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财富故事
这个问题放到今天的背景下来理解我就在想,宏观调控到底是对中国房地产行业哪些方面的考验,其实最终还是对企业的考验。投机毕竟不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正道,企业化的发展也许才是,但中国的房地产商人身上有太多的投机商人的特征了。
2002年的博鳌房地产论坛讲的是一个关于财富的故事。那年参会的主角除王石与任志强和王石外应该就是胡润了。我一直认为,改革开放后关于创富的故事到了胡润和福布斯排行的时候应该说是有点上档次了,2002年所谓的“万元户”与“暴发户”的八卦故事就显得庸俗了。但有意思的是上榜的富豪大多后来发现有问题,到今天大家关注富豪排行又有了些八卦的心理了。
胡润的演讲题是《福布斯中国首富的敛财秘笈》。胡润那天的演讲改变了我一个观念,中国资金积累速度最快的绝对不是即时髦又有个性的IT商人,而是房地产商人。在胡润福布斯当中,前十名当中有5名是房地产或涉及到房地产的商人,而在前100名的富豪中,则有29位。有趣的是胡润做的另一个对比,他发现在英美富豪当中,美国有1/3的富豪是来自上一代,英国有1/4。但中国的富豪们大多都是白手起家。也就是说,中国的房地产富豪有均是在短短的十几年内积累的财富。此外,胡润还发现中国的房地产富豪大多有过海南的经历,胡润认为房地产富豪要么在海南挖到了第一桶金,要么就是在海南学到了冒险精神的抗风险能力。
此外胡润还对福布斯排行榜中的房地产商人做了一个观察,结果发现世界100强富豪中从事房地产行业富豪当中排名的前两位是华人——李嘉诚和郭鹤年。而且两人都是白手起的,与内地的房地产富豪的情况基本类似。排名第三的是一个英国公主,但她的财富来自上一代留给她的土地。
胡润的结论很简单,国内房地产行业集中了大量的财富,资金积累的速度很快。但问题是人们越来越关注资金的品质。我估摸着意思可能是说,老百姓开始关注房地产商钱是怎么来的?因为胡润的另一个结论是惊人的,富豪在向企业家转化,而当时他所查阅的中国汉语大辞典与辞海当中并没有企业家的条录,也就是说,房地产富豪本身的资金积累,很肯能不是来自企业化的运营,而是通过一些投机手段获得的。就社会重视程度而言,对企业与企业家的认识似乎远远不够。
这个问题放到今天的背景下来理解我就在想,宏观调控到底是对中国房地产行业哪些方面的考验,其实最终还是对企业的考验。投机毕竟不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正道,企业化的发展也许才是,但中国的房地产商人身上有太多的投机商人的特征了。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观点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