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新城三期:叛逆还是回归?

https://www.guandian.cn   郑维奇 张继忠   2006-10-20 14:27:56   来源:[ 传媒 ]

  9月6日,联盟新城三期脱下了西装,穿上了唐装。而在这一天前后,关于联盟新城此举的是非评论风生水起,省内各大媒体一时间争论不休,肯定与质疑同在,鼓励与观望并存。

  到底什么样的房子才符合中国人的居住文化?什么样的建筑语言才是现代建筑精神的完美表达?中国传统建筑的经验及风格是应该被批判地继承还是会被彻底地抛弃?中国人应该住什么样的房子?

  这些问题,会在一瞬间怆然模糊又蓦然开朗。而在这些问题面前,中式建筑的声音一度显得战战兢兢,中国的建筑师们集体失语。外来设计挑逗戏弄着成吉思汗的精神图腾,世界对于中国建筑的印象,只不过是张艺谋作品中的大红灯笼。如此,浪迹天涯的中国建筑,怎样把似箭的归心,写在日夜兼程的归途?

  10月13日晚,“联盟新城中国式居住高端论坛暨三期现代中式产品说明会”在郑州裕达国贸酒店开幕,再次引发了人们关注“中国式居住”的大讨论。王庆海、胡葆森、冯仑、王受之、陈向京等各界大腕云集;央视著名主持人李霞在深圳录完《同一首歌》后连夜赴场助阵;联盟新城三期设计师手记--《中国式居住》新书现场发布;郑东新区特颁大奖--“郑东新区国际化宜居社区”定点联盟新城。全球最火爆女子器乐组合--古典时尚组合现场演绎,星光大道冠军李玉刚与孔颖继央视角力后,再度郑州争锋。

  不唱“国际歌”

  对于目前的房地产行业而言,这是一个大唱“国际歌”的年代。

  不信?你翻翻报纸,看看那些有关房地产的广告语:不是案名充斥着“国际”,就是内文中全是“国际化品质”、“国际化居住”等字眼,好像少了“国际”两个字,自己的楼盘就很没面子,就不是好社区。

  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时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居住文化,出于现实利益等一些追求,他们将自己或者别人的项目规划设计和开发模式简单地进行复制,导致在这个城市中大家总能看到眼熟建筑。

  近两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民族文化的再度复兴,国人开始重新审视文化的价值取向。今天的中国,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东西应该被珍视。“罗马柱”、“圆拱门”、“欧风”劲吹之后,如同文化取舍,东西方建筑的取舍也一并摆在我们面前。是彻底放弃延续了五千年的中国式居住方式,全盘接受西式建筑,还是在尊重中国人的传统居住习惯基础上与世界融合,与现代中国人的生活融合?

  这是中国建筑界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开展商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中式建筑要走向世界。中国人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人居方式,有自己的文化追求,只有拥有具有中国深厚文化内涵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我们才能在世界的建筑文化和生活文化里面站住脚。”在论坛中,广州集美组总设计师陈向京这样说道。

  这一次,一向与“国际”、“世界”等词汇联系在一起的联盟新城,要将中式建筑推向国际建筑舞台。

  只刮“中国风”

  在世界建筑历史中,中国古典建筑占有重要一席。而在现代,中式建筑似乎已经日渐式微,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是外国人的发明,而这些由外国人发明的“洋建筑”已经占据着中国人居住生活的绝大部分。

  在世界日益走向融合的今天,建筑形式的融合也从未停滞。“洋建筑”到今天已经成了中国现代人居住生活的经常形式,而“新中式建筑的国际化”之路也在延续。“新中式建筑”在国人的期待中,在中国文化层层温柔阻隔中,呼之欲出。

  郑州市副市长、郑东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庆海在论坛中说:“近几年随着我们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房地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目前,房地产已经进入全面提升品质、注重环境、注重功能且人性化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中,要特别突出文化底蕴。而我们联盟新城今天提出的'中国式居住'这个话题正是顺应了我国目前房地产发展的一个趋势。应该说,在房地产发展的关键时刻,提出'中国式居住'这个新的话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他说:“联盟新城三期推出的创新现代中式建筑可以说更有个性化。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在国际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几千年以来,中式建筑也是吸纳了各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发展到现在,和现代建筑的一些设计理念相结合,不仅具有现代风格,而且更能够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色。因此,三期的建筑更有特色,环境更好,功能更好,品质、质量更高。我想随着联盟新城三期乃至四期五期的推出,不仅在我们郑州、在河南乃至在全国的地产界都会产生重要的示范作用。”

  风格“很中国”

  谈及对“中国式居住”的印象,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用了六个字来概括:“很中国、很现代。”

  他说,一说到“中国式居住”,留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恐怕更多的就是那种旧社会的概念,就像经常在电影、电视剧中经常看到的那样。但在现在的生活中,这样的建筑和生活方式似乎是无法实现的。

  在现实中,有的人喜欢传统的人居格局,建筑了古典的庭院,但现代空间感缺失,有的人喜欢现代居住风格,但在心底里保持着对传统中国人居生活的美好回忆。如何使两者有一个很好的结合呢?

  联盟新城在“国际U尚生活”之后,关注中原人居的生活本原,将中国人的温暖生活记忆融合,那么其产品必须以一种全新的现代中式建筑来为现代中国人提供一种最适合他们的居住体验。

  关于这个问题,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建业住宅集团董事长胡葆森介绍说:“当初我们做这个联盟新城的时候,我们和市里面的领导一直希望把联盟新城建设好,希望联盟新城七期的建筑,每一期风格都不一样,能够把世界上最先进的建筑风格都包容到联盟新城的建筑群里面。三期的时候,我和设计师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在风格上确定选择中式的,在大家经常见到的四合院的基础上,把现代的建筑符号加上去,在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表现出新的创造,能够让老百姓感觉到这个建筑的时代气息。所以说我们的建筑很中国、很现代,也就是我们在设计联盟新城三期时的理念。”

  居住“很现代”

  对于居住,冯仑有着自己的看法。他首先讲了一个故事,他说,在安徽农村的戏剧里经常有这样的情景:有一所老的房子,小姐是在上面居住,她经常通过上面的洞口来看下面的公子,因为古时讲男女授受不亲,另外从大厅进去以后,在边上都有一个小房子,这个房子很小,一张桌子摆四个凳子,但是这个房子旁边还有一个小的空间里面只有一个凳子。

  因为那个时候大户人家都有现在说的二奶,在当时叫二房,当时老爷在二房打麻将的时候大房来找。如果大房看到老爷和二房打麻将的话会感觉很没面子。这个什么二房和三房就会按照中国古代讲的避之,这个时候大房看到他们是在一起聊天,就没有什么想法了,这个就是二房要给大房面子,大家和谐共处,这就是在中国古时的中国式居住。

  现在的独生子女比较孤独,怎么恢复过去的邻里之间的沟通,让大家有一些玩耍的地方,现在建的这些小区小孩一出去玩就会碰到汽车。但是做了这个庭院以后就不用操心汽车了,这就是“中国式居住”,这和刚才讲的旧社会是不一样的,因为现在的独生子女也需要玩耍。

  美国洛杉矶艺术学院终身教授、现代设计教育重要奠基人王受之说:“我觉得中国式的现代居住形式这个东西在我们国家的房地产开发、住宅开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其实经过了几个阶段,我们现在还是力图走现代的空间,比如小区的配套那是很现代的,在这个现代的基础上再在内容上贴上一个形式上的符号。”

  “在中国这个环境中长大,还是想吃小米饭而不是牛排,中国经过了这20多年的探索终于找到了自己住着舒服、自己满意的产品。这其间一系列产品都是逻辑发展的步骤,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是抓住了我们中国人所需要的现代化的生活空间,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属于中国传统大众的。把这些结合起来以后,我不敢说联盟新城第三期是百分之百成功,但是可以说是在中原大地上开了一个好头。”

  设计“很艰辛”

  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有其艰辛的过程。联盟新城三期中式建筑的推出也不例外。

  据胡葆森介绍,这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怎么和设计师一起使河南一些生活品质特别好的群体的要求得以满足。我们想在创造这个产品的过程中,比较准确地把握到21世纪的居住理念。业主是希望简单地回到50年前的居住方式吗?肯定不是,他们既想有中国式的感觉,同时又不是简单地对传统的抄袭。这个过程对我们来说,应该是非常复杂的创造的过程,当然最终的任务落实到设计师的身上。怎样在112套房子里面把这些要求都容纳进来,把他们共性的东西准确捕捉到,并通过设计师高超的技艺表现出来,这是很大的挑战。

  陈向东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说,从理论上来讲大家很容易理解中国式的设计,但是对设计师来说怎么体现中国式的设计?他们在最初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首先要研究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和西方的生活方式是不同的。上了年纪的人可能都比较容易理解到生活方式与旧城的关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这十几年的变革,旧的环境已经打破,新的东西进来了。但是传统的东西这十多年里没有继承下来。

  “在我们设计里面,一开始我们所看到的设计,实际上里里外外的生活方式都考虑周到了,这里面包括大的中央广场,这是公共的空间,另外每四到五户之间就有一个大概100平方米的公共庭院,这个公共庭院是适合于邻里之间活动的一个空间。每个房子进去以后就有前庭后院,既能保持每户之间的私密性,又把邻里之间的活动区域连接在一起,从这个设想来讲,我认为我们的设计实际上是考虑到了中国人的追求生活方式,在形式上我们并不强调一些传统的符号,我们只注重心理、空间上的一种感受。”

  无关“大战略”

  建业近几年来一直坚持省域化战略,从建业过去开发的产品看,以前主要是欧式建筑,这次提出“中国式居住”这样一个理念,然后做现代中式的住宅,这跟建业的战略是不是有关系?

  胡葆森说:“产品的定位应该说跟战略的关系不是很紧密,倒是跟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结合得非常紧密。这次联盟新城总体定位以及三期的定位像我刚才已经讲过的那样,主要是想把世界多种建筑风格融合到联盟新城的建筑群里面。三期的设计跟我们在省域化的战略没有关系,如果这次能在市场上得到非常好的认同,我们也会把三期的风格作为范本,今后在其他的城市,比如洛阳以及经济比较发达的河南其他城市进行复制,这个过程我相信取决于我们对市场的判断,假如市场需要的话,我们会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在其他的城市推出这个建筑,毕竟这是尝试性的推出,等待市场的检验。”

原始出处:[ 河南商报 ]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观点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

评 论comment
正在加载评论,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