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住宅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联合国城市管理最佳范例指导委员会常委、全球城市发展理事会副理事长蒋明君】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我很高兴,也很荣幸地应邀参加2006中国(深圳)住宅产业国际博览会,在此,我要感谢中国建设部,住宅产业中心和组委会为大会顺利地召开而付出的努力,使我们能够欢聚一堂。
2000年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全年峰会,和2006年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会议,我们觉得可持续的住房是重大的发展方向,涉及社会环境经济和多方面的因素,包含了从小的城镇和大的都市,和各种人类居住的联系,以及城镇和周边地区的联系,没有可持续性住房发展就没有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可持续的住房发展,关系到了可持续化能否取得成功,并成为21世纪亟待解决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
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其中,三分之二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地区,有效地管理城市发展,为蜂拥而至的人口解决住房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发达国家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尤其在中国、印度等这样人口巨大,而又处于不断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建设的国家而言更是如此。而在与住房相关的水资源利用和卫生条件来说,我们越来越面临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缺乏饮用水源,在发达的国家超过十亿的人口缺乏安全的饮用水源,而在不断地高档住宅高楼大厦又需要大量的靠非水资源,而与此同时,城市平民却面临着愈发严重的水危机。可以说,城市水和卫生危机,正严重威胁着贫民窟居民的政府标准。
例如在肯尼亚的内罗毕的贫民窟居民,他们不得不依靠私人水贩子获得生活用水,他们买一升水需要支付的价格往往是北美市民平均水平的5—7倍,这使他们越来越贫困,这种危机也在威胁着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的挑战证明,如果快速发展的城镇中的人类住区得不到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经济全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我们不能为我们的人民,特别是城镇农村的居民提供安全的住房安全的饮用水和适当的卫生条件,这些基本的需求,可持续发展只能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如果我们希望为所有的人提供适当的住房,如果我们希望为更多的人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和卫生服务,我们就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合理住房规划,通过向普通民众提供他们可以支付得起的住房,并用相关的法律行政手段来保证政策的实施。才有可能寻找到问题的出路,这些政策还需要有关政府、相关部门、企业集团、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共同完成。
加强对相关经验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加强对资金的投入和有效合作。北北合作组织是由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金融集团共同发起,并由联合国第二十届历史大会批准和第6号决议批准,其宗旨是通过社会组织企业组织和企业集团金融机构的合作,在北纬35以北的国家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维护生态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联合国城市管理最佳范例的技术转让和经验交流,建立城市评估和交流体系,举办与其宗旨相关的国际会议和国际博览会。
北北合作组织将与中国建设部住宅产业中心积极合作,积极发挥北北合作组织的纽带作用和贡献,将国际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一并带到中国,为推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中国的住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此次论坛主要讨论住宅产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既然城市是经济增长、社会和政治的中心,我们也无力扭转人口从广大的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流动,那么,我们就必须携起来手来,与各位专家学者一道,与市政官员一道,与企业和相关的国际组织紧密合作,建立并强化城市、乡镇和村庄的居住体系,发挥本地经济优势,通过将城市经济活动与其周边地区联系起来,为首要城市提供更多有吸引力的选择,最终促进日益增多的生活与生产活动。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观点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