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评分:40 分

2010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年度30强企业总评榜(地产G30) 第十九名

运营
[11]
销售业绩 土地储备
10 1
财务
[23]
资产负债率 毛利率 净利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8 5 3 5 2
品牌
[3]
品牌熟知度 品牌认可度
2 1
管理
[3]
团队建设 管理模式 领导力及执行效率
1 1 1

仁恒置地沉默的的扩张

无法在全国范围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房企,即使能够获得比较高的评价,但规模依然会遭受诟病。

  一向都异常沉默的新加坡上市房企仁恒置地,在依然无人关注的时候却拿下了深圳龙岗的一幅住宅用地。

  外来房地产企业能在深圳成功拿地的例子并不多见,毕竟近年来深圳公开出让的土地已经愈发稀罕,尚且不论深圳存在着万科、金地、招商、华侨城、卓越等众多全国巨头或本土地头蛇。

  这是一次临近年底的拍地,深圳公开出让2010年内第六宗住宅用地——这个数字也许会让人吃惊,但这却是近几年深圳土地市场的实际状况。

  参与拍卖的开发商除了仁恒置地外还有八家,分别是金地、振业、鹏基、天健、尚模、鸿荣源、中信华南、佳兆业。在经历了70多轮的竞拍后,该幅土地最终被仁恒置地集团以9.45亿元竟得。

  这也很容易让人们想起,在“国企横行”的2009年土地市场,仁恒置地“虎口夺食”,从万科、保利、招商、华润、新鸿基、金地、绿地等十多家国内房地产巨头手中,以26.14亿元成功“截标”上海浦东新区森兰.外高桥项目。

  仁恒置地在华东久负盛名,其在高端住宅市场的地位无法忽视,并且2007年就已进入深圳,但一直未有多大的进展。目前仁恒仅在深圳经营开发有2个旧城改造项目——深圳市龙岗区爱联石火村城中村项目和龙岗区宝龙工业区项目。

  从仁恒置地近年的业绩表现来看,每年都有比较平稳的增长,但是实在太过于沉默,只有在偶尔拍地的时候会有媒体关注,在事情过去之后,很快又被人们遗忘。

  有分析人士则认为,仁恒置地的产品品质一直很不错,满足客户需求比较好,加上负债率较低,所以整体公司溢价能力很强。

  实际上,自进入中国以来,仁恒置地的定位就已经明确,并且一直这样做了下来。即从富庶的上海、南京等城市为主的长三角起步,然后扩散到其他区域的高增长、战略性重点城市的核心地段,开发精装修高端住宅。

  仁恒置地的坚持使其每年的收成都不错,发展的主要项目大多热销。最新数据则显示,仁恒置地2010年前九个月实现收入约为人民币70亿元。

  但与2009年相比,增长幅度并不算太高,这似乎也印证了此前人们的担忧:即仁恒置地专注于高端住宅市场,中国政府2010年以来出台极其严厉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使得仁恒面临的打击可能更大。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华东区域的重点城市更是此次调控的重灾区,仁恒置地选择向华东以外的城市扩张,亦可能包括有分散经营风险的打算在内。

  从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看,仁恒置地已经不甘于仅仅局限在长三角发展。而全国性扩张,是每一个有着远大雄心的房企必然跨出的一步。

  无法在全国范围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房企,即使能够获得比较高的评价,但规模依然会遭受诟病。