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房地产发展的文化感悟
主持人:谢谢易教授。他的见解非常精辟,符合实施。他刚才说他的朋友只有一位、两位来听他的。但是现在楼市当中就很多人来听他的。好。我们下一位请到的是厚土机构的主席,林少洲先生。
他是北大的高材生,91年进入万科企业,担任万科经理,他曾经被称为地产少帅。他的演讲主题是“城市房地产发展的文化感悟”。
林少洲:各位下午好。我们这个成都的朋友在这个会议室坐了几个小时。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不会讲了太就,我的这个题目是命题作文,是刚才现场答卷的。没有太多准备。主要讲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讲讲我个人对房地产发展的几个阶段的分析,我想给大家提供一下分析下一阶段的房地产走势的思维角度。
我个人认为房地产市场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是经济学和建筑学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解决的是数量和质量的问题。我觉得用有限的资金来做最好的产品。
第二个阶段我个人认为是进入到社会学和伦理学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对弱势群体的居住支持,从伦理学的角度用商品房的办法来解决。有一些人永远没有办法来买房子。二是能够进入商品房的市场的人。要解决生活方式创造的问题。是不是还像80、90年代的那样买一个房子住住就行了,
第三个阶段是未来,什么时候到来,我不清楚,这就是宗教和艺术学的阶段,比如古城,我们看到到欧洲的城市,比如巴黎、罗马、雅典很多城市,你看到整个的城市就是一座雕塑,就是一个艺术品。他几百年的东西,一直留在那里,他是艺术也是宗教。你看我们的龙门石窟、洛阳石窟、乐山大佛、西安的法门寺。当年贵族怎么样把宝贝捐助到法门寺。还有武则天把自己的脂粉钱拿去捐到龙门石窟。大家就注意终极关怀,去寻找价格,我觉得目前的市场已经进入到第二个阶段。这里面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在生活方式的创造,我觉得刚才讲到一个钟伟教授讲到的发展商的社会责任的问题,我想除了给社会提供住宅、诚信、交税、解决教育,我想这些方面生活方式的创造也是开发商的责任,你是应该做的。现在在座包括任总的话,一个地产大姥一年可以盖几百万平方米的房子,解决很多住宅问题,我们子孙后代拿我们的房子没有办法,所以我想这也是一种责任,你如果不用新的去做,一堆破铜烂铁也在那里放一百年,没有价值,如果做好了,你的产品就有附加值,包括市场上也会给你多利润率。生活方式创造,他的基本的思路我觉得是这样,是通过技术细分市场来深入系统,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他不是一个面积问题,也不是一个品质问题,不一定要把面积变成150,180也不一定是瓷砖全部用进口的贵的,树一定要用大棵的!也不一定。我觉得还有其它的方法让生活品质提高。而不增加成本。
我自己也盖了,由我确定方案的房子也有200多万平方米,这么多年也在住了几万户人。我也在不断的看客户住进去有什么感受,我觉得这里头,包括在过去20年里头盖的房子,有一个宏观的主题就是“安身容易,安心难”。住进去了舒服,有一个家了,但是心不安,没有找到家园的感觉,所以有的钱的人不断的换来换去,找一个更大更好。他心不安,他老是觉得缺少了一点东西,不好用语言来表达。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是新房子住进去之后的孤独感。更找不到感觉。在新的社区都是这样的。大家都不知道从那里冒出来,五湖四海的人,为什么我要先跟你打招呼?所以我觉得这方面从个人孤独感的消除,要有整个整体的环境,从单调变成丰富,从浅薄的满足变成深层次的满足,我觉得这个方面可以有很大的手笔。
这里面我们厚土机构的理念,我这个项目最适合的群体是什么人,我锁定一个群体,第二个我们研究这些人生活方式,他希望怎么过?今后要怎么过?他的需求是什么?在整个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最后我们第三步,我们的话叫营造整体的场所,房子、环境、会所、服务、符号、名字,一整套的体系,让他觉得这个是为他准备的。我觉得提出这个问题的一个基本的背景,核心的问题就是我们坚信不移,未来的消费者是越来越注重精神感受的消费者。我觉得这不是说空话。如果你不走这条路,我觉得其实很危险,我最近经常在几个场合说,要向孩子学习,我不断的从他们身上学习,他提前告诉了我中国30年后是怎么样子的。他们代表了未来,他们身上我确实发现了中国对来走势核反应。对这个问题的细腻的深刻的感悟是成为成功开发商的条件。
还有一个概念,拿成都来讲是非常具体的,中国80年代主要看珠三角,90年代看长三角,现在在我们现在新的体制纲领提出来,强势一点是全面发展,均衡发展。但是考虑发展的背景要和谐,不能说房价这个城市2、3万,其它城市2、3千,所以从政策资源的分配,他一定会考虑很多问题,在上海有时候地铁不给钱,停掉了,还不如拿到西部去修路了。还有一个热点的多元化,比如说环渤海,现在最县城的能力迅速经济大的是环渤海,还有个一个成渝地区。成渝地区是在中西部,这是我们个人看法。中国什么时候从外向的经济体系转成真正的内部的竞技体系,前景是非常有问题的。现在各种关税壁垒,大家都看到的,中国有8亿城市人口,超过了整个欧洲的人口,大家都来买房子,都来消费,那就根本不需要出口了,比如我们成渝地区,大四川的地区的人口有多少,这里面又有多少中产、小资,了不得。相当于欧洲的一个中等国家了。这个转型在我们活着的时候肯定看得到,一但外向向内需转型,我们就会看到这些优点不一定要跑到上海、广州才能发展经济,在内地也一样。
我简单的说说成渝,成渝未来得经济如果走城市群体的模式,对他非常有好处,未来得经济发展格局,也会出现群体式的格局,城市群、企业联盟,三头狮子追一头牛肯定会拿下来,一个老虎就有问题了。这是一个。所以重庆我觉得他是一个活力商都,他来一个码头,现在是不长江航运的中心,成都是一个和谐花都,到了这个就是这样。这个和谐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多元和宽容。我来到这个,发展商大家都乐呵呵的。大姥很快舒服,小公司也很滋润,大老板很开心,在茶馆里乐呵呵,打麻将斗地主都很滋润。这个太不容易了,在北京,我们都是看戏的,有人活的很滋润。有人活的很累。上海也一样,2万块钱的房价你打工一辈子买不起。所以成都的优点是了不起的。大家来成都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包括成都搞城乡一体化,这是很好,这是对中国的贡献。成都应该提议成为中国和谐城市的典范。我们成都现在也很牛。我们成都就很有希望了,他可以满足不同阶层和群体。
第二个就是成都的柔软和放松。现在整体的世界的局势就是现代化、快节奏、全球化都带来了紧张压力,到了成都,就像张艺谋说的“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他能给多提供心灵和精神的慰藉。
成都的气侯很舒服,自然景观什么景都成都的气侯很舒服,自然景观什么景都有,人文资源历史等等的资源,他具备成为营造一个国际化都市的条件,我觉得成都应该用更开放的胸襟和气度来迎接一切。作为西部的一个遥遥领先的平台。谢谢大家。
观点| 地产博客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观点| 地产博客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blogestate#gmail.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