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先生致辞
【主持人】先生们、女士们,下午好!2006中国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趋势论坛现在开始,首先我代表本次论坛的主办方2006中国(深圳)住宅产业国际博览会组委会,对各位来宾、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和由衷的感谢!
现在请允许我向各位来宾介绍出席今天论坛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
论坛嘉宾: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深圳市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吕锐锋;
广东省建设厅厅长劳应勋;
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宋春华;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童悦仲;
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副局长王挺;
联合国亚太地区协调委员会执行主席、联合国北北合作组织亚太委员会执行主席、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施拉普罗夫·根纳吉;
联合国城市管理最佳范例指导委员会常委、全球城市发展理事会副理事长蒋明君;
香港特别行政区房屋委员会建筑小组委员会主席叶国谦;
振业集团董事长李永明;万科集团副总经理张纪文;同济大学教授、博导、建筑节能与新能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龙惟定;欧文斯科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建筑改造业务中国区总经理汤姆·麦卡利
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现在有请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深圳市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吕锐锋先生致词,大家欢迎。
【吕锐锋】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下午好!今天2006中国(深圳)住宅产业国际博览会开幕了,我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向参加会议的国际友人,建设部领导,省建设厅领导,各兄弟省市的代表,各位专家,以及参展单位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为了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精神,实现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目标,市政府有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加速住宅产业化工作的整体推进,努力实现建设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环保的住宅建设方针,探索并走出了一条具有特区特色的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之路。
近年来,深圳主要抓了几项工作,一,调整和充实了领导机构,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调整和实施机制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涉及部门多,政策法规方面还很不完善,而且存在着技术多门的现象,整体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必须整合行政资源。深圳早在2002年底就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主任,14个职能局办和基础设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深圳市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
去年以来,随着政府机构和职能的优化调整,市政府及时地调整领导分工和扩大成员,使覆盖面更广,协调更加有利,形成政府职能部门的合力,加速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的整体推进。
二,初步建立了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从2002年开始,逐步编写和发布了十多项以推进住宅产业化配套的法规,2006年3月,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颁布实施,该条例第19条,明确规定了住宅产业现代化在循环经济中的地位和任务,在全国城市中第一次为住宅产业化立法。
三,确立了具有特区特色的住宅产业现代化之路和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市住宅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政策标准现行,示范基地引入的政府工作指导方针,培育了以科研开发为基础,规划设计为先导,标准工厂化式建造,高品位、低能耗的社区能耗的住宅产业链。
四,全面开展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深圳在住宅建设和物业管理中,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引入了太阳能利用,雨水利用和污水处理回收使用,住宅工厂化生产,垃圾的分类回收管理,和垃圾减量压缩储存输送。住宅小区绿化,住宅的节能、节水、环保建设和改造,屋顶绿化等住宅产业化的综合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降低了资源消耗,改善了社区和室内居住环境。
五,以申报国家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为契机,全面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是一项涉及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引导,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今年以来,围绕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的总体目标和实施战略,已申报国家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为契机,市政府加大了住宅产业化工作的整体推进力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以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为突破口,发扬社区敢闯敢试的改革创新精神,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分阶段推进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从法制建设、行政措施,经济政策,技术创新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探索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效益好,人力资源节约的住宅现代化发展之路。
近期,我们还将重点加大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力度,在行政措施方面,对经济适用房政府投资的住宅建设项目,明确规定应采用住宅产业化的四节一环保的设计和建筑体系,将逐步把通过住宅性能认定作为商品房销售许可条件之一,适时采取公告的形式,发布限制与淘汰落后技术的产品目录等等。
在经济政策方面,通过财政政策,税费政策和保险政策,建立适当的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激励机制,研究制定住宅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奖励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先进单位,建立住宅产业的数据统计与情报分析系统,研究开发资源节约、节能省地,住宅工业化的建造体系。充分发挥税费的调节作用,引导正确的住宅开发建设与消费。将保险机制引入住宅的品质保证,通过市场机制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在技术创新方面,加强住宅的工厂化住宅技术的开发研究,大力发展轻钢结构,新型的隔热防渗结构,成套的厨房卫生间等等,加快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多个住宅示范基地,如科研基地,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等等,建立和完善符合深圳气象特征与地方特色的建筑节能技术体系,研究既有住宅建筑的节能改造技术,同时推进科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
太阳能光热系统等在建筑中的应用。推行以系统厨房、卫生间为主的菜单式全装修技术,总结提高住宅智能化技术在安全防范和物业管理中的应用,积极推广各种新型管线材料和小区主要道路设置管网的公共试点。同时还试点推广社区集中供冷技术。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中国(深圳)住宅产业国际博览会已初步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和知名度。在展示深圳在住宅产业领域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介绍国内外住宅产业的最新科技成果,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希望深圳住宅产业国际博览会放眼亚太地区,立足于中国住宅产业发展,走长期快速的品牌化之路。
我们今天举办这样的一个论坛,就是为了集各方精英商讨发展之策,希望各位专家和代表尽显才华,介绍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产品,探讨解决住宅产业现代化面临的种种课题,为促进我市循环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我相信,这次以住宅产业现代化和循环经济为主题的论坛,不仅将对住宅产业现代化与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将通过展示住宅产业的最新科技成果,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家和学者的互动对话和相关的展览等活动,增加广大市民对住宅产业现代化和循环经济的了解和参与。为我市国际化城市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借这个机会,我祝愿2006中国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趋势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观点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