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接下来进行“南海听涛三亚问道:城市观点论坛中国行·三亚圆桌”
主题:全球化下的三亚城市发展
在新一轮城市化浪潮中三亚站在全球视野进行城市定位,也为三亚的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命题。站在中国的最南端,结合三亚自身区域位置与城市自然环境,发展新三亚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城市高度!
我们的主持嘉宾是海南省社科联副主席、海南大学教授曹锡仁;对话嘉宾是中国房地产住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元端;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商界传媒、商界杂志社总编辑刘旗辉;中国经营报首席房地产记者谢红玲女士。有请各位上台。
曹锡仁:各位先生上午好,下面有一个圆桌对话,从我们组织者设计结构,这是比较畅开的结构。我们轻松一点,因为刚才的演讲非常严肃,按照时间安排,圆桌对话的题目定位在全求化背景下的三亚城市发展。为了对话方便,我们需要对对话的主题稍稍进行解读。因为城市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太多,我们今天的对话,应该聚焦在什么样的核心问题上,或者什么样的话语链上进行沟通、对话。因为三亚城市定位在十一五规划中市委市政府已经有明确的定位,就是三亚的城市发展要打造成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他追求的目的定位是在近期在亚洲著名、世界指引这样国际化旅游城市。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看到三亚从去年开始,一直在策划在海内外征集城市名片,从而关于打造三亚城市精神一系列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活动,名片征集活动取得巨大的成功和轰动效应。在这个基础上,在城市发展意义上,市值提供城市核心竞争力,提供精神动力系统作了大量的工作。
今天的会议,又是城市观点论坛,论坛的核心又与地产相关联,使我们感觉到城市的发展、文化的提升、地产的表达,似乎形成系列的关系。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精神文化的支持,同时在地产的意义上,需要地产的相关联的表达,从而使城市的精神、文化、发展走向有连贯性的配合。今天通过这个简单的解读,不知道其他的嘉宾是否认同,今天圆桌对话的主题,核心词、关健词就是城市、文化、地产。希望在这三个之间寻求对三亚未来城市发展有意义的思想和考虑。好不好各位?
先请哪位嘉宾重点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张元端:对于城市的发展解决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发展房地产业一方面给经济的发展作贡献,另外又要依托城市的发展。这是相互的。第二解决个性问题,三亚城市有自己的特点,他和其他城市不同的是,就是自然环境非常好,适合旅游、度假。这可能是三亚经济发展亮点。所以我觉得,以解决共性和个性问题。如何解决旅游问题,房地产业是旅游的重要内容,如何发展旅游房地产,是很重要的。
曹锡仁:张会长提出要加大旅游房地产。我听过一个三亚的定位,要把自己定位为旅游城市目标,但是在三亚实际情况一看,适应三亚的城市个性和未来发展的定位,三亚的房地产包括他的需要,钟教授也提出,房地产从城市规划理念、建筑的风格式样如何表达有更好的办法,或者有更好的理念结合在一起,否则随便拿出一栋楼,你说是上海也可以,说是北京也可以,无法识别,如何能说出这是三亚的房子。从而表达三亚独特的城市建筑风格和品位。
张元端:度假城市很多,三亚必须有他自己的特点,讲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发展,必须有集成的创新,是有创新的集成。我们现在创新都关心欧美的建筑,把欧美大陆的建筑搬过来。但是外国人来,不看欧美建筑,包括现在城市也有这样各问题,一大堆俄罗斯风格,外国人说我不看这个,我想看旧街道里,北京的胡同有。刚才讲城市名片,名片是自己的特色,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这个名片是没有用的。如何发展海南当地的文化,乡土文化是相当重要的。如果又是旅游外地的克隆。我认为城市发展有三条很重要:第一条是规划,有些城市的规划是比较乱;第二是基础设施;第三是城市管理问题。刚才已经提到,特别是三亚人口很多,建筑发展很快,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我认为三条要加快步伐。
曹锡仁:谢谢张会长。其他几位嘉宾。
刘旗辉:我说几句,主要是一个外地人来看三亚的角度。刚才主持人讲到,城市、文化、房地产。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为什么有意思?因为我们最近也一直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我自己的一个体会。刚才听到市委书记的话,听到有很多的感慨。很巧合,上个月我住在这个酒店,和我的家人度了十天假,我告诉大家,我除了住在这里度假,我在三亚哪里也没有去。为什么?因为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的。我就在想,就和主持人说的话题,还有书记讲的很多话。我觉得,我也去过很多城市,开过很多会。我觉得很多城市发展的特点好象都是一样的。我刚才听到三亚的信息产业,应该抓文化、创意。我觉得刚才书记讲得很好,如果三亚真的有一首歌、故事片、一本书。我认识一位王丽萍,她创造“太阳岛”一首“太阳岛”就把太阳岛唱红了,其实太阳岛就是一个荒岛。如果三亚的各位人士真要打造三亚的形象,我们参加很多的会议,各界的精英人士,把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在文化上面。如果三亚在文化上没有什么突破,就是旅游。刚才大家讲要有什么特点。我在温哥华待过一段时间,他是一个海滨城市岛,主城区有一个公园,我和夫人走了20多里路,如果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那个公园早就被房地产开发商掠去了。但是温哥华在100多年前,就决定任何人不准动这个的一草一木。如果三亚包括他的特点,热带的优势,自然环境,能不能在三亚有大型的公共的公园。这是我的一个建议。
还有,我刚才听说有宣传部的部长在这里,我给部长提一个建议,在北京找一个精英的人出一首歌,要深深吸引人们。
另外对房地产有一个建议,在三亚很早以前,我和房地产开发商接触过,特别是和合肥的那个很大的地产商。我觉得三亚发展旅游的房地产我认为是应该的,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说要有什么特点,我可能现在很难说有什么特点。但是要注意,三亚的高端房地产、中端房地产接替性的发展,不要一窝蜂像亚龙湾全是高档的房地产。另外,在考虑房地产的时候,能否分出中、高低端的角度去考虑。至于有没有海南的欧式特色,可以根据市场、开发商的个性来考虑。我暂时说这些,谢谢大家!
曹锡仁:谢谢刘总编,是商界杂志的总编辑,多年关注国内外的商业活动和整个市场状况。他结合自己的旅行体验,对三亚的如何发展,如何保护环境提出城市的文化品位以及对房地产开发的持续策略有很好的建议。其他的几位嘉宾有什么高见?
谢红玲:经济学家不说话,让记者先发言。三亚是旅游城市,书记也讲过地产是城市的发展动力之一。我认为这个地产是旅游地产。我认为三亚的地产开发还没有深度。我参加我们报社组织的欧洲地产活动,就考察了德国的一个旅游度假区,它是以温泉度假的小城,大家会想有别墅、温泉的度假村这样的形态。但是它还有旅游商店,一个店接着一个店,每个店都非常的有特色,形成非常有特色的商街,在旅游的时间,可以买各种的纪念品,非常的精致,很有德国的特色。我想三亚的旅游,在旅游商业地产上有很大的欠缺,包括刚才给书记提出问题的那位嘉宾提出的那样,如果开发商有眼光,把握商机,可以把海滩作为旅游开发的机会,有人说这样会破坏环境,如果你建设的是非常有特色的建设,为这个沙滩增添特色,就是给自己开拓更广阔的商业天地。
在一个月之前,我们报社组织地产的圆桌论坛,请来国内旅游地产策划的王志纲,还有美国一家私募基金,他们的发言给我特别深刻的印象,他要拿出30亿美金投资中国的房地产,他相中的是山东的旅游区。他说在开发这片土地时,他是一个外国人,一定要找到这个区域的灵魂来,他做精神地产,而不是物质地产。如果三亚可以把自己的灵魂找出来,自己的精神彰显出来,就可以找出自己的魅力之地。
曹锡仁:这个美国的基金没有说三亚吗?回去建议一下。
谢红玲:我建议一下他。
曹锡仁:谢女士是资深的房地产记者。有请两位经济学家。
巴曙松:中国的发展形式是扩大内需,主要是贸易顺差很大,贸易摩擦在增多,投资又不能增长太快,要扩大消费。原来中国消费特别大的特点就是有钱人的消费,我买两百平方米的房子,他买汽车,对无徵不大的关注远远不够。像货币的升值时期,这方面增长非常快,现在有一个可能,一个游客到境外消费,希望能够有过的旅游点吸引这批游客,不要出现,在日本经济日元升值时期,全世界都去日本。
前一段时间我去德国,他那里有一个大学,大学旁有一个小路,很普通的小路,因为康德在这里教书的时候,每天下午四点去散布,叫做“哲学家小道”。教授问,你是中国人,我说你为什么不是日本人,他说第一中国人多,第二是韩国人多。我想是把我们的游客留在中国。因为13年前在三亚实习过,亲眼看到三亚十几年的变化,那时候市委市政府开会,今天的变化情况非常大。今年春节准备在三亚度假,机票定好,作为一个普通的旅游者,市场要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我买张北京到三亚的机票,买经济舱非常紧张,因为到三亚的都是小飞机,要在后面挤四个小时,高个子很受罪,到了地方想找个地方捏下脚,找不到。我先来踩个点,看一下,春节看一下十天、八天,最主要的是在酒店,有什么事情可以吸引我,有什么安排?没有。国庆节去了丽江。丽江那个地方有雪山,有三、四家约好,住在四合院,有一天下着冰雹、小雨,穿着雨披看张艺谋的印象丽江,现场坐得满满的。在看的时候非常受感动,艺术的力量非常巨大。一大早起来,买票,淋雨,穿雨衣,看了一天。如果没有这个的影片,有可能很快就回来了。在春节不知道有没有?如果有,可以给提供。谢谢!
曹锡仁:巴教授通过案例给我们提醒,其实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的都是在不经意间,像他说的“哲学家小道”都是很普通的。像欧洲发现有纪念意义的,没有进行修整,就是保持下来。三亚也有很多,当年有琼崖古道,现在剩下几个石礅、石盘磨,已经被破坏了。这些东西在鹿回头都有很多的历史遗址,被整理出来,重新认定,把历史文脉延续下来就是很好的品牌。巴教授的提醒非常有价值。钟教授能否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下?
钟伟:我举几个在三亚相关的例子,当时大家追求一线,都把酒店建在离海很近的地方,大家都追求潜海,潜海是没有节制的,几年前是在海滩的很远地方,几年后就发现离海滩几十米的地方。第二,我不说城市,是国内很美丽的城市,1995年之前,沿海的城市建筑正在被拆除,因为在沿海建筑的别墅区都是非常标准的建筑垃圾,很不幸在三亚看到很多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被拆除的时间不会太久,如果不拆除,三亚会逐渐被大家忘记。如果三亚发展非常好,这些垃圾就会被拆除,与其这样,还不如找出三亚的自己的特色。
第三,三亚的功能区非常弱,建成区只有18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就是十来万。很多人来到三亚之后,不知道三亚市在哪里。只知道亚龙湾的几个酒店。导致城市不能对旅游业任何支撑。我不认为这个城市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如果有好玩的地方,必须有有趣的文化,必须有有趣的人。三亚没有有趣的文化也没有有趣的人,这样导致我们不能像在丽江人以类聚这样的文化。三亚和很多非常偏远的路线都是高端的路线,以吸引游客量的规模,不追求单个游客的效益,奶油不断被撇掉,大量的牛油没有了。这样不是很好的事情。谢谢!
曹锡仁:谢谢钟教授,钟教授和其他几位教授,虽然嘉宾举的角度不同,案例有所差异,据我看,表达一个共同的理念性的东西,就是城市是要发展,地产是要发展,经济是要发展,一切都需要发展。不发展是不可能的。但是如何发展?怎么架构未来发展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品位?如何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并且为城市未来发展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提出了很多的理解和间接见解,他们举得案例不大,但是都有建设性。
所以特请林常委能不能做一个互动,发表一个意见?
林葆玉:刚才各位谈的案例都是很典型,这是作为三亚城市发展不可避免的,作为市委常委都是非常重视,从今天的到会情况,江书记特意过来。我也是自始至终,因为本身体会也是很深,曾经在政府干了五年的副市长,2003年又过来市委。对于整个城市的房地产发展深有感触,刚才和张市长作了前面的交流。刚才学者谈的问题,我们三亚引起高度的重视,由我们这些学者、专家,特别是全国的精英大力支持,三亚在发展前进过程中,使三亚发展到大家所预期的目的。谢谢!
曹锡仁:由于时间的关系,咱们的对话不能够延续下去,让我们再次感谢这几位嘉宾,因为他们给我们提出的是城市的发展一定要注入文化要素、因素、提升文化品位,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最深层次的根。让我们大家都为三亚发展不仅是美丽的城市,同时也是文化的三亚而努力。
主持人:非常感谢几位给我们带来非常精彩的对话,接下来请几位嘉宾,在议程结束之前上台合影留念。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