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陶瓷 能否以文化震颤仿古砖的灵魂
仿古砖的现今状况就是没文化
近两年,在建陶行业谈论仿古砖的频率比任何一种产品都要高,原因在于个个都在把它当作摇钱树。有能力的是大上而特上;没能力的创造条件也要上;手头有几个闲钱的更是耐不住寂寞,于是所谓的贴牌经营便应运而生。
一时间,专业做抛光砖的也要弄一块地方出来展示仿古砖,哪怕自己没有生产,买都买一些回来装装门面,以示实力,以示不落潮流,以示文化这玩意没什么大不了,谁都可以玩几下;专业做瓷片的企业,更是不能落伍,仿古砖不就是瓷片的延伸产品么?能有什么奥秘呢?于是不仅仅是在展示方面有所表现,在行动方面也相当迅速,往东拿几块样板,往西拍几张照片,往南买几副网版,往北就取几个概念。于是有叫古典砖的、有叫瓷釉砖的、有叫饰釉砖的,有叫全瓷仿古砖的,有叫瓷质玻化釉面砖的……一夜之间,几乎家家都弄出了这个叫仿古砖的玩意儿。当然还包括那些叫这种旋风,叫那种石;叫这种系列,叫那种贵族;叫这种西洋卡拉,叫那种秦唐遗风;叫这种红袖添香,叫那种雪山飞狐……文化的,文盲的,文学的,文艺的,闻所未闻的,应有尽有,无所不有。
正是因为有人倡导,也正是因为有一大帮人的起哄瞎闹,仿古砖也就依依呀呀地走进了建陶所涉及的每一个角落,大有高歌猛进的势头,谁知是建陶行业的一种潮流呢?还是建陶行业真正走向了下流?为什么总是一哄而上?为什么总是千人一面?为什么一些仿古砖企业总是还没有弄清真象就拿起价格的屠刀狂砍猛杀?为什么人人都在倡导的仿古砖文化却总是与终端势不两立?这是不是所有的仿古砖始作俑者对自己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影响力有了远远超过实际状况的评估?
自从仿古砖在中国问世以来,当初各种报刊反复讨论,以及这种形式那种方式的仿古砖论坛,可谓众说纷纭,各路神仙也都高调而狂放地作过多种会诊与谋局。然而,至今没有看到一篇透彻的从消费者行为角度去分析利弊得失的文章,这无不说明了中国仿古砖市场是混乱的,是没有主次的,是从根本上都不具备文化内涵的最为本质的运营操守。
仿古砖因没文化难成市场主流
记者曾走访过全国多家大中型建材市场,通过数字及调查,而今消费建陶产品的主流并非仿古砖,占80%左右的人仍然把抛光砖作为自己的真正首选。一是因为抛光砖可选择的范围极大,加之产品的质量完全能够得以保证;二是因为抛光砖铺就的整体效果豪华、气派、亮洁;三是因为抛光砖更容易选择与之配套的其它产品,诸如地脚线,背景墙,家具等等;四是因为抛光砖的光洁度会给人以舒心的感觉,诸如墙地的应衬,光线的调和等等;五是因为抛光砖的平整度会给空间带来异样的感觉,诸如表现在精细、精致、精美等多个方面。
相反,就而今的仿古砖,其本身的质量还存在着太多的问题,诸如变形,诸如吸水率的有效保证,诸如防滑,诸如开槽及切割后的平整度的保证。再一个方面就是产品的配套功能并不能满足现今装饰装修的多功能需要,太多的时候,其样板间是不能够像抛光砖那样完全移植,在大环境之内,看起来的确漂亮、时尚、现代、前卫,可是一旦置于你所要求的那种空间,就会显得不伦不类,除非你是另类。因为仿古砖的配套问题始终是落后于其它品种的需求。正是这一点制约了仿古砖不可能像抛光砖那样进行异样的点缀。
因此,仿古砖必须要进行新的革命。诸如多系列的花色搭配,多规格的品种搭配。尽管有人把仿古砖说成是装饰装修的精典,什么都可以进行组合,诸如与木材,诸如与金属,诸如与抛光砖,诸如与石材,诸如与布艺。可是,而今的所谓设计师们,有几个做出了这种配搭?有几个又弄出了非凡的效果?大多数是停留在想像和说教之中,他们没有这个实力,也没有这个能力把他们的仿古砖装饰理论变为现实。仿古砖就是仿古砖,别把这玩意太妖魔化了,当心弄出来的效果不是人们所想象,退款赔钱的事还是少做为妙。
记者曾建议过许多朋友买仿古砖,他们之中不乏文化人,不乏做官的,不乏经商的,不乏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但最终他们还是买了抛光砖,买了木地板,买了石材,就是不买仿古砖。问其原因,答曰:这玩意不可靠。说它气派,又太冷了一点;说它豪华,又太暗了一点;说它文化,又太牵强了一点;说它前卫,又太俗气了一点;说它潮流,又太古灵精怪了一点;说它时尚,又太妖言惑众了一点;说它现代,又太未来了一点。仿古砖在他们的心目中,的确就是一个不伦不类的货色。是不是我们过高地估计了仿古砖在运用方面的价值?是不是我们把它吹得太神了一点?是不是我们太急于求成了?这被人绕过的生意,仿古砖企业及企业家,还有那一批策划人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它的另一面冷遇呢?
仿古砖因素质无法拒绝伪文化
一提起仿古砖,就会让人想起秦砖汉瓦。因为这东西倡导的是古,是文化。所以而今做仿古砖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有文化的人。他们张口一来就会把几千年的典故向你讲得天花乱坠,说他们的品牌是从以前的以前哪年哪月就开始了,弄得假的跟真的一样。这年月做仿古砖生意,没有口才是不行的,没有故事是不行的,没有口号是不行的,没有长头发的设计师是不行的,没有光头佬策划大师加盟是不行的,没有络腮胡的广告人是不行的,没有超级写手是不行的,没有耳目一新的广告画面是不行的,没有像日本芥茉一样呛人的广告语是不行的,没有像陵园一样阴森得可怕的展示厅是不行的,没有烧酒咖啡红酒普洱茶之类的东西是不行的,没有几本形如砖头一样的各类词典是不行的,没有几幅国画、油画、山水画之类的挂图是不行的,没有几块陨石枕木是不行的,没有几本光屁股女人之时尚杂志是不行的,没有几副名家题字是不行的,没有水车、风箱、蓑衣、牛皮、羊角之类的道具是不行的……否则人们会笑话你,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这些最起码的东西都没有,玩什么仿古砖?
仿古砖是需要文化的,文化从哪儿来,就是从这些被人忽视的东西上得来。难道你不知道故事就是一种文化?长头发光头佬络腮胡就是一种艺术的代名词?烧酒红酒就是酒文化?普洱茶就是一种茶道?词典画作就是一种本真文化?陨石、枕木、水车、风箱、牛皮等等之类,就是自然文化?……
也难怪,仿古砖的文化就是如此这般,还有文化人去感冒这种文化吗?真正的砖却没有真正的砖文化,而是把文化的符号套上去就成了仿古砖文化,这是哪一类逻辑?仅仅利用这种浅薄的伪文化去提升仿古砖的品牌影响,可想而知,是不可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的。倘若扒掉这些东西,你的仿古砖究竟是什么砖呢?能有什么差异吗?能不千人一面吗?千人一面的东西能有什么竞争优势?玩文化是需要有水准的,别让伪文化给你丢了脸面,那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许多的建陶老板,就是运用这一技巧,三五几天就弄出一个牌子来,还大言不惭地对外声称:我们的仿古砖品牌隆重面世了,它是有文化的,它是有档次的,它来自于某年某月的某一个故事。我们是在传承历史的、文明的、世界的一种文化精髓,终于在今天胜利地推出了这一个百年难遇的品牌。就因为它是远古的,至尊的,所以我们把档次定在与世界接轨,但价格却是国外的三分之一,当然比一般产品是要贵一些,但它是有文化的,所以我们的明天是美好的。瞧,这话听来多动听,多有文化水准啊?!
在今天这个激烈竞争的日子里,有多少人在如此地大发白日梦?谁都可以想像。把仿古砖定位为一种文化砖,这的确没错,但是有几个企业,有几个品牌是在真正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呢?但愿我们的企业及企业家,多些务实吧!文化不是一两天就能铸就,它需要沉淀,它需要发展,它需要总结,它需要付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走进属于我们的那一片天地。
品牌品质文化相得益彰竞天下
仿古砖对建陶行业来说,它的确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有着巨大的张力。谁能把握,谁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否则,你怎么玩伎俩都将无济于事。
任何企业,任何品牌,任何品种都有它一定的市场规律,如何寻找这种规律,那就要靠自己的实力,自己的技术,自己的设备,自己的人才,自己的研发,自己的营销,自己的管理,自己的服务。而这一切,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机会都是公平的。谁都有自己的潜在客户,谁都有自己的成交客户,谁都有自己的离开客户。企业如何去巩固,如何去挖掘,如何去提升服务,那就靠自己的方式去谋计了。
真正的成交客户大多数是通过企业营业大厅的展示;第二就是通过服务热线的招商;第三就是通过技术人员的推广;第四就是通过媒体的全方位报道。而后就有客户前来自动认同,加上营销人员及时的专业水准的服务,从而让客户获得期望。有了这一切之后,客户就会对你的品牌产生好感,并以品牌及产品引以自豪。当他采购并认定是达到自己的希望时,他就会在外界广泛地给予宣传,并推荐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
相反,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得不到更好的展示,也没有考虑对外正式招商,更没有推广说明,亦没有媒体报道,这时,你就会被别人遗忘,而且更得不到别人的重视。那么,你的客户就会选择到竞争对手那里,有时还会传播你自身企业的恶名而影响你的生意。
作为仿古砖营销,如何发现潜在客户,首先你必须要通过最好的展示,一是展示产品;二是展示形象;其次就是努力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通过媒体不断地发布新产品消息以及刊登适量广告。同时还要在重要地段,搞一些别开生面的促销活动;再其次就是培训销售人员的技能以提高销售效率,进一步理解客户,将产品演示和利益传播一定要通过客户带到四面八方去。这时的客户就会认知你的企业,认知你的产品,他会从心底里认同你,从而和你建立诚信关系。然后他就会关注你的细节,并广泛地加以比较,最后会同你谈到采购的事情,于是价格便成了关键,因此你能否把握,就要看你最后的决策了。
仿古砖发展到今天,虽然也有了几年的历史,但通过近些年的激烈竞争,加之一些贴牌商的不理智运营,消费者亦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仿古砖的未来,就一定是走品牌化的道路。通过渠道管控,通过广告传播,通过文化塑造,通过产品的质量提升,从而建立起强势的品牌,以增强社会影响力,以逐步达到更为理想的以销定产,真正实现将品牌做到最为彻底的实力竞争,那才是最后的赢家。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观点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