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评分:30 分

2010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年度30强企业总评榜(地产G30) 第二十七名

运营
[13]
销售业绩 土地储备
12 1
财务
[11]
资产负债率 毛利率 净利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3 3 2 2 1
品牌
[3]
品牌熟知度 品牌认可度
2 1
管理
[3]
团队建设 管理模式 领导力及执行效率
1 1 1

大盘制造者世纪金源

要推选中国房地产界"造城运动"的主力推动者,非世纪金源莫属。

  继2010年初内定福州2800亩土地风波之后,一度沉寂的世纪金源近日又开始加紧圈地动作。

  除了在福州拿下一地块以外,有传言,世纪金源已在合肥长丰获得一大片土地,体量与此前内定的福州地块相差无几,面积达2400亩。看起来,世纪金源有意在这片土地再造一个“世纪城”。

  从涉足地产业的那一刻起,世纪金源就决心主攻大盘模式的开发。按照世纪金源一贯的开发思路,其所开发的世纪城大型住宅社区的总建面需要达到400万平方米以上,相当于10个万达广场。

  这已经超乎传统的大盘概念,有业内人士直言,世纪金源是地道的“超级大盘制造者”,造城运动上的“巨无霸”。

  据了解,世纪金源开发的世纪城系列项目无一不是集商业、大饭店、医疗、学校、广场于一体的造城运动。

  大盘模式亦为世纪金源带来丰厚的利润。从2009至2010上半年,世纪金源仅靠3个超级大盘挤进销售排行榜的前列。

  该三项目分别为湘江世纪城、贵阳世纪城及合肥滨湖世纪城,在2010年上半年的销售贡献构成中,该三个项目贡献的销售金额高达97.8%,销售面积达98.3%。

  世纪金源当然不会满足于此,黄如论对未来还有更大的想象,就是要实现超大规模的商业地产目标。

  但这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根据相关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世纪金源销售94亿元,销售面积184万平方米,但这笔回款很快在下半年被消耗殆尽。

  世纪金源在拿地方面出手甚是大方,就公开资料来看,下半年世纪金源就斥资近56亿元拿地。

  本来大盘模式需要的资金额就不小,加上黄如论的商业地产蓝图,单靠三个大盘的销售回款,显然难解世纪金源资金之渴。

  为了缓解资金的压力,世纪金源把目光投向金融投资领域。翻阅资料可知,早在八年前,世纪金源就介入金融产业。到目前为止,在世纪金源构想的产业版图中,资本运营已成为其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有业内人士亦指出,世纪金源作为住宅开发商起家,业务扩展到具备酒店、商业等措施配套,现金流肯定不好,如果缺乏金融做支撑,肯定不科学。

  至于如何在金融投资领域扩大持有份额,成为世纪金源首要考虑的课题。

  早期世纪金源在金融业的投资以入股银行为主。近期世纪金源在金融业的投资上不断加码,开始涉足证券、保险、金融业。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世纪金源就连续接手新华人寿、中信建投的股权,两宗交易总金额高达30亿元人民币。

  眼下受调控政策的影响,融资渠道不断地收紧,开发商的资金压力更是成倍剧增,参与金融业投资,也许真的能打开另一条融资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