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谢谢聂会长的精彩演讲。
今年,中国房地产人相聚博鳌,我们期望今天的中国房地产人能够,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承担起历史富裕我们的责任,在此,论坛综合各方意见草拟了一份2006地产博鳌宣言。下面我们将宣读《2006地产博鳌宣言》,有请。
张元端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聂梅生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
秦朔《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钟伟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易宪容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主任
赵晓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前国资委宏观研究部部长
王小广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主任
潘石屹SOHO中国联席主席
施永青香港中原董事局主席
谢岳荣箭牌卫浴董事长
吕大龙清华紫光地产董事长
陈劲松世联地产董事长
张剑湖南远大铃木住房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他们将共同代表我们宣读《2006博鳌地产宣言》
博鳌2006宣言:迎接转型时代的中国房地产
每一块土地都有它的命运,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主题,每一次变革都意味着新的自我,每一次挑战都包孕着新的生机。在2006年夏天,我们在博鳌一起相约,以理性和责任直面中国房地产转型的大局,为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共荣而努力。
首先,我们认为,中国房地产业是整个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承担了应有的时代责任。土地是财富之母,"有土斯有财";居住为民生之本,"居者有其屋"、"安得广厦千万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基本生活理想。但是,只有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并且逐步确立了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之后,这些观念和理想才普遍地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经验事实。
从20世纪60年代初一直到1980年,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水平几乎没有明显改善,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米。而目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已达26平方米,自有住房率达到82%,从1999年至今平均每年人均居住面积增加了1平方米。
居住改变生活,居住改变命运。这种改变的过程,也就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发展过程。不应忽视的是,中国房地产业的历史性发展,还承受住了城市人口爆炸式增长的考验。在过往短短20年,中国城镇居民从1.9亿增长到5.6亿人。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全面小康,城市化将进一步提高到55%到60%的水平。中国在解决国民住房方面的巨大成就,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其次,我们意识到,在中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念,成为公共政策的主导方向时,房地产业在中国的角色面临着重要的转型,其社会性、民生导向性的功能必将得到强化。不是我们选择了这个时代,而是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责任。
从历史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之后很长时间,中国只有住房问题,没有房地产问题,因为房地产并不是一个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房地产行业开始打破坚冰,像山间的泉水缓缓流淌。1998年6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既宣告了中国统分统配住房制度的终结,也使房地产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登台亮相,并经历了井喷式的高速发展。温家宝总理最近还指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政府会坚定地发展房地产业,这一点绝不会动摇。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房地产业的带动性强、辐射面广、与广大消费者的关联度高、金融属性日趋明显,如果不能建立起清晰透明、公正公平、信息对称、监管有效的行业竞争秩序,难免会出现鱼龙混杂、急功近利、罔顾公共利益和消费者权益的现象。我们认为,政府出台的理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助于引导整个房地产行业的供给和需求回归到理性状态,从而有利于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近十年来中国宏观经济的调控,经历了1998年扩大内需的调控阶段,2003年到2004年的防止经济过热的全面调控阶段,以及目前更为精确的结构性调控阶段,这些调控都及时有效,体现出理性调控的特点,认识超前、措施到位、力度适中、转折及时。中国房地产行业政策的变迁,决定了中国房地产行业必须转型,进一步迈向理性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科技化、和微利化。
最后,我们呼吁中国房地产企业在扎扎实实提高自身的开发、经营、管理、服务水平,不断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同时,关注和承担企业公民责任。我们倡导房地产企业参与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倡导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对城市负责、对社区负责、对环境负责、对顾客负责、对员工负责。企业根植于社会,也必然承担回馈社会的职责。管理大师德鲁克指出:"重要的是,我们应当考虑一定的行为是否有可能促进公众的利益,有利于社会基本信仰的进步,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强盛和和谐。"企业像一棵棵经历风霜春夏的小草一样,需要社会的滋润,也给社会带来绿色和和谐。企业和自然人一样,也是国家的公民,企业有权利也有责任,中国房地产企业有责任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不仅将重塑中国房地产企业,也将重组企业家本身。
我们倡导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理性思考,倡导产品结构的合理调整,并呼吁政府、企业家和民众一起,为构建和谐融洽的人居空间、"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而努力。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永恒的变化,而只有责任才能引领我们正确应对变化。让我们用更具理性和建设性的姿态,迎接转型时代的中国房地产。责任将使我们走得更坚实,也更长久。
议者:2006(博鳌)房地产论坛所有与会者
2006年7月4日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