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上网的时间与图腾镜博客诞生日是同一天,即2003年7月1日,图腾镜3岁了,不经意间已经是一个饱经风霜的网络“老虾”,那时候,深圳地产界流行叫地产剑客。写博客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网络心态”调整,也就是说,不管你写什么样的文章,笔下流淌着什么观念,都要经得起推敲,否则,网络“板砖”就会如“泥石流”一样向你滚滚而来。后来,镜子弄明白了,网络既是学习的地方,也是磨练人的地方。
●写在博客前面的网络故事
中海·阳光棕榈园是深圳较早推行网络营销的楼盘,几乎80%以上的业主都在业主网络论坛里试过水,业主通过网络组织过N次五花八门的登山、旅游、下棋、打球等健康活动。镜子看过他们的不少文章,山水伊人、高老太等都是“藏龙卧虎”型文学高手,在现实生活中她们更是具有较高素质和地位的文学老师。
山水伊人刚上网的时候,喜欢写随笔,有一次出品了一篇有争议的文章,不明身份的“马甲”在网络里用“板砖”对其轮番轰炸,山水伊人是一个刚直不阿的好人,哪里吃得消网络这股突如其来的漫骂声,结果,因网络漫骂而大病了一场。可见,山水伊人不但在生活中是认真的,而且在网络上也是认真的。
后来,二郎三星告诉镜子,如果有马甲骂你,你就笑笑的回帖或不去理会,漫骂就自然平息。如果回帖时火上浇油的大骂,那比“伊拉克战争”还要凶猛,对方有可能是流氓,谁怕谁啊。镜子试过几次水,果然有效。
●尖刻的博客文章不会惹来政治麻烦
镜子既喜欢写博客也喜欢看博客,而且隔三岔五的去精读潘石屹的博客。为了让潘石屹深谈写博客的体会,镜子先发制于人,讲出了潘石屹博客里的许多故事,潘石屹说今天似乎碰到知音了,难得难得,然后大笑。
镜子并非省油的灯,话题一转:“我看到你的博客写法比较轻柔但很真实,大家在谈新政的时候,你却在大谈旅游。而董藩写博客其观念特别的尖锐,比方说,他在评判去年的宏观调控效果时写道:调控的方向是对的,手段是错的,声音是大的,效果是差的。董藩写完后心里是扑通扑通的,失眠了好几天,担心有领导来找他谈话,结果没有人找他。一个月后,董藩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你认为博客文章这样写下去会不会带来政治风险?”
潘石屹幽默的说:“博客文章仅为个人观点,不会的,政府的事情太多,哪里还有时间来理会你的博客文章。有个叫陶海波的,天天在骂政府,我看他也没出啥事”。陈劲松补充说:“经济学家的文章属于研究性的,不会有什么政治风险。”
●找人改稿如同给博客穿了大花袍
镜子继续发难:“你几乎天天在写博客,是不是雇佣了枪手为你写?如果是你写的,是电脑打字还是写有手稿?”镜子一直担心牛刀写博客的方法,是一边用嘴巴念着,一边有人代为打字,这样写博客真的有点累。
潘石屹眼神一挤,笑咪咪的:“绝对是我亲自写的,自己的文章只有自己才能写出味道。去年有一段时间,我让推广部的肖小姐改过几次稿,本来写博客就要幽默化和口语化,结果被她一改加了很多形容词,好家伙,语气变了不说,词汇也变得华丽了,就象给我的博客穿了件大花袍,语句的力量也没了,后来,我再也不让她改了,我说你该干啥就干啥去,以后不用改了。”
潘石屹对博客继续津津乐道:“去年基本上由我口述,秘书一打印就挂上去,今年,我改用手写了,用的是日本无益良纸(镜子咬牙切齿,心里大骂:打倒老潘,竟然用日本佬的纸),那纸很厚,无任何装帧,我每次写后都是一本一本的装订在那里?”
吕大龙说:“噎,你装那里干吗?”潘石屹狡猾的笑了笑:“现在很多人都怀疑博客不是我写的,几年后,继续有人说我不会写博客的话,我还真说不清,到时我把手稿拿出来一对证,怀疑的人还有话说吗?还有,这手稿我可以拿出拍卖,现在不是流行拍地吗?我拍一次博客手稿也不错啊。”潘石屹一席话,引来全场哄堂大笑。
●在世界如何地方都是用身体写博客
镜子紧追不舍:“你作为大老板,天天写博客真的很难想象,恒心很容易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很多人都在写博客,但能坚持下来的真不多,你做到了,但是,公司要你决策和处理的事情太多,你如此坚持长期写博客的动力从哪里来?”
潘石屹深有体会:“博客是这么回事,写写就越想写,你只要把博客往上一挂,一秒钟内有人抢沙发,争得面红耳赤的大有人在。再者,博客上所有错误的标点、文字、语法、典故、逻辑等等,统统有人帮你校对,什么错误都被校出来。写博客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修炼了自己的文风,你不会写文章,写多了就会写了,而且越写越精,越写越有风格。国六条出来后,我有几天没有写博客,网上到处有人在传,老潘被抓了,只好逼着自己继续往下写。”又一阵哈哈大笑。镜子不断的对着拍照,潘石屹敏感的质疑现在是不是干媒体去了。
镜子欲罢不能:“你删博客里的回帖吗?”“删…”潘石屹斩钉截铁的说。“你写了这么多博客,删回帖有必要吗?”镜子马上反问。潘石屹严肃了起来:“嘿,你不知道,有些无聊的人指着我的父母大骂,还有人说我要当☆☆☆,你说我能不删吗?我专门派了三个人维护我的博客,不过分或不过激,也就不删了。”陈劲松躲在角落里深有感触的偷笑。
说心里话,镜子也是写博客的性情中人,对潘石屹的博客体会深有同感,镜子只是想知道名人是怎么对待博客的,看来潘石屹对博客的体验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别人大骂政府的时候,潘石屹要么用柔性思维发言,要么谈一些不着边际的游记,告诉别人他很安全。潘石屹经常出国看市场,几乎天天坚持写博客,既不是用手写,又不是用心写,真是一个彻头彻底尾的用身体写博客的高手。
●在厕所的一万里外写博客
有人说潘石屹的成功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他有一个能干的老婆,张欣的确能干,堪称潘石屹成功的助力器,潘石屹写博客能得到他老婆的支持,真的很难得,张欣在《潘石屹的博客》序言中这样写道:
芙蓉姐姐给我的印象太深,等潘石屹告诉我他也开博客了,我当时觉得他疯了。我采用了冷漠的态度对待他的博客,不看,不听,不谈论。去年圣诞节我们一家到伦敦去,住在饭店里,没有书房,每天我都看见潘石屹一早起来走进卫生间,嘱咐孩子们不要去打扰他,就听见他在里面不停地说上半小时。后来我才知道,他每天是在卫生间里“说博客”,打电话给北京,他一边说,那边的打字员就一边打,几分钟后就挂到网上了。我们回到北京,家里的亲人,公司的同事都知道我们在伦敦每一天的活动,还配上生动的彩色照片,好像大家都和我们一起去度假了。
这以后我就开始每天看潘石屹的博客,他几乎每天都写,内容很广,但都是身边的事情,上网看他博客的人也越来越多,早前一篇文章的访问量几千,后来有几万,有的热门话题还超过15万。评论的人也五花八门,哪儿来的都有,看的出有熟人,有仰慕者,有讨厌他的人,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积极。这一浪的博客也从芙蓉姐姐,菊花妹妹类的,升格为“名人博客”。网民们对名人的生活还是很感兴趣,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所谓名人也走下神坛,走到网民的生活中来,名人也是网民的一份子,“看”的和“写”的界线模糊了,距离没有了,世界变平了。
镜子和老潘围绕博客对话,明白了什么是执着。潘石屹在厕所里都可以写博客,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到?他在某门户网站博客点击始终是NO1就不难理解了,同时潘石屹还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你敢用心、肯付出、力量到位了,实现理想的距离就不会那么遥远了。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