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评分:55 分
2010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年度30强企业总评榜(地产G30) 第五名
运营 [13] |
销售业绩 | 土地储备 | ||||||||||||||||||||||||||||
12 | 1 | |||||||||||||||||||||||||||||
财务 [25] |
资产负债率 | 毛利率 | 净利率 | 流动比率 | 速动比率 | |||||||||||||||||||||||||
7 | 5 | 4 | 5 | 4 | ||||||||||||||||||||||||||
品牌 [11] |
品牌熟知度 | 品牌认可度 | ||||||||||||||||||||||||||||
8 | 3 | |||||||||||||||||||||||||||||
管理 [6] |
团队建设 | 管理模式 | 领导力及执行效率 | |||||||||||||||||||||||||||
1 | 3 | 2 |
SOHO中国:沪上得意
在家门口失意的老潘,在上海遇到了SOHO的春天。
发家于北京的SOHO中国,在北京游刃有余,其商铺租金很高,却有人挤着脑袋进。
2010年1月,SOHO嘉盛中心开盘,首日签约21亿元。这是北京东三环长丰桥西南角体量比较大的一个项目,总面积为103340平方米,平均售价为43100元/平方米。
2010年5月26日,银河SOHO正式开盘销售,三天便达46.75亿元。这个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3.32万平方米,是SOHO中国旗下北京2010年最大体量的商业地产项目,也是当时东二环内唯一和体量最大的商业项目。
但这些风光并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SOHO今年在北京还没有拿到一块地。
2010年12月中旬,在业界对中服地块最终得主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微访谈中表示,北京CBD已渐成规模,现在许多大公司参与CBD建设,会为该商区带来更大的聚集效应。这是老潘对失却的家门口宝地的祝福。
尽管一直对中服地块充满疑虑,但老潘也强调,“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力争取”。最终,SOHO还是不幸垫底,因此,在中服地块上,SOHO中国获称“最落寞得主”。
与北京的境遇不同,SOHO中国今年在上海可以说是风头大出。
继收购南京西路上的东海广场尝到甜头后,SOHO中国进军上海的步伐便一发不可收拾。2010年,SOHO中国三度入沪。
2010年6月11日,SOHO中国收购国鼎“上海外滩204地块”,在付出22.5亿元后,SOHO中国获得了项目的61.506%股权。交易达成后,相当于占有该项目13.1万平米的建筑面积,其中包括6.9万平方米地上写字楼和商业面积,以及1.2万平方米地下商业面积。
2个月后,SOHO中国又在上海拿下虹桥临空15号地块。该项目已更名为“虹桥SOHO”。
老潘期望着这个由老伙伴扎哈设计的貌似盘旋之龙的城市综合体成为上海全新的新地标。
该地块位于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占地面积为86146.1平方米,规划地上建筑面积215410平方米,预计建成后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
接着的10月14日,SOHO中国再获上海第四个项目——卢湾区43号街坊项目。
这次,SOHO中国是以12亿元从华丽家族手中获得该项目48.48%的股权,不过就在关于这个项目的媒体电话会议上,SOHO中国总裁阎岩表示,还将继续与华丽家族洽商收购剩余股权事宜,并对下一步的收购充满了信心。
与此同时,潘石屹兴奋地表示,会不断加大在上海的投资比重,最后会达到在上海和北京的投资各占一半的目标。而就上海而言,SOHO中国的目标并不仅仅于此。
2010年11月,在上海临空项目方案的新闻发布会上,潘石屹放出豪言:“我们还将继续在上海拿地,第五步、第六步,第七步还可能是在临空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