我们看第一轮宏观调控之后就跌下去,在2000年左右开始回升,引发第二轮宏观调控,他们把2003、2004年算为第二轮、第三论。因为第二轮来讲本身是方向性的政策为主,就是指导方向,就是我出了什么问题,应该往哪些方面调。但是效果不太明显,就变成三轮的硬性指标。如果要分的话,二轮、三轮分为一轮也可以,就变为一轮的时间比较长。
宏观调控的政策变化很快,尤其是媒体、业界的朋友都知道,过去这两年究竟发生什么事情。
很简单的归类,宏观调控调整供应结构。国六条提出调整供应结构的方向,就是中小户型的增加,怎么增加法,应该到九部委15条细则提出要求,70%的90平米以下的住房里面。增加中低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
刚开始是从项目来讲,后来就放松了,最后出现了只有两个城市用最严谨的方法,就是深圳和大连以项目限制70%和90的规定,其他城市还是按照整个城市的供应量来算。
供应方面还有限外政策,到目前来讲,我们说是方向性的东西,各地暂时还没有细则出台,限制就是外地人购房的方向是如何,如何限定、监测这个人究竟买了多少套房,细则没有出。没出不表示各个城市是一样的。从北京来讲,七月份外地人基本是不可以购房了。所以外国人想买也买不了,大家都在等细则出台。上海也是一直等到9月左右,也有部分的区不办了,外地人想买房也买不到了。因为我们是做中介对这方面比较敏感。除了这两个城市以外,在南方的广东、深圳,现在细则一方面没有出台,另一方面动作也没有。香港人的基业还在买,买多少都可以。其他城市我暂时没有听到细则准备出台。
另外关于二手房交易个人所得税是7月26日出台,基本定了买卖房所得额的20%是要交税。他留了一个头出来,所以大部分城市都这样执行,如果不确定原值,就是不知道原来买这个房花了多少钱,可以按售价的1-3%征收。按理来说,原值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大部分都说我不知道原值,都按这个标准来收。大部分城市都是按下限,除了四川省是按照3%征收个人所得税。
另外金融门槛步步提高。一方面在06年有两次加息。人民币的存款准备进增加,外汇存款也增加,同时发布三期定向票据,给银行钱再收结,从贷款方面从政府角度是进行限制。
总体影响来讲,官方的看法是全国房地产市场总体良好。在宏观调控之下,也有积极的变化。变化方面一是住房供应结构调整有了良好的开端,政府在70%和90限制开始严谨。另外住房保障工作力度逐步加大;虽然现在还没有见到,但是已经开始做了。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稳步落实,这也是好的一方面;房地产市场至虚有所好转,表现在一直都说开发商有污盘不卖,现在预售证一出都要卖;还有证券市场方面动作的习惯已经有所调整。整个市场的秩序在宏观调控下确实有好的发展。城镇房屋的拆迁也有好的控制。
刚才讲了很多的好,主要还有指标就是房价还没有谈到。在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方面,我们会看到基本上在06年年中左右增长率比较高,现在已经在06年政策出来以后,全国的投资额开始下降。
土地的购置面积减少,一方面购置面积代表土地的供应方面其实也有所减少。整体的是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的初步的解读。
对于几个重要城市的影响,一个是土地出让成交萎缩。我们看到几个大城市来讲,北京应该是算是比较好的,供应还有保持。一月份卖地之后,9月份有次卖。广州、深圳总体土地的拍卖量不多,一方面有政策刚出来,但是细则没有出来,对于这方面地方政府比较谨慎。
现在看一下房价,房价分一手和二手。一手的住宅市场销售价格,上海是深蓝色线( 如图),起伏不定。很难说有跌,但是升又没有什么升。因为一手和开发商开盘是什么类型有关系,所以起伏可以理解。但是以北京、广州、深圳三个城市来讲,一手房价还是一路高走,从05-06年的现在,一直都是高走。跑得最快的是深圳。从2005年1月到现在确实涨了不少。
一手住宅市场销售面积,基本用比较平稳可以来说,上海波动比较大而已,广州、深圳、北京整个一手销售住宅面积没有大幅度下滑和增长。所以可以看出,价格是在上海以外都是上升,但是销售面积还是平稳的。
看二手和一手有点类似,从上海住宅来看,一手没有什么变化,二手稍微有点下调的迹象。北京、深圳、广州的二手房价也是一路攀升,还是以深圳本身的二手价格升得最快。这和一手也比较接近。
但是销售面积来讲,二手市场的销售面积北京、广州、深圳也算是比较平稳,没有什么跌,但是上海的住宅成交量有明显的萎缩。今年上海是比较难过的一年。我们做中介感受是比较深的。
说完几个大城市,说一下二线城市。从土地市场来讲,几个大城市在土地供应商是有萎缩。但是从二线城市来讲,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并不是很大,供应还是比较正常,从重庆来讲是比较丰富。其他城市,天津在年初的供应比较少,后面的供应业恢复了正常。土地市场方面主要因为是一线重点城市,二线城市受这方面的影响不大。
从一手住宅,我们可以看到总体成交量是比较稳定。就是一手的成交量和其他的大城市一样,还是比较稳定。波幅比较大的是成都。因为每年五月、十月是交易会,是交易的高峰期。所以看到五月份有非常高的成交量。从整体来讲,成交量是平稳的。从价格来看,因为有一手市场根据项目会有所变化不同。总体来讲,几个城市价格也是轻微的上升,上升的幅度不如北京、深圳那么明显,其实也是升的,只是升的不太厉害。
二手住宅市场和上海差不多,都有所下跌,天津的二手量跌得比较厉害,其他的城市不太明显,但是也可以看到,整体二手房的交易量是下跌的,价格来讲是基本比较平稳。为什么二手住宅市场萎缩这么厉害?就是因为国家政策出台之后,买方都有预期就是房价要跌,但是业主态度是比较强硬,不愿意降价,所以能成交的价格都是平稳的,所以成交的价格收缩很多,因为买卖双方的心理差距比较大。所以市场的交易量有明显的萎缩。
未来,我们看发展趋势,建设部也有宏观调控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看宏观调控的基调还是存在的,主要反映在大部分城市的房地产价格还是比较高的,还是在比较高的水平。从政府要面对社会的舆论来上,老百姓舆论渠道比较多,反应对房价不满。另外土地的闲置现象依然很严重,目前来看,很多的土地仍然在闲置。
大盘现象引起建设部门的注意,曾经建设部有一个分析大楼盘对整个市场的影响,综合是有好有坏,但是总体上来看,结论比较清楚,大块土地批出来,给开发商开发的行为是弊多于利,未来大规模的开发也是有约束。
新一轮宏观调控议论纷纷,大家都在猜,宏观调控是不是继续,如果继续会有什么样的措施。我们作为记者身份在这里没有什么好猜测的,反正未来宏观调控会继续,什么措施不知道。
土地供应方面是应该向中低价位住房倾斜,也与住房保障衔接,这方面地方政府的动作会比较多。
另外偏向于中低价位、中小桃杏和政策性住房的土地供给也会倾斜。
住房的供应结构:70%总量控制为主。住房建设供应总量规划开始透明化,因为政府还没有出住房的计划,可能以前没注意,可能有出。现在的报道比较多。看到十一五的计划,列举几个比较大的城市已经公布,我们会看到比较有趣的现象,这里特别标出红色(如图) 有年均规划住房建设量,十一五建设总量是低于05年的销售面积。如果按照这个规划来继续实行表明未来的供应,现在是不足的。上海的情况也是住房建设量低于05年总体的销售面积。应该比较多的是广州、深圳,他们规划年均住房建设量是高于05年的平均水平,高的幅度也不多。我们有理由相信,06年比05年好一点,基本和需求持平的供应量。重庆是比较偏低,如果按照规划出来和销售量相比,供应是不多。几个比较大的像南京、青岛、郑州,规划出来的年均住房建设量和每年的销售面积有比较大的差距。如果,我们纯粹来看未来哪个城市值得投资?
总体来讲,每个城市都不同,很难划一条线,是升还是跌。因为整体的供应量是会增加的,土地的供应集中在郊区。从这个角度判断,郊区的物业有下跌的压力,实际的供应量是不是增出来,增出来有没有这么多。所以我们有下调的压力,下调的幅度有多少,也很难猜测。
从开发商来讲面临资金压力也是很正常的。小的开发商面临的压力比较大,中介代理方面应该机遇是比较大,因为越来越规范,以前不规范的中介公司是面临压力比较大。
至于房地产基金方面,也有限外政策,让投资的过程麻烦一点。但是,不可怀疑的是,包括国内也成立基金做房地产投资,在国外也非常注意国内市场上非常看好。今天刚收一个E-mail,有一个基金想投资这方面,所以未来房地产基金方面,会持续发展。
其他方面,国内企业对基金需要也增加,所以未来基金进入房地产市场机会比较大。
谢谢大家!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