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昆山房产战略转移 租金收益率翻3倍
就在众多人对上海房产持币观望之际,崇尚巴菲特式投资理念的王教授却已在房产投资上成功完成了战略转移。
“从上海到昆山,同样60万元资产,换成两套房后,还剩下10来万元现金,资产租金收益率却猛涨300%。”
品着刚从阳澄湖带回来的大闸蟹,王教授悠闲地说:“尽管投资规模不大,但我却意识到,资金从大城市转战小城市,同样能获得不菲的收益。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草莽式的投机已成了过去式,今后,房地产市场将进入聪明投资时代。”
王教授是上海某知名高校的老师,在各个投资领域都有所斩获。他在上海市区拥有两套住房,一套是复式,160多平方米,就他和老婆两个人住,很是宽敞,为了让家里显得充实一点,老婆还专门买了一架老式钢琴。另外一套则是接近70平方米的两室户,夫妇俩把它租了出去,每月能收到1000元租金。
他们的两室户去年最高单价达到了9500元/平方米,不过,在8800元/平方米的价位时,王教授毅然出售,获得现金60余万元。
对于提前出售,王教授并不懊恼:“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最高位,关键是资产能够继续增值,收益能够增加。”
60万元,可以去投资股票,也可以直接存进银行,还可以为比他小10岁的老婆买辆跑车、买个钻戒……
选择还有很多。在衡量了众多机会成本后,王教授选择了继续买房,一个看似不是很有想象力的选择。但是,同样的资产占用却为他带来了每年6%的租金收益,是原来的3倍。
当然,在上海是很难产生这样的效果的,在他看来,上海的房市已经到了罗伯特·希勒教授(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被誉为大众经济风险的预言家)所说的非理性繁荣阶段,他选择了在上海的周边城市买房,嘉兴、吴江、昆山……
经过了一番考量之后,王教授选择了昆山。
王教授和她老婆爱看昆剧,比如白先勇排的《牡丹亭》,也喜欢顾炎武,尤其欣赏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然他并不是冲着昆剧和顾亭林去昆山买房的。教授先生是个理性主义者,他爱人也是学经济的。
“天下兴旺,匹夫获利”,王教授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给每个中国人都带来了机会。
“中国经济的宏大叙事中机会无处不在,不过,得利的前提是能够判断形势,顺势而为。”
观点| 地产博客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观点| 地产博客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blogestate#gmail.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